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9-02-11苏烨琴金海刚
苏烨琴 金海刚 倪 添
(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314400)
食(药)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的还具有抗癌的功效,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1-2]。同时,发展食(药)用菌产业既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消费需求,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3]。近年来,海宁市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新型种植业产业和高效种植模式,食(药)用菌作为新兴产业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以其自身集节约、绿色高效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秀珍菇市场价格稳定、销路好,深受海宁市菇农的喜欢,2018年全市栽培595.8万棒,产量2085 t;另外,2015年海宁开始栽培特色珍稀药用菌桑黄,2018年栽培110万棒,产量10 t。
1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海宁市开始尝试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2013年食用菌生产发展迅速。目前,海宁形成了以秀珍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和以桑黄为主的药用菌产业。
1.1 农业转型升级,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以来,海宁市大力开展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生猪减量提质行动,并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型,发展食(药)用菌等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转变。2018年,海宁市栽培食(药)用菌756.15万棒,总产值6314.39万元。
1.2 农业模式创新,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一是创新实现“农光互补”新模式。在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和红新村食(药)用菌生产基地大棚上搭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开创了“棚内种菇、棚顶发电”的农光互补“食用菌+新能源”新模式,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收益。
二是创新实现“抱团发展”新机制。整合长啸兴旺果蔬、菌宝康、宏欣、神农岗等相关食(药)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海宁长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间形成“抱团发展”机制。通过建立协作机制,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协调市场销售,形成发展合力。
三是积极发展“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菌棒由合作社统一制作,生产大棚及制冷机等相应设施设备出租给栽培户,鼓励农民转产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户直接“拎包入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基础设施、生产材料、技术指导到产品销售全程服务。
四是积极探索高效生态种植模式。发挥农作物秸秆、桑果枝条等农林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海宁市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途径,基本形成了“桑(果)枝条—食用菌菌棒—菌渣—有机肥—无公害果蔬”和“晚稻秸秆—大球盖菇”两条农业生态循环链。
2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菌种质量难以保障
目前,海宁食(药)用菌菌种来源主要为自行组织分离和购买。组织分离得到的菌种质量相对稳定,外购菌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海宁市因缺乏具有菌种保存和分离技术的专业人员,生产用菌种还是以外购为主,外购菌种质量参差不齐,用于生产风险大。2018年曾出现因秀珍菇菌种问题,个别生产者栽培的秀珍菇性状表现不同常规,第一潮菇出菇时间提前,影响产品品质及生产管理。
2.2 生产管理能力薄弱
近年来,海宁市虽然注重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多品种试验和生产流水线改造等,但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基层农技人员大多身兼多职、精力、技术能力有限,服务指导也是有心无力,这些因素影响食(药)用菌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2017年,海宁市扩大栽培桑黄规模,但因为技术管理跟不上,成品率不到70%;另外,引进榆黄蘑、海鲜菇、姬菇等多个食用菌新品种,也因栽培技术不到位,出现后期出菇不整齐、菇形差、产量低等问题。
2.3 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品产销模式单一,产品主要以中间商收购、进入批发市场的鲜菇销售模式为主,极少部分通过电商、采摘游模式销售,销售渠道少。虽然有“长啸”“菌宝康”“老赞货”“桑皇”等品牌,但缺乏专业管理和营销队伍,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低,产品营销能力弱,品牌市场知名度低,品牌效益未能体现。当前,海宁市食(药)用菌主栽品种秀珍菇仅以鲜菇销售为主,因保鲜期短,易出现较大价格波动,抗风险能力弱。而作为药用菌的桑黄,也因未获得中药材认证,而无法进入中药材市场销售,仍以初级农产品形式出售。同时,与第三产业融合度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2.4 劳动力问题日益突显
当前,农业生产普遍存在劳动力不足、年龄结构偏大问题(平均年龄在55~65岁)。食(药)用菌生产用工要求较高,全年又忙闲不均,当地年轻人不愿做,外来务工人员又缺乏稳定性,生产季节人工荒问题突出。同时,海宁市人工成本高,2018年平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因此劳动力问题也是影响海宁市食(药)用菌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政策扶持形式单一
目前,海宁市政策扶持通常以财政直补形式为主,缺少造血式产业扶持政策。食(药)用菌产业因为起步晚,政策性支持相对较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土地要素制约、生产经营风险、缺乏规划引领等问题。如设施用地受限、缺乏食(药)用菌方面的政策性保险等,生产投入大、经营风险高,都会阻碍食用菌生产发展。
3 海宁市食(药)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根据食(药)用菌产业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政策:一是财政扶持,食(药)用菌的生产需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引进技术人才、生产设备等,财政的支持必不可少[4]。同时可逐步把食(药)用菌列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由财政对保险费进行补贴,以降低菇农风险。二是政策引导,在产业发展、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立项等方面予以支持。通过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完善“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推进农业领域的“低小散”企业腾退,让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破解食(药)用菌产业用地难问题;通过设立食(药)用菌产业引导基金,培育经营主体,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合作社纽带功能,鼓励引导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向食(药)用菌产业。
3.2 强化技术、人才支撑
海宁市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与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培训从业人员、承担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切合海宁实际、服务海宁发展的高水平食(药)用菌研究团队。强化与浙江省农科院杨渡基地的合作,让基地的科研人员和设施为海宁所用,让基地的科研成果在海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工商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创业,让海宁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同时,通过农技传帮带、农技服务外包化等措施强化基层农技队伍指导功能。例如,针对菌种来源不稳定,质量无保障问题,加强与科研机构对接,引进建立省市级的菌种检测平台;在大批量培育原种前对母种进行质量检测,筛选出优质种源,避免出现食(药)用菌种质生产事故,降低食(药)用菌生产风险,提升食(药)用菌产品质量。
3.3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
坚持用工业理念,持之以恒抓好食(药)用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龙头产业、拳头产品。专业化、工厂化、产业化是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必由之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开拓市场、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引进、培育适合当地的食(药)用菌新品种,丰富食用菌种类,提高菇棚利用率,延长生产季节,使食用菌生产由季节性栽培转为全年栽培[5],解决因食用菌生产不延续造成的用工不稳定的问题。坚持绿色生产理念,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提升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水平,强化“三品一标”创建,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食(药)用菌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引导食(药)用菌产业绿色标准化发展[6]。
3.4 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
拓宽食(药)用菌产销渠道,搭建宣传、销售平台,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供食(药)用菌市场供求信息,鼓励和发展农产品物流业,不断延伸食(药)用菌产品的市场销售半径。经营模式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向体验式采摘、文化旅游模式转变,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食(药)用菌产业综合体;实施食(药)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和“互联网+农村物流”行动,做优做精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新经济,促进食(药)用菌产业接二连三,切实破解农户松散、土地零散、资金闲散、市场分散等问题。通过与二、三产业融合,让消费回流乡村,充分激活乡村沉淀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食(药)用菌产业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