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真菌感染在胃病患者中的病理诊断研究
2019-02-11河南省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461000史彩丽
河南省许昌市第五人民医院(461000)史彩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院内接收的胃病患者共计100例,所有患者被告知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书。结合疾病的类型对其进行分类,其中观察组患者病症类型为胃癌,对照组患者病症类型为胃溃疡。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1~61岁,平均年龄为(43.4±4.4)岁,男33例,女1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2~63岁,平均年龄为(44.3±4.6)岁,男32例,女18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本研究中先在胃镜下对患者的胃组织黏膜标本进行处理,经过固定后行常规石蜡切片处理,随后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染色处理方式进行处理。①Giemsa染色。将准备好的Giemsa染液进行稀释,随后根据实验情况选择乙酸、乙醇以一定的比例固定,并利用去离子水冲洗15min以上,再放置到氯化氢溶液中水解,温度保持在60℃左右,随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冲洗时间不低于15min,将标本置于缓冲液进行浸泡,整个浸泡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最后,再利用磷酸缓冲液进行处理,温度保持在5℃。②HE染色。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体检,借助于胃镜来将病灶组织取出后置于福尔马林中固定处理,随后置于二甲苯中进行脱蜡,该过程操作不低于10min,随后标本可以置于不同浓度的乙醇中进行分别浸泡,可选浓度为70%、80%、90%,最终获取标本样本,经过蒸馏水处理后进行染色处理10min,利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多余的染色液,并置于1%氯化氢溶液中进行分色,随后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等物质,经流水处理20min,用蒸馏水进行短洗。然后再利用染液进行染色操作,重新进行乙醇脱水,选择浓度为70%、85%、95%以及100%,冲洗时间分别为5min、5min、2min、2min。使用二甲苯透明2次后即可进入封片处理,这个过程中切记要做好多余二甲苯的擦拭,迅速滴入中性树胶即可封固。
1.3 检测标准 在显微镜下分别对经过染色的标本进行观察,对标本中的幽门螺杆菌、真菌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计算出相应的检出率,最终检出率的计算方法为(检出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0分析数据,过程中计量材料采取t进行检验,以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幽门螺杆菌、真菌检出率 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真菌混合检出率及真菌检出率分别为40%、70%,高于对照组的30%、50%(P<0.05)。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4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P<0.05)。
2.2 两组患者染色结果分析 两组患者染色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幽门杆菌大多分布于组织远处的黏液与黏膜部分,同时表明呈现蓝色,单个呈现出弯曲、短杆状态,同时分散分布排列,而真菌创口部分表现为大波浪状,具有大量中性可见粒细胞。利用Giemsa染色,结果判断胃癌患者的组织黏膜表现为紫色,同时真菌具有分布清晰可见的特征。
3 讨论
胃部疾病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其中胃溃疡的威胁主要在于消化道穿孔,而胃癌则是由于恶性肿瘤的侵袭所导致的疾病类型。在肠型胃癌等病症的诊断中发现,大多都是由于黏膜表层变化而发生的病变,另外弥漫型胃癌则主要是由于肠上皮化生增生导致的病变。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以及混合菌落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真菌检出率方面,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合该结果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结论来看,幽门杆菌在人体内长期存在是诱发胃部黏膜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胃部黏膜的表层一旦被破坏,其他的致病菌就会侵入到胃部,从而导致胃溃疡、胃癌。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分泌一种毒性物质,该物质会导致细胞异常运动与生长,这些都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1]。真菌则具有毒素作用,是引发胃部损伤的主要原因[2]。
总之,无论是胃癌还是胃溃疡,幽门螺杆菌、真菌检出率都高于4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幽门螺杆菌、真菌可以作为胃部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