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临床中摄影的护理配合

2019-05-16王媛媛韩雯雯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闪光灯对焦口腔

刘 爽,王媛媛,韩雯雯,程 娜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2)

随着临床口腔摄影技术的不断开展,口腔摄影的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工作效率和治疗成功率的提高,也能使医生的工作强度得到减少,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1]。口腔摄影技术的护理配合分为摄影前的准备护理,口腔摄影时的交流与需求护理,口腔摄影后管理三个阶段,协助医生安抚患者的同时掌握摄影技术的基本知识及要点,了解医生拍摄需求对患者进行照片采集。

1 口腔摄影前的准备护理

在对于刚接触口腔摄影的患者来说,不清楚相关治疗拍摄流程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减少医患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因此,摄影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以方便患者在诊疗前提前了解到口腔摄影的相关流程,减少患者由于不熟悉流程而带来的不适感,并为其演示口角拉钩等器材的使用方法,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摄影工作。同时护士应采取主动模式,了解医生的拍摄需求,确定拍摄顺序,再对患者口内照片进行采集;拍照前检查相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保证充足的电量,基本设置正确,确定无误后,放置每个医生特定内存卡,以便日后对照片的归纳和整理;最后准备好拍摄辅助用品,放在方便取用的位置。为达到良好的拍摄效果,提前为患者准备镜子以及漱口杯,物品放置处,方便患者放置衣物以及洗漱整理。如此一来,加强患者就诊满意度的同时,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口腔摄影时的技巧与护理

2.1 对护理摄影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口腔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医生戴着手套对患者进行口内操作,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口腔临床摄影则成为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保证拍摄的质量效果协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护理人员应掌握拍摄的技巧及方式。首先,护士应明确医生需要拍摄的部位和目的,按步骤采集患者口内照片,拍摄前检查患者的口内清洁情况,当患者牙石较多时则需接受牙周洁治后再进行拍摄。同时,护士应掌握拍摄的基本知识,较好的引导患者配合使用拉勾及其反光镜。拍摄过程中反光镜易受口内温度差影响产生雾气,这时就需要用三用气枪头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同时提醒患者尽量不要哈气用鼻子喘气,最大程度的避免雾气产生,从而提高口腔拍摄的拍摄质量。

2.2 专业摄影器材的选择与配备

数码相机用于口腔摄影同样需要的是良好的近摄功能和口内照明条件。此时镜头前方的闪光灯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拍摄口内照片尤其是后牙部分时提供良好的照明、以获得清晰的图像。因而,口腔数码摄影的器材选择主要包括数码相机的类型以及与之匹配的环形闪光灯的选择。[5]“镜头比机身重要,闪光灯比镜头重要”口腔数码摄影装备就是数码相机的配置标准。在口腔临床摄影上佳能和尼康等专业型的数码相机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迅捷的微距对焦,更可靠的自动闪光,准确的白平衡及色彩,更细腻的画质,人性化的操作佳能单反相机则显得较为可靠,能显著的降低拍摄难度。同时选择能与数码相机合理搭配的环形闪光灯以便达到拍摄的最好效果,同品牌的相机和闪光灯,则有利于二者的匹配,充分发挥二者的一些附属功能。如全部使用原厂装备,佳能可使用自动对焦、自动曝光。

2.3 拍照时的体位及技巧

在拍摄患者正面照和微笑照时,需要患者正对镜头且头、背和肩部挺立,拍摄时取患者锁骨以上颜面正面,保证瞳孔连线与水平面相平行,以眶耳平面和面中线的交点为对焦点,要求患者自然微笑,露出上下前牙[3]。拍摄时患者头顶部应距离拍摄框边缘两横指,左右对称。拍摄口内照时,将患者椅位调至靠背的底部在摄影这腿的中央附近,靠背向摄影者方向抬起约30度角。最终的角度调整以患者面部抬起约30度角为宜。该角度的确认十分必要。在拍摄正面咬合像时,将通过拉钩对称拉开患者双唇,拍摄者站到拉钩者七点钟方向,使相机镜头与患者颌平面平行,避免拍摄角度的倾斜[3]。在拍摄上、下颌面像时,使牙椅向后倾斜,用牙钩向上牵引口唇,露出前牙,反光镜不接触牙颌面,暴露清晰的拍摄区域,同时调小光圈增强拍摄亮度,如若拍摄视野不清晰,则开启闪光灯至常亮或借助牙椅照明灯照明。并用气枪吹走反光板上的雾气,使反光板充分映出整个牙列。

