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19-02-11彭洁琼
陈 卫,彭洁琼,徐 宏*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启东 226200)
脑血管破裂是影响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关键因素,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脑血管破裂或脑血管阻塞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法杖障碍,因此会导致患者的脑部神经出现功能性缺失。随着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逐年上涨,绝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均会伴随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和家庭都造成极大负担。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由120救护车送院的脑卒中患者8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42例。实验组中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8.4±8.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27例,女性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9±10.2)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刻准备急救车辆出发达到发病现场,达到现场后要立刻实施抢救,评估患者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尽早将患者安全送入医院实施治疗。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护理措施需要由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制定,护理方案是通过翻阅大量资料,根据自身经验制定的护理手段。第一,本院的120急救组设置专职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急救现场。护理人员要在急救车上联系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史、意识、肢体状况有详细的了解,保持与家属的通话,通过家属对患者的描述可进行疾病的初步判断,告知家属注意事项,让患者保持静卧状态,也可指导家属实施家庭急救护理[1]。医护人员到达后要立刻监测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瞳孔,评估患者昏迷状态,为实施下一步抢救计划做好准备。第二,可实施院前抢救的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状态中,需要立刻实施呼吸道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等。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解开衣领、腰带等,避免患者呼吸抑制。抽搐患者要在口腔中防止开口器避免对舌头造成损伤。同时需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对症治疗,检测颅内压升高明显的患者,需取250ml的甘露醇实施快速静滴降低颅内压,降低患者体温以保护脑细胞。血压升高患者需进行降压处理。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注射胰岛素保持血糖稳定。第三,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送入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若患者意识清醒,则可帮助患者保持静卧,抬高头部。昏迷患者需去枕将头歪向一侧[2]。救护车在运送途中要避免颠簸,护理人员要固定好患者头部,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危重症者提前通知急诊抢救室做好抢救准备,如需继续心肺复苏者,需麻醉科气道插管者等,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3-4]。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的抢救时间采用t检验,用()表示;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满意度等采用x2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抢救时间等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接到急救电话到实施急救院前护理的时间为(18.41±8.25)min,接到急救电话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30.51±11.63)min;对照组患者接到急救电话到实施急救院前护理的时间为(26.33±11.28)min,接到急救电话到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45.85±12.41)min;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2 两组患者预后及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致残率为25.86%,死亡率为5.17%,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83%,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致残率为65.52%,死亡率为22.41%,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9.31%。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3 讨 论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有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智力障碍、半身不遂等。大多数患者脑卒中发病6h内是院前急救的最佳时间,在此阶段为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实施抢救,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