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群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9-02-11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信群本院眼压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终身性不可逆,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1]。研究发现,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患者视力降低或失明的重要因素[2]。因此,如何提高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愈后非常关键。为此,本院采取建立微信群模式,利用医、护、患信息互通,可以就某个问题发起交流,起到个性问题共性化,防范其他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出现,从而提升并延续医疗护理的效果[3],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确诊的住院青光眼患者,共144例,其中男75例,女69例;年龄28~73岁。患者都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微信功能,双眼视力必须有一只眼矫正到0.2以上。将自愿加入该微信群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加入该微信群的7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相关文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青光眼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内容包括青光眼相关疾病知识、饮食方面、用药方法、复诊时间、心理方面、体位指导及其注意事项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在微信群里发送与青光眼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具体措施如下:(1)指定一名青光眼主治医师作为群主建立微信群,邀请病人的主管护士和主管医师加入该群,将微信群的二维码张贴在护士站公告栏上。(2)青光眼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向患者介绍科室有微信群,根据自愿加入的原则,帮助其加入微信群。(3)群主负责日常维护及知识更新,发布青光眼相关知识,包括青光相关眼健康教育知识、视频材料、图片等资料或链接,每周发布本院青光眼专家门诊时间及动态调整,发布青光眼俱乐部讲座通知等。(4)患者有什么疑惑,主管医生或主管护师即时解答。

1.3评价方法 通过患者填写问卷调查,从是否按时复查、遵医嘱用药、生活习惯、情绪变化、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统计;疗效评价于青光眼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评定标准:昼夜眼压平稳,视野损害无明显进展,免散瞳眼底照相纤维层缺失未见明显进展为有效;相反为无效。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按时复查:研究组为86.30%(63/73),对照组为64.79%(46/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92,P=0.005);遵医嘱用药:研究组为83.56%(61/73),对照组为61.97%(44/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06)。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73例患者中,有效60例,无效13例,有效率82.19%;对照组:71例患者中,40例,无效31例,有效率为56.34%。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01)。

3 讨论

青光眼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手术三大类,以降低并维持眼压在正常范围从而确保视神经和视野不再受到进一步损伤为目的。由于青光眼患者病程长,患者的依从性往往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需要患者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残存的视功能。因此,探讨一种能够提高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的方法意义重大。国内外也进行了多种的尝试和研究,但对于青光眼而言,视力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单纯采用健康教育手册或卡片进行干预,患者很难接受或干预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微信群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之,良好的遵医行为是治疗青光眼愈后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微信圈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简单易行且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信群本院眼压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海西诗享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