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云天运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02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9-02-11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744400刘菊红孙海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猪苓莱菔子升麻

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744400)刘菊红 孙海燕

兰州市西固区中医院(730060)何晶萍

1 治疗方法

基本药物组成:党参15g,茯苓12g,炒白术10g,陈皮10g,姜半夏8g,元胡15g,升麻10g,柴胡10g,生姜5g,大枣10g,炙甘草3g。

2 随证加减

脾胃气虚明显者加炙黄芪、炒山药、木香、大腹皮。偏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石斛。食滞加焦三仙、槟榔、炒莱菔子。大便稀加猪苓、苍术、炒薏苡仁。胃痛明显加焦蒲黄、乳香、没药。胃脘部嘈杂加郁金、佛手、炒山药。纳呆、苔白腻加藿香、薏苡仁。呃逆、嗳气加丁香、砂仁、柿蒂、莱菔子。肠黏膜化生加白花蛇舌草、山慈姑、夏枯草、丹参、香菇。

3 一般资料

10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32例,女7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20年。

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好转:症状减轻。无效:病情无好转。

5 疗效结果

痊愈80例,占78%。好转22例,占22%。无效0例,占0%。

6 典型病案

患者白某某,男,28岁。2018年2月5日初诊。主诉:间断胃脘部胀痛半年,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部胀痛,疼痛无规律,以食后为主。在河北省某医院门诊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间断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1粒,口服,每日2次”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本次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原因再次出现胃脘部胀满,灼痛,纳呆,反酸。平素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舌质紫暗,舌苔白厚腻。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生化全项、肝炎系列均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弱证)。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治法:健脾益气,祛湿和胃。处方: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10g,炙甘草3g,木香10g,砂仁8g(后下),大腹皮12g,佛手12g,郁金10g,元胡15g,猪苓12g,苍术20g,炒薏苡仁30g,升麻10g,柴胡10g。三剂水煎服,每日2次。嘱患者规律饮食,禁食生冷刺激食物。二诊:患者胃脘部胀满、反酸减轻,进食后仍时有灼痛,大便略成形、每日1次,舌质偏暗,苔白腻但较三天前变薄。将上方调整为党参12g、白术为8g,去大腹皮,佛手,加入焦蒲黄12g(包煎),防风12g,白芍12g。继续服药三剂。胃脘部胀痛、反酸明显减轻,大便已成形,白腻舌苔已退。三诊:上方去防风、白芍、猪苓、苍术、薏苡仁,加炒山药15g。服药10剂。诸症消失。

7 分析

脾胃是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从而摄取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物质[1]。只要遵循“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2]的养生法则,脾胃自然阴阳燥湿相济,纳运、升降协调。但是当今社会中人群生活压力过大、经常摄入不安全食物、作息不规律等多种因素损伤脾胃,导致脾气虚弱,胃气失和[3]。从而出现胃脘部疼痛、胀满不舒、呃逆、嗳腐吞酸、纳呆甚至泄泻等多种临床症状。我师遵循李东垣调制脾胃重在升阳的观点,在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加入升麻、柴胡以升脾胃清阳。“脾为太阴湿土”,脾虚易被湿邪所困而清浊不分发为泄泻,所以大便稀者用六君子汤加入升麻、葛根、猪苓、苍术、薏苡仁以健脾利湿、升清止泻。“气分阴阳”,脾气也包括脾阴与脾阳两方面。唐容川指出“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所以用六君子汤加减健脾益气、升脾胃清阳的基础上,加入沙参、麦冬、石斛以滋脾阴,使得阳生阴长,刚柔相济。脾病多湿,脾气容易下陷,治疗偏于脾胃气虚的患者时,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甘温之品炙黄芪、炒山药加强燥湿补脾升阳益气的力度,同时加入木香、大腹皮、枳壳等行气药物,在补脾气的同时降胃气,升降相因,达到补中有通,补而勿滞的目的。偏食滞者以焦三仙、槟榔、炒莱菔子消食化滞,食积攻则脾气自升。胃气以降为和,以通为顺,胃气阻滞则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出现呃逆、嗳气,加用丁香、砂仁、柿蒂、莱菔子则胃气通降、气机流畅。脾胃气虚,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日久成积,出现胃黏膜的化生、萎缩、及异形增生,以六君子汤健脾益气扶正固本,加入白花蛇舌草、山慈姑、夏枯草、丹参、香菇,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根据情况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可将原基础方去半夏辩证加减后,制成粉末长期服用巩固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猪苓莱菔子升麻
升麻的品种考证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莱菔子的新用途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
猪苓种植生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