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9-02-11张海艳
张海艳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沭阳 223600)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61岁至82岁,平均为(71.50 2.78)岁;护理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60岁至82岁,平均为(71.00 2.66)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叮嘱患者合理用药,并给予相应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工作。护理中于围术期进行个性化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并协助患者对眼部进行日常清洁工作,为患者滴注消炎药。为避免患者术中出现不良情绪,术前应详细向患者讲述白内障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法、手术目的、术中应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手术方案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感,做好术前准备。对于术前紧张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对其进行疏导劝解工作,可为患者播放相关视频,以缓解患者紧张感,积极配合治疗。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术中所用器械进行清点检查,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基础设施,并指导其按照医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体位,给予患者语言鼓励及心理暗示,使其保持轻松状态[2]。器械护士应随时做好协助工作,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由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陪同,全程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对其进行疏导安慰,并可选择转移注意力方法减轻患者紧张程度。③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转移到普通病房,并对病房内卫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空气。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运动、作息,定期为患者进行无菌换药、并协助患者滴注眼药水,并时刻观察患者人工晶体情况,以防出现人工晶体移位的不良事件。叮嘱患者按时定期进行复诊工作,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焦虑、抑郁评分判定标准:按照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工作。量表均含20个项目,四级(1分、2分、3分、4分)评分标准,相加得出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焦虑评分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评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并发症发生率判定标准:患者术后会出现高眼压、青光眼、角膜水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四者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19.0,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 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常规组焦虑评分为(68.18 2.12)分,护理组为(68.09 2.13)分,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焦虑评分为(55.14 1.29)分,护理组为(45.16 1.01)分,护理组焦虑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常规组抑郁评分为(67.67 3.32)分,护理组为(68.18 3.29)分,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常规组抑郁评分为(56.17 2.21)分,护理组为(46.16 0.67)分,护理组抑郁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具体为高眼压1例,前房出血1例;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具体为高眼压3例,青光眼2例,角膜水肿2例,前房出血3例,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P=0.012)。
3 讨 论
放射和自由基损伤、营养物质、化学物质的使、葡萄糖、半乳糖等代谢障碍都会引起白内障疾病的发生,衰老、遗传也会引起白内障[3]。患者多会出现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随着病情发展,都会出现视力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心理异常情绪,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本文研究内容中给予护理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术前做好患者心理工作及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内心恐惧。术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协助患者指定适宜的饮食计划、运动规划、作息习惯等,使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尽快使病情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进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