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2019-02-11

关键词:诸葛亮精神政治

杨 洸

(洛阳理工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通过正史记载、故事传说、评赞诗文、小说戏曲以及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彰显和传播, 其在古代人物中最为家喻户晓,万口传颂。而诸葛亮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素质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1]。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诸葛亮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诸葛亮精神的时代内涵,还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

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又是贤相的典型,既是忠君爱国的代表,又是廉洁奉公的榜样,既能勤政爱民,又能选贤任能。按中国人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标准,诸葛亮形象是完美的,他的一生是值得称颂的”[2]。尤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忠职守精神,俨然成为今日敬业精神的典范,深刻影响着后世的德行规范、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诸葛亮精神的长盛不衰,与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以下几个层面,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培养和三观树立大有裨益。

(一)爱国

“诸葛亮的忠于汉室,在那个年代来说,也正是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3]。在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下,诸葛亮一生都在为光复汉室、扶翼正统而奔波拼命。他走出茅庐,追随刘备,为其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先后帮助刘备占领荆州,夺取西川,攻克汉中,奠定了蜀汉立国的基础。他又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不畏曹魏强敌,矢志北伐,为光复汉室、拯救黎民之志而不辞辛苦。诸葛亮亲历戎行,精忠报国,其爱国忠君精神可见一斑。

新时期,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大学生能否具有理性、深厚和扎实的爱国主义思想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而诸葛亮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高度吻合。因此,充分利用诸葛亮精神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二)敬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原原本本体现了诸葛亮一生的理想追求和言行实践。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诉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5](P669)。辅佐幼主时,他不但“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也”[6](P548),还“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6](P552)。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诸葛亮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却为后人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敬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因为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实现大学生的人生梦想”[7]。将诸葛亮的敬业精神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义务感与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为祖国昌盛、民族崛起的伟大事业而不懈拼搏,从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三)诚信

诸葛亮一生慎言慎行,诚信待人。对于自己许下的诺言,他于公于私都矢志不渝地践行。因此诸葛亮才得到了后人的推崇与怀念。《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记载了诸葛亮守信退敌的故事:蜀魏两路大军在卤城对峙,魏将孙礼引雍、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去袭剑阁。正在此时,蜀军有四万人服役期满,按照规定应该返乡复员。长史杨仪建议,将换班军留下退敌,待新兵到来,然后再调换。但诸葛亮断然拒绝,曰:“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5](P839)。诸葛亮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全体蜀军,于是蜀军“人人奋勇,将锐兵骁……奋力追杀,杀得那雍、凉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5](P829)。诸葛亮以信治军,不仅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一鼓作气击败魏军,还为后人诠释了诚信的巨大力量。

当代中国,诚信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极为重要:“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条件”[8](P113)。通过向大学生宣传诸葛亮诚信精神,不仅可以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和凝聚力,还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动文明校园、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友善

诸葛亮以友善、仁德对待百姓,从而赢得蜀中百姓乃至西南少数民族的倾心爱戴。诸葛亮治蜀,特别重视水利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实实在在为蜀中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民生问题。钟会灭蜀时,诸葛亮在定军山显圣,告诫钟会“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5](P955)。诸葛亮平定南中时,给当地的少数民族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当地广施仁义,改善了当地落后、闭塞的状态,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蛮方皆感孔明恩德,乃为孔明立生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5](P747)。此外,诸葛亮在与同僚相处时,也彰显出友善团结、不计前嫌之美德。诸葛亮效力刘备帐下之初,关羽和张飞心中颇为不服,对诸葛亮下达的命令也是将信将疑。但诸葛亮作为一个称职的军师,总是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尽量处理好与关、张二人的关系。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在诸葛亮五次北伐时,李严因军粮不济,怕诸葛亮见罪,乃谎称东吴将兴兵寇川,致使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诸葛亮念李严为先帝托孤之臣以及其往日之功绩,仅将李严贬为庶民,还重用李严之子李丰为长史。

