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不同妊娠期的变化及意义
2019-02-11刘宇杰
陈 蓉,刘宇杰
(1.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 玉溪 653100;2.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楚雄 675000)
妊娠期为了能够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的需求,孕妇的体内会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包括其凝血功能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一般来说,孕妇在妊娠期血液会长期处在一个高凝状态,这对后期生育之后胎盘剥离止血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其因为失血过多而休克。D-二聚体即Ⅷa因子在活化后经过一系列的的作用,使其形成交联纤维蛋白,然后进一步发生作用,产生降解产物,进而成为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谢物,是一种溶栓治疗的观察指标,就正常人来说,血浆中的含量是比较低的,妊娠期的女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体内的D-二聚体含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1]。本文将2018年1月~3月在我院住院的中晚期孕妇各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正常人与孕期妇女D-二聚体的差异,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3月我院住院患者,设置三个组,(1)正常妇女组10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8.07岁;(2)妊娠中期妇女组10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9.75岁;(3)妊娠晚期妇女组10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9.37岁。
1.2 标本采集
选用3.8%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含0.109mmol/L枸橼酸钠0.3mL)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采血量要求达到2.7mL以上(确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3500r min离心10min,用无溶血脂血抗凝血浆完成检测。
1.3 试剂与仪器
法国STASTA-R-Max全自动血凝仪,法国STAGO公司生产原装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检验方法按照实验室凝血检测标准操作执行[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使用Excel表格来进行统计,使用SPSS21.0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配对设计数据资料使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正常妊娠不同时期D-二聚体结果两两比较,正常与妊娠中期D-D检测结果为0.000ug/ml,正常与妊娠晚期D-D检测结果为0.000ug/ml,中期与晚期D-D检测结果为0.047ug/ml,孕中期与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孕中期晚期D-二聚体测定结果比较,正常对照组D-D检测结果为0.33±0.09ug/ml,正常妊娠中期D-D检测结果为1.03±0.63ug/ml,正常妊娠晚期D-D检测结果为1.42±0.50ug/ml,正常妇女与孕中期妇女、孕晚期妇女D-二聚体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正常妇女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一种无活性的酶原存在的,当人体的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之后,更多的凝血因子就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次被激活,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相对比较复杂的催化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将凝血过度分为三个时期(1)形成凝血酶原的复合物;(2)凝血酶原逐渐转化为凝血酶;(3)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一般来说,纤维蛋白溶解(纤溶)形成就是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进而被分解和液化的过程。参与纤维蛋白溶解这一过程相关的化学物质组成系统的纤维蛋白溶解,其最重要的就是抗血凝的过程。这种反应与血凝的过程是一样的,是一种人的集体的保护性的生理反应,同时,这对人体内血液保持在一个液体的状态和血液管道畅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包括了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抑制物以及纤溶酶激活物3个部分。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之一。
女性的妊娠期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在此期间,女性的血液处于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妊娠过程中,母体的解剖以及生理代谢等,都发生了很多的生理性的变化,以此来适应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需求。胎盘附着面是孕妇发生血管内凝血的一个潜在的场所,随着妊娠期的逐渐增加,胎盘会出现局部缺血的症状,就会出现绒毛坏死,使滋养叶碎片逐渐的融入到血液微循环中,在肺循环阶段被溶解,进而释放出一些组织凝血活酶,导致血管内部发生凝血。除此之外,继发性的纤溶系统也被逐渐的激活,进而对静脉窦内以及子宫螺旋动脉内部的血栓进行清除,以此使得子宫内膜修复、再生,D―二聚体的含量出现显著的上升,因此与正常妇女体内的D-二聚体量产生差异[4]。
本文的研究表明:妊娠期女性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女性(P<0.01),并且随着妊娠的进展,D-二聚体含量不断升高,尤其在妊娠晚期D-二聚体的值明显高于用于判断静脉血栓时的cutoff值0.5,此时用来判断妊娠期的静脉血栓是不适宜的,应建立不同妊娠期的D-二聚体的cutoff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