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色彩互动机制研究
——17世纪中后期中国青花瓷和荷兰代尔夫特蓝陶的比较
2019-06-24张楠
张楠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 100044)
17世纪中后期中国是陶瓷史上继宋代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清代。同时是荷兰称霸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顶峰,代尔夫特在西方追捧青花瓷的热潮下以类似青花瓷的蓝、白两色蓝陶而在后世闻名。由于社会环境、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差异,两国民众对蓝色的认知及其在青花瓷和代尔夫特蓝陶中的作用,表现出异域文化中认可和发展的不同。以17世纪两国的社会文化为大视野,从社会环境、大众文化方面研究中国青花瓷对荷兰代尔夫特蓝陶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归纳、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探讨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的青花瓷和代尔夫特蓝陶之间色彩关联。
一、17世纪中后期两国瓷器的社会阶层色彩体系
(一)瓷器在清代皇室阶层对应的色彩机制
清入关以前女真的色彩观即黄、白、红、蓝(图1)。入关后,努尔哈赤以此建立了最初八旗制度中的四旗色彩,这四色由此也成为统治阶级和王公贵族的用色。而满蒙的通婚制度,把蒙古人尚青尚白的色彩观:白色意味着最尊贵的颜色、蓝色意味着长生天的颜色,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清统治者在制度上继承沿用传统的等级思想,对瓷器等级的使用严格分类,据《国朝宫史》卷十七所记载的后宫用瓷情况①:皇上、皇后及皇太后使用里外黄釉瓷器;皇贵妃(第一等妾)使用外黄内白瓷器;贵妃(二等妾)和妃(三等妾)使用黄地绿龙;嫔(四等妾)使用蓝地黄龙;贵人(五等妾)使用绿地紫龙;常在(六等妾)使用五彩红龙;答应及皇子福晋、侧福晋使用各色瓷器,不分等级后宫人都可用(图2)。五等妾及之下都无资格使用黄色。
(二) 陶瓷在荷兰共和国上流阶层对应的色彩机制
17世纪的荷兰经过与西班牙的战争脱离了欧洲普遍的君主统治阶段,由尼德兰北方七省合体构建了荷兰共和国。独立后,商业的高度发展与自由的环境使人们惬意地享受经济带来的奢华,由于荷兰没有君主,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萌芽阶段,社会主体以市民为主,上流阶层是由以工厂主、银行家、船主等大商人为首的新型资产阶级组成。从14世纪开始,蓝色在西方认知中逐渐变成了国王、贵族使用的颜色;而红色依旧代表权利、教廷的地位,在此色彩背景下,偏向亲王带领的守旧型荷兰省城依旧使用象征最高阶层的红、绿、黑这些欧洲传统色彩体系;东印度公司作为荷兰较具代表性的公司是经济推动的力量,介于新旧观念之间而使用主红辅蓝的两种色彩;而家族和中产阶级则使用较为自由的新兴阶级的蓝色。(图3)
二、17世纪中后期两国陶瓷在不同社会文化色彩中的比较
(一)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文人绘陶瓷色彩
图1 女真色彩观
图2 瓷器在清代皇室阶层对应的色彩
图3 陶瓷在荷兰共和国上流阶层对应的色彩
图4 青花瓷中的文人画
图5 “模仿说”代尔夫特蓝陶对事物的完全模仿
图6 宗教画中的色彩
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绘画是青花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法与文人画绘画手法相近,在蓝白中使用“分水”技法来表现青花料的艺术色彩效果。除却“分水”的鸡头笔,还使用传统毛笔作画,充分运用中锋、侧锋来展现多变的笔法,由此可以看出青花瓷绘画紧密联系着传统的绘画体系。在绘画中讲究“天人合一”,以此借喻和抒发个人情怀(图4)。因此,许多文人喜欢将自己的作品绘制在其素胚上,这样将会有流传的机会,而青花瓷蓝、白清雅之色也彰显了文人品质。
(二)在“模仿说”影响下的荷兰绘陶瓷色彩
17世纪尚没有照相机,荷兰乃至欧洲在绘画表现上总是竭尽所能地把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地呈现出来。纵观荷兰绘画,宗教画、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和静物画无一不是按照事物形态所描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起源于人们善于模仿的天性,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按照真理的指引去创造那些合情合理并给予人快感的东西,实现该目标的方式就是模仿事物,“照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因此,这一哲学思想影响了西方古典绘画手法的写实性特点,在绘画上极力追求形似。这种思维影响造成荷兰代尔夫特蓝陶在初期一直完全地模仿中国青花瓷,除了模仿青花瓷的绘画方式,在蓝陶制作上也采用写实和模仿所见事物这一绘画手法。(图5)
