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筋纹器的形式美和工艺美
——紫砂壶“德瓜”创作谈
2019-02-12蔡旭伟
蔡旭伟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随着一代代紫砂艺人的传承创新,逐渐形成完善的造型工艺体系,以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闻名于世。紫砂壶造型精彩纷呈,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称,千变万化的造型艺术使紫砂壶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在当代中国文化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如今,紫砂三大器型已趋于成熟,光器素雅清新、花器繁复华美、筋纹器整齐秀美,各有千秋,三大类型相辅相成,繁荣了紫砂艺术,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扬。
紫砂壶从传统实用器演变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都必须有对称形式。”对称,这种人类最早发现和掌握的美,在中国各个形式方面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具体到生活中,便是造物里的对称美,建筑、诗歌、书法、绘画……无一不讲究对称,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阴阳平衡理念。紫砂壶三大类型中的筋纹器便展现出这种对称之美,筋纹器是由艺人根据自然界中常见的花卉、瓜果的形体线条经过加工艺术提炼,将壶体均匀分成若干等份,壶体表面筋与筋之间自然隆起自然的折痕,造型规整、秀丽明快,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结合。紫砂壶“德瓜”(见图1)是典型的筋纹器,作品以自然界中常见的瓜果为原型进行创作,整壶以流畅柔和的筋纹线条将壶身划分为均等的六部分,筋纹线条贯穿壶身、上下一体,从壶钮到壶底汇聚于一点,严谨规整,充分体现了筋纹器的形式美,筋为囊、气为鼓,筋纹线条使壶身凹凸有致,彰显了饱满之感,给人以张力,更突显了瓜果的成熟之美;壶盖为嵌盖,与壶口相吻合,严丝合缝、十分精准;壶流从身筒自然胥出,转折有力、挺拔有势,向上伸展,给人以优雅之感;壶把上承、匀势而起,与壶流相辅相成,共同提携了作品的气势,流、把中和了壶身的饱满敦厚,给人以空间感和力量感;壶钮呈扁珠钮状,筋纹线条的划分使其如同一朵含苞的花朵,其造型与壶体相呼应,给人以和谐之美。在泥料上,此壶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其成熟紫润的色泽给人以古雅之感,奠定了作品古色古香的基调。筋纹器对工艺要求较高,要求纹理规则、等分均衡,口部和壶盖的“筋囊”要上下对应、合缝严密,壶身、壶盖、壶钮、壶底、壶子口构成主体造型结构,每一个立点均有平面形状组成,外圆与放射线切点的精度是关键,毫厘不差,否则会产生口盖不能合缝及相互转换不顺畅的效果。细观此壶,端正工整,壶韵悠悠,趣味性与艺术性皆臻妙境,整把壶简化了形象,临摹意境,充分利用取舍方法,外观精致巧妙,将生态与形态巧妙结合,使得此壶既美观实用又富有艺术魅力,有着雅俗共享的生命力,堪称出神入化,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仿佛氤氲沉浸在一种温馨、祥和、安定的气韵之中,精、气、神俱佳。
真正的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大自然给予人们创作的灵感,赋予作品以独一无二的生命力,紫砂筋纹器以自然界的瓜果、花朵为原型,经过深入的观察和抽象的提炼传达出美好的内在寓意。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远离城市、回归农村,紫砂壶“德瓜”极具自然意趣,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让人联想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给人以返璞归真的生活感受,洋溢着祥和之感,圆融宽厚的壶身又充满着无限的圆融情愫,象征人生圆满通达,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静下心来,暗示人们以淡然的心态去生活,不要急于求成,告诉人们只要耐心付出必能有所收获,让人学会感受身边的美好,寻求自己人生的圆满之境。在古人的世界里,茶香、书香缺一不可,观此壶,“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清心饮茶、醉心读书的画面跃然纸上,执此壶品茗,给人以茶禅一味的恬然与自在,营造出人心所向的意境,在禅味悠长的品茶氛围中,得到一种荡涤灵魂之后的欢愉和满足。
简而言之,紫砂筋纹器的创作构思是将紫砂壶的形体均匀分为若干等份,以生物自然的筋纹线条入壶,组成精密严格的结构,形成一个完美的壶体造型,壶体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得宜、纹理清楚,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紫砂筋纹器对工艺要求较高,身为一名现代手艺人,应自觉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尊重并锤炼自己的技艺,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及设计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提升作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