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郁热”论治玫瑰痤疮

2019-02-12刘文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血分颜面脓疱

刘文霞,贾 颖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贾颖副教授,师承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山西名医赵尚华教授,深得其真传,并发扬光大,贾老师业医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药理论诊治皮肤病、乳腺病、周围血管病等,疗效卓著。笔者幸得老师亲临教诲,受益颇深,在跟师学习期间,贾老师多从郁热立论来诊治玫瑰痤疮且疗效确切,现将恩师治疗玫瑰痤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对玫瑰痤疮病因病机的剖析

贾颖老师认为“郁热”在玫瑰痤疮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肝关系密切,《傅青主女科》中记载:“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1]临床上本病多发于女性,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主藏血,疏泄机能正常,气机通畅,血运通达,藏血正常,肝体得养,气机疏通调达。现代女性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多情志不舒、思虑气结,加之本病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日久肝气郁结,肝失疏泄,郁而生热化火,郁结血分,血热内蕴,血行加速,脉道扩张,则见颜面色红,自觉灼热感,常于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热久生毒,则见丘疹、脓疱,饮食辛辣,使脾胃生湿蕴热,熏蒸颜面,加重病情;出于爱美之心,女性使用化妆品较多,堵塞肌肤腠理,郁久化热,内外郁热合而致病,故在治疗时立论于“郁热”,标本兼治,郁热日久可耗伤肝之阴血,失其柔和凉润之能,使肝气失于条达,若一味疏肝,恐升发太过,血随上逆,反而加重病情,故选用四逆散疏肝柔肝,透邪解郁,合凉血五根汤加减,清热凉血。临床随症加减,脓疱较盛者,可酌加皂角刺、白芷、蒲公英等解毒散结之药;湿热明显者加薏苡仁、川牛膝清热利湿;热盛伤阴明显者,加青蒿、地骨皮养阴清热;脾胃不和者加茯苓、炒白术健脾益气。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25岁,化妆品销售员。鼻、面部皮肤色红,在此基础上起丘疹、脓疱5年。患者5年前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偶感瘙痒,自觉皮肤干燥、灼热,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情绪激动、遇热时颜面色红更加明显,月经前症状加重,经后缓解,为求根治,来我科就诊。纳食可,眠佳,二便调,月经规律。舌红,苔微黄,脉弦滑。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诊断为玫瑰痤疮,证属肝气郁滞,血热内蕴,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凉血。处方:柴胡12 g,白芍15 g,枳实9 g,天花粉、板蓝根、白茅根各30 g,茜草9 g,紫草12 g,生甘草6 g。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二诊:服上药6剂后患者颜面色红减轻,丘疹脓疱减少,皮肤干燥、灼热症状缓解。上方加黄芩12 g,桑白皮15 g。三诊:患者颜面色红已不明显,丘疹脓疱消退,无新发皮疹,未觉皮肤干燥、灼热。上方继服6剂巩固治疗。服药期间嘱患者调饮食、畅情志、慎起居。

按语:该案患者职业为化妆品销售员,平素妆容遮面,邪阻肌肤,郁而化热;工作压力大,忧思气结,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日久郁而化热,热入血分,则见颜面色红、灼热,“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故见患者月经后症状缓解;患者嗜食辛辣,助热生毒,上攻头面,发为丘疹、脓疱。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凉血。方用四逆散合凉血五根汤加减。四逆散为疏肝理脾、调畅气机之经典方药,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二者合用以补养肝血,调达肝气,枳实理气解郁,与柴胡配伍,升降相因,加强舒畅气机之功,与白芍相配,可理气和血。本方凉血五根汤根据赵炳南之“凉血五根汤”[2]化裁而来,方中天花粉微苦寒,清热泻火、消肿排脓,患者病程日久,热盛伤阴,此药还兼养阴生津润燥之功;板蓝根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白茅根味甘性寒,善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紫草甘咸寒,入肝经血分,清肝经之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茜草味苦性寒,凉血化瘀。热与血结易成瘀,故当采用“凉血散血”之法,方中茜草、紫草兼活血化瘀之功,使全方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热清血宁、肝疏郁解、气血调畅、肝体得用,诸症得除。

3 体 会

玫瑰痤疮是一种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和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病因病机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饮食、冷热刺激、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内分泌障碍等有关[3]。西医疗法虽多,但一般仅能取得近期疗效,从远期来看,疗效欠佳,而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辨证论治原则,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复发,而且毒副作用小。

本病与饮食、冷热刺激、情绪相关,因此患者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导师强调还应注意饮食调护,禁酒及过食刺激性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用温水洁面,避免患处过热过冷的刺激;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长时间的日光照射;生活规律,避免熬夜。

猜你喜欢

血分颜面脓疱
浅述少阳与血分病证陈申达
等闲
试从《内经》理论探讨《金匮要略》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无菌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探讨
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
血分证探析
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
素颜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