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干旱地区黑木耳菌棒生产关键技术

2019-02-12金群力冯伟林范丽军魏玉强祁永春赵玉萍蔡为明

食药用菌 2019年6期
关键词:刺孔装袋菌棒

金群力 冯伟林 范丽军 魏玉强 祁永春 赵玉萍 蔡为明*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阿克苏地区地处南疆腹地,其周边区域环境相近,为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丰富的光、热、土地以及林果树资源。林果枝修剪量每年可达80余万吨,加上特有的充裕天山雪水补给,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蒸发量大等条件,与夏季的潮湿闷热的内地黑木耳产区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

但南疆的干燥环境不利于菌棒保湿和催芽等管理。2017年援疆团队在这方面对黑木耳栽培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致力于解决生产中不断涌现的问题。试种取得成功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将其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大力推进。木耳项目组边试验示范,边推广应用,已基本形成适合南疆干旱区域木耳生产的系列技术。地区已建成4家工厂化制棒场,利用液体菌种规模化生产菌棒,栽培规模已达千万棒,向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2019年不少基地获得高产,部分生产点10万棒,平均产量接近95 g,居国内先进水平。现将阿克苏木耳生产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菌棒生产的关键技术作一介绍。

1 制棒季节

春季,当棚内温度稳定超过10℃时,菌棒即可下地摆放,一般在3月15~20日,靠山区地块可适当推迟。实践表明,4月~6月中旬的温度适宜,光照相对柔和,加上当地温差大,非常有利于黑木耳生长,产量和品质好。3月~4月时间段内菌棒越早下地,产量越理想。按照发菌加后熟期60天左右计算,制棒宜在2月份前完成接种。

2 品种与菌种

品种优先选用单片、朵形美观、色黑、厚实、口感软糯、出耳快、耳芽生长整齐,且适合阿克苏当地气候的优质稳产的代料栽培品种。禁用来源不明,种性不清,生产性状未经系统性生产检验的材料做种源扩繁生产菌种。扩繁菌种投入使用前进行菌种质量和种性检验,包括纯度、活力、形态、整齐度、生长速率以及出耳性状等。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推荐使用液体菌种生产菌棒。液体菌种生产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尤其液体菌种相关设施维护和管理要到位。主要有:母种新鲜,高度纯化;培养、接种环境符合洁净厂房GB50073设计规范要求,做到预先清理消毒到位,发酵罐在121℃下保持40 min空消彻底;定期检查更换滤芯,滤芯过滤精度0.01 μm,防止灭菌时高温高压损坏滤芯结构;气泵供气要充足,夏季气温高气体制冷能力配置到位,可以提供足够洁净干燥无菌空气,保持罐内气体压力0.03~0.05 MPa;火焰保护,快速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前菌种取样检验合格后再使用,菌丝体占比80%以上,培养液透明,均匀不分层,罐体排气无异味,镜检无杂菌。

筛选出的A3、A9两个菌株适宜当地应用。目前干耳市场A3菌株较受欢迎。表现为细根,单片、背面无筋、少筋,干耳易卷缩、色黑形好,且出耳整齐、快,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大筋品种,每千克收购价格可相差15元左右。A9菌株相对迟熟,出耳整齐,耳片大、背面筋多、表面青色,底灰白,有光泽,朵大肉厚,膨胀性大,肉质坚韧,富有弹性。

3 菌棒制作

3.1 生产流程

原料称量配置→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刺孔出耳。

3.2 菌袋规格

选用质地均匀、韧性高、无微孔、可高温高压灭菌(耐温121℃)、不易风化、收缩性好的优质聚乙烯折角袋(推荐用GHDPE耐高温料),规格16~16.5 cm×35~37 cm(与现装袋机规格一致),料袋厚度3~4丝(0.003~0.004 cm)。

3.3 配方及拌料

参考配方:木屑86.5%,麦麸10%,豆粉(或豆粕)2%,石膏1%,石灰0.5%。当地棉籽壳资源丰富,也可适量添加棉籽壳,代替木屑。

木屑采用本地资源丰富的果树及杨树等树枝木屑,推荐使用混合木屑。木屑过粗,容易造成菌袋破损,造成微孔感染,颗粒直径应不超过0.6厘米。麦麸、豆粕或豆粉等辅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杂质、结块、虫蛀现象,麦麸、豆粕应分别符合NY/T119与NY/T 2218要求。棉籽壳需新鲜无霉变和虫蛀,破壳完整,大壳短绒、带粉。石膏、石灰要无结块,越细越好,不含有害重金属;pH石膏为中性,石灰13~14。使用新化成的石灰。

