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专科护士岗位分层培训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2019-02-11李岷,王娟
李 岷,王 娟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也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的模式,确保临床护理基础和专科护理知识落到实处。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推动力,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同时,在职培训可以优化护理人员的资源结构,激发护理人员的潜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使用效率[1-2]。为此,我科于2014年对呼吸专科护士岗位分层培训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分层培训的结果报告如下。
1 呼吸治疗专科护士基本情况
呼吸治疗专科在编的护士共计24位,均为女性,年龄以24~28岁为主,占护士总人数的54.2%;学历为本科或专科,其中本科14人、专科10人;有护师职称的14人,占护士总数的58.3%。
2 护士岗位分层培训研究方法
2.1 岗位分层具体方法
根据医院呼吸治疗专科的实际情况,结合护理人员的职称、工龄、临床护理水平以及专业能力考核等,将该科护士分为N0、N1、N2、N3、N4 五级。其中,N0级为刚加入本科室工作1年内的护理人员,共计4名;N1为工龄1~3年的护士,共计3名;N2为工龄3年以上护士或职称为护师,共计9名;N3为护师职称4年以上、责任组长或主管护师,共计5名;N4为5年以上资深护士或高级职称护士,共计3名。
2.1 岗位分层培训内容
2.2.1 新护士入科培训。
新护士入科培训要遵循循序渐进、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N0护士在入科的第一周要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护理、护理制度、工作职责、操作规程、标本留取、消毒隔离以及简单的护理记录,然后由指定的带教老师临床指导3周。从第四周开始培训专科护理常规、专科药物作用和副作用、仪器操作,患者病情察看,如何配合抢救工作以及与患者良好地沟通等内容,并再次结合临床3周。第七周进行各种护理书写、正确收取费用和健康宣教的培训,之后由带教老师结合呼吸治疗专科疾病特点一对一临床带教,直至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并注册成功。N1~N4层级的护士,在原则上方法相同,每两周增加1次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
2.2.2 理论知识培训。
理论知识具体包括呼吸科基础知识、常见的病例和急救理论、急救常规护理、科内常规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临床检验的正常值等。具体做法是:结合呼吸科现有的病例,每周上午提问3次;每月科内业务学习2次,主讲由N1、N2、N3层级护士轮流进行;每月由N2、N3层级护士主持1次呼吸疾病查房;每季度由N3层级护士主持1次疑难病例讨论。每季度按照各个层级进行理论考核。
2.3 操作技能培训。
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要按照呼吸科内仪器、基本护理操作、ACLS、BLS等进行,并且要结合护理操作的并发症和应急流程。具体做法是:呼吸科全部护理人员由带教老师统一在护理部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基本护理的操作。每季度N0、N1、N2层级护士由带教老师考核,N3、N4层级护士由护士长考核;每季度进行呼吸科仪器操作2项,所有护士均由护士长培训并考核。此外,N0、N1层级护士要每年考核通过BLS,N2、N3、N4层级护士每年要考核通过ACLS。
2.3.1 应急能力培训。
每季度根据科内急救流程和突发事件流程进行2次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模拟现场情景,应急小组由N2、N3层级护士组成。培训内容包括:呼吸科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起搏、除颤、协助器官插管等;突发事件的常识和处理方法,如火灾、停电、疏散病员等;对患者病情观察、评估、配合急救等能力。
2.3.2 护理服务礼仪和沟通培训。
按照护理服务礼仪的标准,每季度开展模拟演练和临床示范。由N3层级护士与患者沟通,在护理服务礼仪的基础上提供人性化服务。N0、N1层级护士要多观察和接触患者,逐步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水平。N2、N3层级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带领并指导N0、N1层级护士进行演示。
3 护士岗位分层培训效果
经过岗位分层培训,科内理论合格率达到100%(满分100分,合格为80分),护理操作合格率达98%(满分100分,合格为95分),均比培训前有了大幅度提高;科内有20名护士受到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肯定和表扬,患者的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科内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提升明显,年度达标率为100%。
对在职护士进行岗位分层培训,有利于提高各层级护士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科护理水平,有利于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有助于形成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竞争格局[3-4]。制定完善的岗位分级培训及考核制度,突出了专业的内涵,提高了护士的人文素养,使培训岗位针对性更强,层层管理、层层负责,为各层级护士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