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技术下儿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

2019-02-11闫慧凤陈慧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臂丛体征上肢

杨 艳,安 敏*,卢 娜,闫慧凤,陈慧慧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使阻滞更加精准,同时缩短操作时间,也可促进更快起效,并提升安全性[1]。儿童上肢手术往往是基础麻醉复合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这样就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本院自2016年开始实施该麻醉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护理体会如下。

1 病历资料

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共作儿骨手术144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925例,男562例,女363 例。同时复合基础麻醉为322例,单纯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597例,手术种类包括肱骨内、外髁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出术、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术、尺桡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出术、多指赘生指切除术等,99%的上肢手术实施了该麻醉手术。

2 护 理

2.1 术前准备

术前到病房访视患儿,与患儿及家属加强沟通,更全面的对其病情进行了解,进而减轻其焦虑情绪并减少围术期的并发症。由当台巡回护士对患儿进行术前宣教,增加其熟悉度。术前由病房建立静脉通道,哭闹不合作的患儿在入室前静脉推注氯胺酮1-2mg/kg,之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2 麻醉时配合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是患儿血氧饱和度和口唇颜色的监测。入室后加强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监测。在穿刺前告知患儿配合摆好体位,采用索诺声二维超声显像仪在患侧穿刺部位进行引导定位穿刺,回抽无回血进行给药,注药液均0.25%-0.4%罗派卡因10-20ml。

2.3 麻醉体位及定位方法选择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常用麻醉方式,肌间沟入路麻醉平面可达到较高水平,整个上肢手术均适用,腋路入路在前臂、手部手术中应用较多[2]。缺乏配合的患儿多采用腋路入路。腋路、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需要患儿保持仰卧位,头向健侧偏,患肢行军礼状,做好皮肤的常规消毒;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医生以拇指按住腋动脉搏动最强点,使用绝缘针在上缘垂直进针;锁骨下入路时麻醉者沿锁骨中点,紧贴锁骨下缘或取喙突尖内下2cm进行垂直进针;肌间沟入路操作应当在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间向前、向后、向中方向进针。进行超声引导下阻滞操作,必须要保护好神经,避免出现损伤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的循环情况、呼吸情况密切关注。

2.4 术后防止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对患儿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同时了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麻醉副反应表现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给予有效处理[3]。

2.5 常见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5.1 霍纳氏综合征

护理措施为对患儿进行安慰,面罩给氧,注意麻醉后变化,如无其他改变,无需特殊处理。本研究有1例此类患儿,未行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2.5.2 喉返神经阻滞

单侧喉返神经被阻滞时,会出现声音嘶哑,护理措施为安慰患儿,告知其不要担心麻醉消退后可自行恢复。如为双侧喉返神经阻滞,除以上表现,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情况,一旦发生此种现象,应当与麻醉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对症处理。本研究没有此类不良现象发生。

2.5.3 膈神经阻滞

立即面罩给氧,密切观察,如无加重现象则无需特殊处理;如有呼吸困难,与麻醉医生密切配合,做好镇静、呼吸道管理等对症处理,必要的情况下实施人工辅助呼吸。本研究无此类患者。

2.6 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6.1 局麻药中毒

这是常见并发症,为避免局麻药中毒,应当积极做好预防。麻醉操作时,保证回抽无血、无气、无液方可进行局麻药注射,在注入全剂量前先给予实验剂量进行毒性反应以及前驱症状观察。麻醉前对患儿采取有效的约束及保护措施,避免坠床、咬舌等意外。本研究无此类患者。

2.6.2 全脊髓麻醉

这是最严重的麻醉并发症,主要表现有注药后血压骤降、心率减慢、丧失意识、脊神经支配区域痛觉消失,甚至呼吸、心脏骤停等等为防止此类并发症,应当在麻醉前将麻醉机、气管插管设备准备齐全,提醒麻醉医师掌握好穿刺力度以及脉冲电流,进行反复回抽至无脑脊液后再予注药。一旦出现该并发症,应当立即给予抢救。

2.6.3 神经损伤

与传统穿刺相比,超声引导穿刺发生神经损伤的概率大大降低,但仍时有可能。要求操作者熟悉各种解剖定位,准确定位;护士应维持好麻醉体位;对患者生命体征、肢体反应密切观察。本研究无此类患者。

2.6.4 血肿

血肿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见并发症,与刺破血管后压迫不及时、不到位有关。为避免血肿,在穿刺至动脉后应立即拔出,加压止血3-5min后再重新穿刺。不要频繁穿刺。如遇血肿,使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

2.6.5 感染

护士和麻醉医生对药品、各类物品状态、有效期进行严格双人核对,操作时确保无菌操作,避免在感染灶部位进行穿刺,消毒要彻底;对怀疑被污染的物品应立即更换。本研究无感染发生。

超声引导技术下儿童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靠“异感”判断阻滞相比优点很多,包括定位精准,操作简单,效果确切,患儿无需主观配合描述,神经损伤少,药物用量小,术后患儿清醒早,臂丛神经阻滞作用时间长,使患儿术后无痛,对术后护理十分有利,同时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儿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优势显著,不失为儿童上肢较好的麻醉方法,已得到广大推广。

猜你喜欢

臂丛体征上肢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规范康复疗法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