按配方准确称量主辅料,混拌均匀,装袋前确保培养料内无干料,pH 7.5~8.5,含水量在60.0%~62.0%,所用水符合GB 5749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4 装袋、灭菌、接种

装袋时,要求培养料填装紧实,上下一致,窝口后,料面平整无散料,料袋紧贴,无涨袋,无褶皱,无破损。料袋装料高度不低于21 cm,重量1.2~1.3 kg。

灭菌时,要求料棒快速升温(4 h内升到98℃以上),防止培养料酸化;灭菌要彻底,常压98℃以上保持10 h,高压121~123℃1.5 h,或者按灭菌锅厂家推荐参数处理。料棒灭菌结束后在洁净环境(千级净化)冷却,防止冷却不当产生倒吸污染。

待料棒温度降到30℃左右时即可接种,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袋接液体菌种15~20 mL,要求菌液均匀挂壁于接种孔内料上,勿喷挂在顶部内折塑料膜上。定期对洁净室过滤材料进行检查,清洗或更换。南疆地区扬尘天气时,浮尘较多,该项操作尤为重要。

3.5 培养

发菌室提前进行打扫、清洗、杀虫消毒等处理,保持通风干燥。菌棒入库码放整齐,码堆间距合理,以便检查。

发菌期,须注意内外空气循环畅通,菌丝萌发期可不通风或少通风,菌丝吃料后逐渐加大通风量,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尤其是发菌高峰期,注意室温、堆温、料温的变化,严防通风原因导致散热不良,造成局部或整库菌棒烧菌现象。

菌棒培养过程中,棒温在菌丝萌发入料期(前7~10天)保持25~28℃,菌丝入料后蔓延期(10~20天)保持22~25℃;生长期(菌丝透袋壁,约20天后)棒温应控制在20~22℃。培菌室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满袋前全程避光培养,后期可给予适量的散射光。

发菌过程检出污染菌棒,应及时采取隔离、清除、回炉灭菌、销毁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菌丝长满菌袋后,棒温控制在20~22℃,有条件可控制在18~20℃。一般后熟培养10~15天,达到菌丝生理成熟。

3.6 菌棒交付

阿克苏地区为了尽量降低贫困户的生产难度和风险,经后熟的菌棒刺孔恢复后再交付农户管理。

发好菌的菌棒外观要求:整个菌棒布满洁白、粗壮的菌丝,弹性好,袋料紧贴,无杂菌感染,菌龄50~70天,具体视品种要求;菌棒高度不低于21 cm,重量1.1~1.2 kg;抽样菌棒剖开观察,菌丝洁白紧实、覆盖整个培养料,无拮抗线,嗅闻有木耳菌丝特有的清香味,无霉味、臭味等异味。

刺孔可以在车间或田间进行,要注意防止刺孔后菌棒发热烧菌。田间刺孔最好菌棒进地后放置2~3天,等待菌棒运输挫伤处菌丝恢复后再刺孔,须严防堆积散热不畅,导致高温烧菌。刺孔前用75%酒精对刺孔机刀头等部位进行喷雾消毒;一般打18排左右棱形或圆口形孔眼,每棒200~240眼,孔深4~5 mm,孔口间距1~1.5 cm。刺孔后要求袋壁不外翘,边刺孔边排场或散堆,此阶段更须严防菌棒堆积散热不畅,导致高温烧菌。刺孔后恢复期,应利用大棚等设施进行控温(15~25℃)和保湿(75%~85%)处理,促使孔口菌丝尽快恢复。当孔眼周围出现明显的白色菌丝晕圈(俗称“白眼圈”)时可作为合格菌棒交付农户进行出耳管理。

菌棒运输应在低温时段进行,气温超30℃以上时,应在夜间进行,避开高温运输。装卸时防止堆码过密导致焖棒烧菌,运输过程中菌棒温度最高不得超过30℃。

3.7 生产档案要求

菌棒生产应有详细的生产记录,有明确的原辅材料采购台帐,有确定的生产配方、菌棒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入库发菌、刺孔等各环节操作的详细记录,并由经手人签字。出现问题时,生产企业须提供生产档案资料备查。

猜你喜欢

刺孔装袋菌棒
不同刺孔次数和数量对香菇生殖生长的影响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Φ127 mm G105钻杆管体刺漏形成原因分析*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香菇菌棒不同刺孔分布对工厂化出菇的影响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一次通氧条件下不同刺孔数量与深度对香菇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