“友善精神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品质,是所有道德修养的起点,是大学生能够成功、成才和发展的必然要素”[9]。在高校弘扬诸葛亮友善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公民友善意识,有利于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五)廉洁

“诸葛亮是廉洁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廉洁勤政的化身”[10]。其在《便宜十六册》中说到:“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11](P61)。诸葛亮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来说明清正廉洁、上正下不歪的道理。在《戒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子女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1](P27)。此外,诸葛亮在临终之时,还上书后主,汇报了自己的家庭财产情况,表明了自己绝不敛财的心志。其表曰:“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6](P553)。这不仅仅是古代高级官员的一份家庭财产申报表,更是诸葛亮一生清廉从政的真实写照。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毕生精力献给了蜀汉,至死“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给后世留下了为官清廉的榜样。

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国家合格人才培养的需要, 是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需要”[12]。将诸葛亮的廉洁精神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将来廉洁从业与从政。

(六)公正

诸葛亮为政公平正义,秉公执法,赏罚分明。“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6](P557),因此“行法严而国人悦服”[6](P557)。此外,挥泪斩马谡也彰显出诸葛亮公平正义、执法严明的工作作风。马谡是诸葛亮的挚友,更是诸葛亮的爱将。但是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失去了街亭要塞,导致北伐失败。诸葛亮按照军法,挥泪将马谡斩首,并上表自惩,认为自己负有决策不当、用人不明之责任,要求自贬三级。

“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体现,是荣辱与否和道德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13]。在高校开展诸葛亮公正精神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公正素养和人格,还有利于大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实现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公正风气的弘扬和校园公正文化的创建。

(七)自律

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尽管位高权重,但无论是为人还是做官,他都能做到严于律己,不妄自尊大。诸葛亮在《将苑》中提到:“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11](P82)。他强调,做人即使地位高贵也不能轻贱他人,不能坚持己见而违背众意,不能凭借自己的功劳而丧失诚信。诸葛亮在《教令》中提到:“上之所为,人之所瞻也。夫释己教人,是为身逆政,正己教人,是谓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11](P71)。他强调,君主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先律己,后教人,先修其身,再行其令。诸葛亮之严于律己,还体现在对子女的管教方面:第一次北伐时,蜀汉各位将军的子弟都参与行军。因此,诸葛亮让其嗣子诸葛乔同士兵们—起同甘共苦,负责押送粮草走最艰险的五百里褒斜道。作为全军统帅的诸葛亮,把自己心爱的儿子安排在最辛苦、最危险的栈道运输粮草,不搞特殊化,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自律精神“是大学生自控水平提高的核心能力, 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的有力抓手, 是大学生更好体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14]。通过向大学生宣传诸葛亮自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走向成熟,实现人生目标;有利于大学生明辨是非黑白,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八)尚学

诸葛亮为后人视作为“智慧的化身”。他早年在隆中时,好为《梁父吟》,并熟读经史和诸子百家,密切关注时政,钻研治国方略。他分析汉末各军阀之间的斗争情况,制定出《隆中策》,描绘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诸葛亮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历史、中医、占卜、星相、科技等均有认真细致的研究。他亲手研制“木牛流马”“木刻彩画巨兽”“诸葛连驽”“搭桥枪”“孔明灯”等器具,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还在当时军事战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诸葛亮在读书治学时,侧重于“独观其大略”[5](P309),而不是“务于精熟”[5](P309),即不会像一般儒生那样“寻章摘句,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5](P359),而是深入思考领会知识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举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15]。在高校弘扬诸葛亮尚学精神,对于大学生养成勤学勤思的学习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和务实崇高的学习理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6]。将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与题材,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有利于诸葛亮精神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一)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与题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7]。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仅凭借枯燥的理论灌输来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代特色有机融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增强理论的渲染力和吸引力,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吃透和践行理论。