三、17世纪中后期东方风潮影响下的色彩互动融合
(一)传教士的传播性
清代对宗教的政策较为开放,大批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皇宫内廷任职并与士大夫阶级有很多接触,因东西文化的差异,西方传教士的思维和绘画风格使清朝皇帝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花瓷的外在造型和两国文化的交融。以郎世宁为例,其在宫廷为皇室服务,将西方的绘画艺术结合到中国传统的宫廷艺术创作中,这种绘画手法和结合方式首先被宫廷日常的官窑瓷器所采用,继而涉及国内大范围的相关产业。景德镇便是在皇帝对瓷器的需求和出口单需求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由此产生了新颖的瓷器品种与表现形式。在青花瓷盛行前,代尔夫特生产陶器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锡釉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从色彩上看,除了继续使用“古代样式”所特有的茶紫色和绿色外,又增加了青色、黄色、橙色等,其中浓淡不同的蓝青色成为十五世纪通用的主色调,蓝色在此时已经成为民众认同的主色调。回国后的传教士对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向上层汇报,在未知有瓷器这种物件的欧洲足以引起王室的注意。最知名的例子就是1715年奥古斯都二世与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之父腓特烈威廉一世做了笔交易,用600名萨克森尼龙骑兵换了151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由此可以看出青花瓷在欧洲被追捧的程度,以及上流阶层对其色彩的高度认同。
(二)新教改革对民众的色彩教化
西方对于色彩的革命一直延续了数世纪之久,蓝色逐渐被大众认知,从背景色到大众喜爱的颜色,圣母玛利亚作为最具推动力的宗教题材绘画,身着一身蓝色,引导了民众对蓝色的认知(图6)。16世纪初,在席卷欧洲中西部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加尔文教在尼德兰城市经济发达的各地区迅速发展。西方颜色认知的发展使一些颜色带有歧视或是象征色彩,例如黄色,被视为最不受欢迎的颜色之一。传统的色彩体系崩塌,红色被认为是罗马教皇的颜色。其他颜色都因其带有歧视色彩而被驱逐出教堂。蓝色的空缺或可解释了为什么宗教改革对蓝色保持了宽容。加尔文教以此传达出,教堂应该是明净、有秩序与完善的。最好的颜色就是自然的颜色,最美丽的颜色则是天空的颜色,而不应使用那些带有歧视认知的色彩。因此,蓝色在大众认知下得以提升,使西方对青花瓷的接受度更高。
(三)上流阶层引导下的青花瓷商业色彩
青花瓷作为日用瓷器被荷兰人使用,传统饮食器皿中的银器在欧洲一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战争使得有银器的贵族家族必须拿出银器来制造武器,对于没有制瓷技术的贵族们而言,精致的青花瓷更易于保存和保值。于是轻便精巧的薄胎青花瓷一出现便受到荷兰人的喜爱,成为上流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在欧洲王室的影响下,大众社会心态的模仿性被激发,争相以此为潮流而以高昂的代价来换取青花瓷,瓷器昂贵的价格使荷兰通过与中国市场的青花瓷贸易获取了暴利。作为率先走上资本主义的荷兰,其掌权阶层大都以利益为基础,16、17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其核心是以金银块为基础,哪里拥有最大量的金钱贸易,哪里便是商业中心。而当时的瓷器几乎与黄金等价,因此上流阶层引导代尔夫特对青花瓷进行研制和发展,一部分基于其本身的价值,另一部分便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为瓷器带来附加价值和意义。
结语
文章探讨了代尔夫特蓝陶对青花瓷从初期的完全模仿到自我创新发展的过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青花瓷和代尔夫特蓝陶的特性,在中西两方思维文化的影响下掀起了17世纪中后期的青花瓷高潮。反观现今色彩体系,文化色彩较为混乱,色彩渊源不够明确,因此,在之后的色彩研究中应发掘不同的文化色彩,构建鲜明的色彩体系。■
注释:
①《国朝宫史》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