摄影的过程中,护士根据医生照片需求调整正确的拍摄比例,设置长宽比为4:3(符合后期PPT使用),并根据拍摄比例选择适宜的光圈、快门速度及其闪光灯强度,控制曝光量和景深。牙科摄影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感光度基本是固定的,快门、感光度、光圈三者相乘等于80万;曝光量小,画面偏暗 ,曝光亮大,画面偏亮。调整患者至适宜的拍摄、同时舒适的体位,拍摄者到达适宜的拍摄位置,用眼睛直接、形象化的构图,利用相机取景器构图,注意布局与视角;拍摄过程中尽量使用手动对焦方法,即前后调整照相机与被拍摄者的距离,精确对焦,拍摄。拍完后迅速放大、检查拍摄影像的构图、对焦等情况,如有问题马上重新拍摄。

曝光量≈感光度÷(光圈×快门)×flash(闪光灯输出的光亮)

根据临床摄影经验,设置出以下临床参考值:

2.4 口腔摄影中的细化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面像拍摄的过程中,护士配合医生的临床工作,帮助调动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及状态,以饱满的情绪对待拍摄的过程。对于初次参加口腔拍摄的患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其内心的状态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拍摄过期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拍摄环境及氛围,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拍摄前准备,需要护士指导患者在洗漱区完成漱口动作,并利用吸唾器先充分吸干唾液来保证口腔内处于最佳的拍摄角度。对患者进行拍摄时,为避免单反相机环闪对患者的眼部直射而造成不适感,影响拍摄的角度及质量,护士注意提醒患者闭上眼睛,配合医生挑选出最佳适合的角度,并嘱患者低头收颌。另外,在拍摄的过程中部分患者针对反光板的刺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胃部的不适感,这种情况发生后需及时取出反光板,采用温馨的富有爱心的语言为对患者进行安抚,站在患者的角度出发帮助调节其可能出现的不良的心态,从而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拍摄任务[2]。此外,拍摄过程中,医护之间的良好配合不仅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增强患者就诊满意度,还能协助医生进行拍摄,从根本上减轻医生的负担。

3 口腔摄影后的护理指导

在患者完成相应的口腔摄影之后,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护理指导,所参考的项目包括医护人员的个体病情及情绪稳定情况等。针对不同患者的口腔环境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具体的操作处理措施如下:对于口唇干裂的患者,为了避免由于嘴唇而发生破裂出血的问题,可在拍摄结束后为其涂上相应的润唇用品。对于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事先确定溃疡位置,避免将口角拉钩触碰到患者溃疡面,拍摄结束后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刷牙方式,在溃疡发生较为严重时采用口腔溃疡贴,从根本上上帮助患者预防相应口腔疾病的发生等。

4 口腔临床诊断中摄影工作的后期管理

在拍摄完照片后若照片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诊断[6],所以每拍摄完一组照片应及时放大检查照片内容,包括亮度,口内局部情况或模糊情况,如若出现图片模糊不清,局部曝光过大或细节问题应及时补拍,也可通过phonoshop 等修图软件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如进行裁剪、亮化、对比度调整等,从而弥补拍摄时的不足。当患者照片使用完成后,应及时将患者的照片进行归纳和整理,如若就诊患者较多,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名字建立文件夹,同时标注日期以及所做治疗,建立搜索引擎,以方便日后需要时检索使用。

4.1 口腔临床治疗中摄影工作常见问题

在进行口腔临床治疗中摄影工作时,面像和口内像是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参考的重要资料,照片拍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口腔疾病的治疗水平。为了拍摄画面更加美观,应拍摄前检查口腔内卫生并清洁干净;如若遇到张口受限的患者,如外伤需种植的患者,由于关节受损,拍摄不能充分暴露,我们只能让患者放轻松,尽量配合,很难用技术和方法解决,只能选择妥协;遇到紧张不愿配合的患者则需耐心解释消除紧张情绪;拍摄颌面照时使用反光板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生理反应,则应立即取出反光板,调整椅位为端坐位,嘱患者深呼吸并给予心理安慰。当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由于摄影技术的问题也时常会造成照片质量的降低[4]。当曝光时出现过度或不足时会使图像的细节无法表达,当白平衡调节不当时会无法真实反映出牙齿和软组织的颜色,当对焦不准或光圈值太小时就会使照片的部分或全体出现模糊。为了提高口腔照片的质量,就需要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摄影水平,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随着口腔摄影的广泛应用,口腔临床摄影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清晰地采集医生所用资料,更能让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愉快地配合完成摄影工作。护士在摄影的护理配合中能调动主观能动性,准确快速的配合,降低医生工作强度、感染率的同时,有效预防在摄影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口腔摄影的过程更细致化、人性化。

猜你喜欢

闪光灯对焦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愉快地给娃照相吧 别怕闪光灯
基于无线通信的闪光灯控制系统设计
限压保护LED闪光灯电源设计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技术橱窗
请关闭闪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