诸葛亮精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诸葛亮精神中的爱国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友善精神、廉洁精神、公正精神、自律精神以及尚学精神,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高度一致。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骂王朗、挥泪斩马谡、秋风五丈原等经典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诸葛亮精神文化早已深入民心,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正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教育资源。将诸葛亮精神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得大学生对传统儒家的道德品质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从而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更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有生力量。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该是有德有才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但是,当今社会,传统的思想道德正受到西方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信息侵入到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了迷茫和无所适从。而开展诸葛亮精神教育,大力弘扬诸葛亮精神,对高校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敬业意识,不断优化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诸葛亮兴复汉室、六出祁山的爱国壮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清心寡欲、克己奉公的廉洁情操以及“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失尽民心”的诚信名言等,对大学生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实践参考和榜样。大学生可以从诸葛亮身上吸收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外,学习诸葛亮精神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这对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诸葛亮注重人与人的关系的营造,注重国家利益和社会和谐,这都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友善仁爱、顾全大局的传统美德,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具有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诸葛亮精神的传承、发扬与创新

诸葛亮精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理论资源,是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良好的传播舞台,对宣传诸葛亮精神将起到极为有力的推动作用。如通过在课堂上讲授诸葛亮精神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义,慢慢引导大学生学习和了解诸葛亮精神,唤起大学生对诸葛亮精神学习的兴趣,使大学生将诸葛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着诸葛亮精神,从而使诸葛亮精神也得到传承与发扬。此外,诸葛亮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集中体现”[1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过程,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对自身进行选择、积累与扬弃的过程”[19]。而这种过程,一方面有利于诸葛亮精神获得崭新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发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有利于诸葛亮精神利用大学这个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来优化自身的发展路径。

三、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将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对诸葛亮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凝练、整合、优化、利用。发挥诸葛亮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要充分结合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网络空间等途径,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一)融入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教学活动,让大学生深刻领略到诸葛亮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并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大学生的处世情怀与道德修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在相关学科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20]。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高校应该积极组织三国文化或者儒家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诸葛亮精神中吸取与大学生道德修养、成长成才相关的内容,通过科学化、专业化和通俗化的方式,将诸葛亮精神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此外,高校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置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诸葛亮精神文化课堂教学,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使诸葛亮精神深入人心。

(二)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与作风的综合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场域和有效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感染力与制约力”[21]。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是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价值引领、文化提升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诸葛亮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将诸葛亮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可以丰富、深化校园文化的内容和意义,而且还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可以与跟诸葛亮有关的警句格言悬挂张贴在教室、教室楼走廊、图书馆、餐厅、体育馆和宿舍楼等处,也可以将与诸葛亮有关的经典故事张贴在校园内,或在显示屏滚动播放。此外,还可以将诸葛亮雕像树立在校园广场或图书馆内等,让学生置身于浓厚而广泛的诸葛亮精神文化之中;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将诸葛亮精神中囊括的敬业奉献、诚信仁爱、以人为本、自律尚学、公平公正等高尚品质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知行合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保证与服务的作用、巩固与促进的作用以及深化和发展的作用”[22]。学校要依托诸葛亮文化资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在社会实践中融入诸葛亮精神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诸葛亮精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内涵。要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合理利用诸葛亮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赴四川、陕南的武侯祠或南阳诸葛庐修学旅行,让学生亲身参与诸葛亮文化活动,直观感受诸葛亮文化;高校可以承担与诸葛亮有关民俗表演,借助实践活动实现诸葛亮精神的内化于心。此外,高校还要充分注重诸葛亮精神文化实践的教化功能,践行诸葛亮爱国、奉献、爱民精神,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关爱孤儿、义务支教等。

(四)融入网络空间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一方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载体,另一方面,“突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空间界限,使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大为提高”[23]。因此,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在新媒体时代,把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必须优化创新诸葛亮文化传播方式,发展“互联网+”的诸葛亮文化融入新途径。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搭建大学生喜闻乐见,具有诸葛亮文化育人功能的网络平台,开拓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此外,高校应该积极开发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诸葛亮文化”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在网络活动中渗透诸葛亮精神文化的育人价值内涵,以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效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使网络成为诸葛亮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猜你喜欢

诸葛亮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
诸葛亮隆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