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浅析作品“来春报竹” 所蕴含的竹精神
2019-02-12王秀云
王秀云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是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竹子的这种形象,总能使人联想到刚直不阿、不惧险阻,宁折不弯的高贵品格,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向上的精神财富,也是竹子特殊的艺术价值。所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竹子与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人们把竹子形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面貌,如虚心、高风亮节、坚韧不拔等,这种内涵逐 渐形成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
宋代著名文学大家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揭示了一个特殊现象:竹作为一种独特的植物,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化。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或抒情,或言志,创作了无数的佳品。
紫砂壶也是一种从生活衍变到艺术层面的传统物件。紫砂壶的原料是紫砂泥,这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自然材料,经历千万年的地质活动才能形成,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老天赋予陶都宜兴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壶艺本身就是感情。通常认为一件上好的紫砂壶,功能上要实用、方便、趁手,主题上要可以抒发艺术语言,表现作者的情感,散发艺术韵味,使人产生艺术共鸣。竹文化发展至今,已经融入中国的各种艺术形态,几乎传统艺术有关的内容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竹的身影。紫砂艺人将竹的形象融入小小的紫砂壶中,也将竹的品质融入壶的韵味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辉映。
本文选取的作品“来春报竹”正是作者将竹形象注入紫砂文化中,托物言志,来达到艺术升华的这样一件作品。以竹作为元素,融入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个性气质,极具创新意识。作品整体造型奇巧美观,我们可以感受到紫砂泥的天然质感,还能感受到线条构造出的自然流动之感,更可贵的是,小小紫砂壶上竹的灵气跃然眼前,我们仿佛可以听见风拂竹林的飒飒声响,清冽春风袭来,沙沙竹叶响起,春姑娘来了,不需要春花妖艳,不需要喜鹊报春,这青青翠竹已经在无声响中用它挺拔的身姿报春了。
《来春报竹》
壶的整体光滑圆润,线条十分简约,大方又素雅,走向利落干净,以壶钮为起点,从上到下一气呵成, 过渡灵活自然,没有停顿迟疑,互会贯通。器型很饱满,让人一眼观之就很舒服,贴近自然。细节方面也处理的干净没有停滞,作者通过细节来展现竹子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也侧面反映了作者技艺精湛,手法老到。
“来春报竹”,造型别致新颖,将竹子的形态与紫砂壶相结合,壶的包容性和竹子的艺术性相得益彰。壶嘴与壶把皆模仿竹节的形态设计而成,竹节线条清晰明显,壶嘴短小精悍,骨骼清奇,齐整的嘴头,出水流畅;壶把匀势向上,体现出竹的节节向上,挺拔之感立现,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壶钮呈拱形,既像竹节,弯而不折,又像竹根,牢牢扎根于土壤。从壶嘴的根部,延伸出一节竹枝,竹枝纤细,竹叶尖细,清雅飘逸,叶脉清晰,形态逼真,给人以灵动之感。作者设计的枝叶不拘泥造作,很是自然巧妙,连弧度都是恰到好处的,让人联想到春天新冒出来的竹子,鲜嫩滴翠而生机盎然,为整个壶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情趣,也从另一个角度贴合了主题——来春报竹。
人们喜爱紫砂壶,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国紫砂陶瓷文化,从起源到形成体系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紫砂壶的出现不仅是生活所需导致的,还是科学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它反映的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化价值的选择。中国竹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它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内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两者结合就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展现了一个全新姿态的紫砂壶,更是用新的姿态折射出竹的高贵品格和不屈精神。
结 语
紫砂壶就是在传承和创新的相互交叠中不断发展变化,适应市场的需求,贴合大众的审美,才能在文化发展的浪潮中迎来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来春报竹,一件紫砂文化和竹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在简洁的造型中,在形态逼真的竹叶装饰中,在更迭的思想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示了大家一直追求的:飘逸洒脱,高风亮节。在此,艺术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