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学习型档案

2019-02-11张乳霞董云青孔瑞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8期
关键词:智慧学习教育信息化互联网

张乳霞 董云青 孔瑞雪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的教育活动中,使教育教学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传统档案只着眼于评价功能,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其促学优势的发挥。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档案的形态及功能,构建学习型档案,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带来教、学、评的全新体验。

关键词 学习型档案;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智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8-0044-03

Constructing Learning Archives under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ZHANG Ruxia, DONG Yunqing, KONG Ruixu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ternet +”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he mode of education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accordingly. The traditional archiv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evaluation restricts its advantages in promoting studies. Changing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ves and constructing lear-ning archives by using Internet thinking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a new experience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evaluation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earners learning process

Key words learning archives; Interne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telligence learning

1 政策及信息技术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進“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互联网+”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其将深刻地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1]。教育部下发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指出,要做好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与指导、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2]。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全球已经步入信息技术时代。在此背景下,“互联网+”行动对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等教育要素带来深刻影响,并由此带来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2 构建学习型档案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构建学习型档案的可行性  “互联网+”背景下,师生共同构建学习型档案,是指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根本的档案。“互联网+”战略不但为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为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自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就进入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3]。随着互联网技术、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教育创新模式也逐渐进入教育核心领域,为深度学习与智慧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4]。

构建学习型档案的重要性  传统的学生档案只承担评价功能,不仅不适合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档案优点的发挥。构建学习型档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和评的全过程,有利于建立同伴互助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学习型档案,有助于学生学会反思与自我评价、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使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同时,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构建学习型档案,可以满足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的需求,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3 学习型档案与传统档案的比较

构建档案的主体及目的不同  传统的档案是教育机构用于评价学生的主要工具,也是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档案由教育机构专门的管理人员构建,学生并不参与构建,只是被动接地受评价。学习型档案则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每个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构建档案,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自我管理。

档案的内容及保存时限性不同  传统的学生档案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期间的表现及奖惩等组成,其内容统一、单调,缺乏个性化。学习型档案主要由碎片化的学习资源、过程性的考核结果、阶段性评价、阶段性反馈等组成。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学习型档案资料长时间的保存和管理,而且可以通过备份,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档案的保存载体及存在形式不同  传统的档案是以静态的纸质材料纸保存在专用档案柜、档案盒、文件袋,这样的保存形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既占用空间,也不方便查找。“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型档案则是借助于客户端、网络以文本、音频、视频等动态的在线资源存在。与传统档案不同,存在形式也由线下改为线上。学习者及教育者均可借助于网络,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查看学习型档案。

4 构建学习型档案

总体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使学生可时时、处处通过操作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设备运用档案资料,激发学生继续努力的斗志,充分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获得成就动机,使其不再单一地局限于评价功能,更具有服务学习的功能。

构建的原则  作为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的档案,不必追求传统学生档案的格式,应该把实用、方便作为出发点,尤其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都是从学生的自我建构和智能出发,最终指向学生的心智生成和转向。在构建学习型档案时,必须坚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档案构建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2)沟通、融合的原则。以互联网为背景,架设互联互通、开放融合的桥梁,使之成为教育者与学习者相互了解、沟通的渠道,同时为教学相长提供保障。

3)注重评价过程性及内容多样性的原则。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记录学生的动态学习过程变为简单易行。这种动态的过程性记录方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了解动态的教与学的效果,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多样性是指档案记录的内容包括讨论过程、测验结果、实训操作、作品展示、自我评价与同伴互相评价等多个方面。这种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构建的策略  包括团队的组建与平台的建设两部分。

1)组建技术团队。团队由在网络技术方面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总负责人,成员既包括教师,也包括擅长网络技术的学生。总负责人定期组织开展多媒体新技术的培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确保网络档案资料运行的持续性。

2)搭建网络平台。搭建学习型档案网络平台要以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为载体,充分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最终使学生只要具备简单的终端设备,如手机、MP4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轻松实现随时随地运用档案资料。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电子档案的构建离不开计算机及网络,二者都具有不稳定性。为防止信息的泄露及丢失,应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保障措施,规范工作流程。

档案内容  根据学生个体需求建立档案,一般可以重点建设好以下档案资料。

1)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专业、年级、学号、特长、参与社团、联系方式等。

2)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是学习型档案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其主要资源有学习计划、学习日志、课程内容、课程作业、课程测试题,以文本、音频、视频形式存放。音频、视频资源应具有片段短、容量小的特点,便于学生使用。

3)评价资料。教师根据测试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观察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反思报告等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可根据个体在团队中的表现,实施同伴间的评价。

4)拓展资料。拓展资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的相关资料,如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此类活动既繁荣了校園文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管好、用好学习型档案

注重档案的私密性与共享性  虽然“互联网+教育”秉承开放教育的理念,崇尚自由、顺应自然,但是不可否认档案中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很多信息为私密部分。电子档案在存储和网络共享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黑客或各类木马软件的攻击,造成电子档案信息被非法窃取,甚至出现被不法分子用以实施诈骗。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个人隐私,就需要做好档案信息保密工作,关注网络保护问题,提高互联网络防范技术,如采取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技术,防范由于互联网络本身的技术漏洞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另一方面,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互联网信息具有新、快、多等特点。以互联网为背景构建的学习型档案,也蕴藏着宝贵的科研数据,应对这些数据加以共享,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纸质与电子档案共存,各部门同抓、共管  电子档案尽管有纸质档案无可替代的优点,却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由此可见,电子文件并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件。对于重要的数据仍应建立纸质与电子文件双套文件共存机制。学习型档案的构建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方面,专业技术性强,单靠学习者及教育者很难独立完成。教育机构应该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完善相关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充分发挥学习型档案的功能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的学习型档案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在不同载体之间复制、编辑,可以从硬盘拷入磁盘,也可以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并通过网络四处传播,因而可使教育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学生参与档案的构建,使档案更容易为他们接受,也为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学习日志和学习反思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意识与自我反思意识。同时,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也能够及时得到教学反馈,有助于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自身发展。

6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对教育的影响也日趋深入。以“互联网+”为背景构建学习型档案,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内在要求。通过互联网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查询、共享电子文件,利用各类所需信息,方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科研工作的展开。当前,在学习型档案建设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完善制度建设,防止信息泄露。学习型档案,不但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动态的数字化资源,也可以为教育机构的科研、教学与管理等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

OL].[2015-07-0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6-02-04].http://www.moe.gov.cn/src

site/A16/s3342/201602/t20160219_229804.html.

[3]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5-03-16].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4]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猜你喜欢

智慧学习教育信息化互联网
“智慧学习”提升党员教育的科学性与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