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2-11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常丽娟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常丽娟
作为神经外科患者抢救治疗的常见辅助性措施,气管插管可用于呼吸道分泌物清理,供氧充分,使二氧化碳蓄积问题得以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气管插管期间出现痰痂堵塞气道的可能性较大,若未能及时控制处理,可能引起急性缺氧问题,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本次研究将对气道痰痂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34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年龄57~74岁,平均(67.5±4.0)岁,男女分别为69例、65例,均经口气管插管。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无气管插管禁忌症情况;②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出现痰痂堵塞气道情况统计,分析痰痂堵塞气道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134例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出现痰痂堵塞气道情况16例,发生率11.94%(16/134),均为部分堵塞,即吸痰中发现吸痰管前进受阻,但并未影响患者呼吸,原因主要为患者原发疾病、护理操作不当、气道湿化不足、营养摄取不足等。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口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塞气道原因 ①患者原发疾病影响。本次研究中所选取患者均为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情况,受原发疾病影响,患者存在咳痰无力、咳嗽反射减弱、肺部与支气管有分泌物滞留等,出现坠积性肺炎可能性较大。同时,部分患者治疗掐紧,可能采用甘露醇等控制颅内压,并通过限制补液降低脑水肿发生可能性,患者因脱水症状易出现痰痂问题,增加其道堵塞几率[1]。②护理操作问题因素。气管插管期间,除需将表浅聚集痰痂吸出外,需对等管道底部与周围痰液吸出,但因护理技术不当,导致吸痰不到位,使气管黏膜损伤问题加剧,严重时将有黏膜出血情况发生。同时,部分附着于管道周围痰液未能及时吸出,可能引起痰液堵塞问题。此外,护理操作中可能存在忽视导管管理工作,存在导管扭曲情况,引起堵塞。③气道湿化不足影响。部分研究中指出,若经气管导管进入的气体未经加温或湿化,进入下呼吸道后,可能增加支气管分泌物黏稠度,患者难以咳出痰液,痰液结痂后堵塞气道[2]。此外,气管插管期间,可能有呼吸道湿化次数不足情况,气道湿化效果较低,增加堵塞可能性。④营养摄取不足因素。如部分患者水分补给不充分,营养不足状态下,极易引发呼吸肌无力情况,患者表现为无力咳出痰液情况,感染问题加重。
3.2 神经外科口气管插管患者痰痂堵塞气道护理干预对策 针对气管插管期间痰痂堵塞气道问题,要求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要点在于:①痰痂堵塞气道风险评估,护理中需结合患者原发疾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痰痂堵塞问题进行分析,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②护理操作程序的规范,如吸痰管的护理选择,一般以硬度适中、圆头且有侧孔的吸痰管为主,操作中需遵循无论操作原则,保持吸痰动作轻柔,避免于同一位置反复抽吸。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吸痰指征、痰液性质进行吸痰时机判断,如在吸痰指征方面,通常表现为患者发绀、咳嗽、血样饱和度下降、气适压力提高以及痰鸣音等,而痰液性质方面,若痰液量较多,痰液稀薄且处于较浅位置,吸痰间隔时间缩短,但若有痰液过于黏稠且处于较深位置情况时,需在气道湿化加强的基础上进行吸痰,且防止在吸痰中出现支气管痉挛、气道损伤等情况;③气道湿化问题,湿化主要以便于患者咳出痰液、便于吸出痰液,湿化液滴入应保持适宜速度,防止出现刺激反应;④营养支持,如通过肠外营养,使患者负氮平衡纠正,机体抵抗力提升,同时注意液体入量的控制,保证患者机体水分;⑤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如翻身拍背、口腔护理,其中翻身拍背一般每2h一次,确保用力适度,使分泌物排出。而口腔护理方面,可利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保证口腔清洁卫生,降低溃疡或感染发生率。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关化痰药物。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期间,受不同原因影响可能出现痰痂堵塞气道情况,要求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气道堵塞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