APP下载

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2019-02-12王小东

兽医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死胎障碍性感染性

王小东

(淮安市淮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200)

1 母猪繁殖障碍的危害

母猪繁殖障碍(reproductive problem)病,是指母猪在妊娠前或妊娠期间,由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而引起的临床特征基本相似的母猪繁殖系统障碍疾病的总称.

这些疾病均可引起母猪不孕、流产、早产、少产、产死胎、木乃伊(mummified)胎等特征性的表现,造成母猪繁殖率严重下降,有的病原体还可同时感染产出的仔猪,引起仔猪大量死亡.

母猪繁殖障碍已成为大、中型养猪场的一类重要疾病.

据对某猪场调查,母猪在某年产仔1000窝,由于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占465窝(46.5%);另据某省调查,在8235头次生产母猪中,发生繁殖障碍的占3390头次,产出仔猪84392头,而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者达10849头(21.8%).

进入21世纪以来,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P.R.R.S))、伪狂犬病(rabies)、猪瘟、细小病毒(parvovirus)病、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繁殖障碍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养猪生产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受到整个养猪生产行业的高度关注。1

2 母猪繁殖障碍病的诱因分析

统观母猪繁殖障碍病的诱因,无非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感染性因素,另一类为非感染性因素。

2.1 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的影响,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等等相关。

病毒感染,这些年,病毒性疾病造成的繁殖障碍越来越严重。汇总起来,有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蓝耳病、流感病毒等等。此类病害感染后的症状略有差别,但是都会造成繁殖障碍,而且更多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影响发育。

细菌感染,可造成繁殖障碍的细菌,有布氏杆菌、衣原体、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结核杆菌等等。生猪一旦被感染后,可导致高流产率、高死胎率,并发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等,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真菌感染,黄曲霉菌、镰刀菌等等,感染后会造成高死胎率、高畸形率,并发母猪无乳,影响能繁性能。

除上述之外,寄生虫感染也有造成繁殖障碍的报道。被感染的母猪,食欲废绝、性欲低下、嗜睡严重,继而表现出明显的繁殖障碍症状。

2.2 非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往往受到环境、营养、遗传等因素的作用。

环境因素,温度是影响能繁能力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证实:高温与怀孕胎儿高死亡率相关。配种后2~3周,此时受精卵着床,舍温在30℃,会影响腹中胎儿的成活率。此外,高温还影响采食、激素分泌等等,都对繁殖能力会产生影响。

营养因素,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母猪繁殖障碍往往与饲料能量水平高相关。高能量会造成猪体过肥,多余的脂肪沉积在输卵管、子宫等处,会造成肥胖性不孕。还有一些维生素的缺失,比如:维生素A的缺失,会造成母猪流产、死胎率高。维生素B1的缺失,会造成母猪屡配不中、发情不正常。维生素D缺失,会降低泌乳,造成产后瘫痪,流产、死胎等症状高发。维生素E缺失,会造成母猪生殖道角质化,而加重受胎率。

遗传因素,与母猪自身相关,品系、胎次、健康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到母猪的分娩能力、泌乳能力,而降低公猪母猪的能繁能力。此外,公母猪不适合,如近亲交配、先天性生殖器官的畸形或异常等,表现为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子宫角缺乏、子宫颈闭锁、双子宫体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

3 母猪繁殖障碍的预防

3.1 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营造洁净卫生的养殖环境

搞好猪场环境卫生,营造适宜的能繁环境,是降低繁殖障碍病的关键。

依赖于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要把猪场的消毒卫生工作做好。

在此,消毒工作要定期,不能有疏忽大意。不能长期单一用某种消毒药剂,避免场内致病菌耐药性的形成。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暖,同时处理好与通风的关系。此外,还应确保充足的光照时间。

场内各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诱因汇总中,粪尿、污物、流产胎儿、羊水、病死畜等等往往是重要的传染源。对此,处理的最佳措施是集中无公害化处理。同时,注意场内禁养狗猫等,遏制携带传播致病菌的可能。

3.2 把好引种检疫关,确保同群中种源能繁能力强

严格引种检疫,确保种源健康,避免有带菌猪引入,是遏制各种病害感染不得不提的关键点。在此,引种期间,务必要了解供种单位的免疫情况、单位地方流行病情况,禁止从疫病区引种。所有引进种源,早期注意隔离饲喂,2周时间内例行好疾病检测,各项指标显阴后,确保无任何患病症状,在接种强制免疫疫苗后可混入大群饲喂。一旦出现有疑似病例,务必及时隔离诊治,避免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扩散蔓延。

加强后期引进种猪的管理,积极淘汰有遗传病患的猪种,确保留作种源的强能繁能力。为避免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在配种、分娩时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开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因为高温影响公猪精液品质,会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

3.3 重视生猪喂料管理,禁用有霉变的饲料

增强生猪抗病体质,是抵御各种病害侵染的关键,同样是增强其繁殖能力的关键。

科学合理喂料管理,注意用料的营养全价,注意满足不同阶段生长必需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尤其注意补充钙、磷、铁、锌、锰、硒、维生素E等量,针对性限制赖氨酸、限制性氨基酸的使用,为提升能繁能力畜力。

在用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注意保管好、贮藏好饲料。母猪处于能繁特殊期,无论是妊娠料,还是哺乳料、乳猪料等等,都必须用上好的原料。在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诱因中,黄曲霉素对猪体的危害最大。被母猪食用后,可造成阴囊红肿、子宫扩张、卵巢萎缩等等,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周期,降低母猪繁殖率。此外,还有霉菌素的危害,威胁动物肝脏,降低繁殖生产性能。为此,务必要贮藏好饲料,注意仓库的通风,避免出现受潮霉变的情况。

3.4 加大猪体母源抗体监测,准确把控母猪初免时机

统观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诱因,那些非感染性因素的作用,通过改善养殖管理措施基本能得到解决。而往往危害最大的是疾病感染性因素,对这些病害的预控,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最为关键。当前,日本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猪蓝耳病、猪布鲁氏菌病等等,往往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罪魁祸首。为此,应根据地方这些病害的流行特点,切合实际地建立健全免疫程序,执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程序化免疫,以增强猪群抵抗此类病害的能力,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危害。

另外,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同样会影响接种后抗体形成的质量。为此,制定免疫程序时,应掌握仔猪体内母源抗体的水平,避免因母源抗体影响接种疫苗的效果。对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每年至少要安排一次母源抗体监测,根据仔猪体内抗体水平,确定初免时间,选择合适的接种时机,以在仔猪体内形成有效的抗体水平。

4 体会总结

总的来说,母猪繁殖障碍在多个猪场都有存在,分析此病症的诱因与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相关。感染性因素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等等相关,非感染性因素受到环境、营养、遗传等因素相关。而正是由于此病的影响,给整个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效益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从上述两大诱因的分析思考来看,能很好控制住此病降低由此而造成的高经济损失。一方面,要从净化种源上出发。要有计划性地引种,严格引种检疫,避免有繁殖障碍性疾病病源的生猪引入。另一方面,加强猪群的饲喂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喂养制度,注意用料的营养全价,注意满足不同阶段生长必需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以增强猪群抗病体质,降低繁殖障碍病的侵染。在此基础上,注意健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搞好猪场环境卫生,做到消毒工作要定期,通风工作要到位。注意切合实际地建立健全免疫程序,执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程序化免疫,以增强猪群抵抗此类病害的能力,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危害。

猜你喜欢

死胎障碍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死胎的国际研究进展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