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2019-02-11谭悦褚乐阳陈卫东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互联网+

谭悦,褚乐阳,陈卫东

(苏州科技大学 新媒体交互设计与应用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1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以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但在用户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内容逐渐边缘化。究其原因,以电视、平面媒体为主的传播模式和以传统博物馆为代表的静态展示模式让非遗文化与儿童的生活方式存在隔膜。非遗的传播,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需要迎合当下作为“数字一代”儿童的学习特征,他们会在使用数字化设备上投入很多时间,这也导致这些潜在的非遗传承“主力军”在视觉学习和视觉信息处理上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也使得他们偏向于实时反馈的线上视听觉信息来源,而非基于文本、书籍等平面媒体,因此,针对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征是其非物质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具有生命力意义的文化价值,注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神性、经验性以及技艺性的非物质形态存在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开始尝试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数字技术的保护要更上一个台阶,将非遗的价值通过用户与数字资源交互中显现出来。当下的非遗数字化传播,主要是指利用各项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通讯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情景化地展示在数字终端设备上,使非遗呈现出交互性、体验性的新属性的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②新媒体技术的支持,能够使用户在认识、学习非遗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交互方式获得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方式也符合儿童行为范式的交互设计以及情感化的体验过程,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成分,使其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而主动去接触、学习,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现状研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方面,具有大众传播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是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常凌翀认为,在媒体融合的新媒体语境下,以数字化技术、大众媒体传播方式为主要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内容,将大大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存续空间③。而陆天奕认为非遗数字化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而在于保护内容的超时空再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由单向被动变为双向交互式,从而提升传播效果,而如何与受众有效地互动沟通,增强其交互体验度,是非遗多媒体网络交互传播中的研究焦点所在④。

从已有的研究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多媒体、动态交互、以人为本等特性更贴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在非遗数字化形式和内容方面,媒介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现并非镜像似的全面反映,而是经过选择的结果,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信息缺失和消解,造成儿童理解上的偏颇。因此,面向儿童的非遗类数字传播资源的开发需要结合儿童“在玩中学”的主要特点,把握娱乐性和教育成份的平衡,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知觉体验,使儿童在学习非遗知识的同时享受文化艺术所带来的诸多乐趣。

四、面向儿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信息互动传播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载体。通过超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植入移动终端平台,可以使其内涵和精髓得以更直观的展示,这种方式更符合当下儿童的信息接收方式,而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播非遗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复制,而是需要对信息再加工。例如,为了让儿童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对非遗表达的主体概念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动漫化的形式讲述非遗故事,以此来提升儿童的认知体验。同时,在传播的设计过程中应利用好新的传播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可穿戴设备等),强调儿童的全身参与,采用最自然的交互方式,提升儿童的参与体验和心流。宋方昊、刘燕认为,传统保护手段侧重于文献整理和数据搜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交互设计,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娱乐化是值得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⑤。例如,利用游戏化思维(Gamification)等设计方式使传播内容脱离传统保护形式下过于严肃的特征,使非遗在数字空间中重新焕发活力。这也更符合当下儿童的学习特征,从而对非遗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二)基于大数据的定向传播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⑥。互联网+时代下,儿童与数字设备交互的每一刻都会产生大量的元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手段,可以精确分析出对特定内容感兴趣的受众。对那些喜爱非遗文化的特定儿童群体,利用互联网可以精准推送数字内容。例如,当用户A在某搜索引擎或第三方平台键入“非遗”“年画”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关键词,系统可以根据优先级精准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到其终端,以满足不同儿童需要的个性化传播策略。

(三)基于社交软件的群体传播

以社交为主要功能的应用软件实际上是以信息的交换为方式进行的。数字时代所形成的社会传播媒体具有门槛低、可复制与传播渠道融合化等优点。互联网+时代也意味着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也即媒介融合的时代下,传播的信息主体形式不再局限于图片和文字,而是表现为更加丰富多彩的微视频、动态图片等形式,在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所增强。儿童通过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微博等,可以在获得传播信息的同时对信息再加工、再传播,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特定内容的理解,继而形成良性的传播循环过程。通过社交软件打造非遗文化的新型表达形式,能够保持其在民间的流通性,以期注入更强的活力。

(四)非遗传承人的自媒体传播

大众媒介的语境下,个体哪怕是年幼的儿童,在虚拟空间中也有了平等的话语权。承担非遗传承任务的儿童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利用平台优势打造线上文化“小网红”,吸引网友的关注,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当下热门技术之一的网络直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受众较少的问题。可以借助该技术开设非遗直播专区,邀请非遗的传承人现场直播非遗的产品制作过程,并在还原和展示过程中与观众积极地进行互动。

(五)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传播

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即O2O模式(Online to Off l ine),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活动需要结合实境落地,以期创造良好的人际交流或者展示传承空间。O2O模式的便捷性,结合大数据的强大数据收集、分析能力,能够精准地找到特定儿童群体。该模式下由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便携性、用户身份的唯一性以及可以实时追踪用户的动态位置,这些足以持续为对非遗文化有兴趣的儿童提供持续的信息推送服务,结合实境体验,以更好传播、普及非遗文化。而且移动端的获取用户的成本较传统宣传方式大为降低,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存续空间。

五、思考及展望

儿童是民族文化延续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是迎合当下儿童的信息消费方式、学习特征的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是通过光、声、电等互动展示形式来增强非遗的表现性,将其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精髓从单一的展陈实物中抽离,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他们,从而培养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成为潜在的非遗传承人。但是,在利用数字化传播手段的同时,必须要针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对非遗文化进行再加工、转译,也不能曲解其中的优秀文化精髓,这需要传播者对于特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准确的理解。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承载着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但很难在保护的过程中兼顾一些小众的地域性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需要保护者们深入地方、努力挖掘,使其能够借力大众媒体平台重新被认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遭受其他文化冲击之下也面临着数字化重构的机遇,这需要非遗的保护者们齐心协力,使非遗存续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注释:

①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7-12-01)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② 人民网.习近平谈文物保护工作的三句箴言[EB/OL].(2017-12-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13/c1001-28273470-3.html.

③ 常凌翀.互联网时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7-171.

④ 陆天奕.基于多媒体交互网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J].美术大观,2014(11):105.

⑤ 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⑥ 任磊,杜一,马帅 ,张小龙,戴国忠.大数据可视分析综述[J].软件学报,2014(09):1909-1936.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互联网+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