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理念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1马艳,张莹
马 艳,张 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
食管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及时行根治性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手术创伤大,在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来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尤为重要[1]。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是在循证医学护理前提下优化围手术期护理,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患者病痛、促进术后快速康复[2]。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理念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76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44~76岁,平均(60.53±3.42)岁,病变位置:食管上段21例,食管中段33例,食管下段22例,TNM分期:Ⅰ期23例,Ⅱa期24例,Ⅱb期19例,Ⅲ期10例。根据手术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灌肠,术前1 d禁食12 h、禁饮6 h,术前3 d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营养支持等。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ERAS理念护理,具体为:术前向患者讲解食管癌相关知识、手术方法、预后情况等,提高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水平,同时及时向患者宣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目的、意义及具体内容,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深呼吸训练、咳嗽排痰、大小便等训练。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内心的顾虑。筛查营养风险,术前2 h指导患者口服50 g葡萄糖液以补充营养。术后使用电热毯、输液加温器等保温措施,全面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自控镇痛、硬膜外镇痛等方式缓解疼痛。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并咀嚼口香糖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步骤。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保证机体营养所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低疼痛越轻微。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为(4.42±1.33)d,首次排气时间为(35.34±5.28)h,首次下床时间为(2.32±0.68)d,VAS评分为(4.32±1.55)分,住院时间为(10.45±2.38)d,对照组患者拔除时间为(6.12±1.43)d,首次排气时间为(46.37±3.65)h,首次下床时间为(3.88±1.15)d,VAS评分为(6.14±1.28)分,住院时间为(15.37±2.32)d,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8%(2/38),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82±3.46)分,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8/38),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46±3.31)分,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切除病灶组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有研究发现,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配合ERAS理念护理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造成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改善重要脏器功能紊乱,预防及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ERAS的主要优势在于有效调整患者术后代谢状态,缩短禁饮时间,且无需灌肠,有效维持肠道内环境,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在术后选择多模式镇痛,选择尽早拔除导尿管、引流管、胃肠减压管等管道,以缓解患者腹部的不适感,另外选择肠内营养方式,促进组织及伤口快速愈合,缩短康复时间[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和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ERAS理念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