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会馆文化氛围的营造手法

2019-02-11张力斟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艺术馆会馆营造

张力斟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

一、艺术会馆文化氛围理念

(一)艺术会馆概念简述

艺术会馆与一般美术馆有所区别,具有单一性并且包括多种艺术形式,让观赏者有一种立体的三维视觉体验,并且还提供用于展示和销售许多不同类别的艺术创作平台。它使艺术家能够从不同类别的意识创作中吸收原创性,从而扩展他们的视野,刺激感官,并完成对自己的挖掘与发现。

(二) 艺术会馆的历史背景

我国艺术会馆的出现,最早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建立大众艺术画廊和文化馆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美术馆文化体系在我国社会公共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前30年。各种活动不断调整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专业艺术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公众所接受的最基本的艺术启发,艺术家的首次亮相,许多都是从艺术馆的文化系统开始的。50多年来,基层艺术馆文化馆一直在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

(三)文化氛围概念

文化氛围是指主题设计方案的物质设施和无形服务以及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所表达的隐含信息。该主题设计的主题选择,视觉营造,构成要素,以及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这种文化氛围的载体。

所谓文化氛围的设计体现就是针对特定的文化主题,充分挖掘探索其文化内涵,并且通过一些营造手法展示其文化特色的过程。主要的文化营造内容可以是有形的,比如:建筑的外观、颜色、材料的应用以及整体设计中景观的应用,这些可见的设计符号可以带来视觉、触觉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设计建筑的具体用途,所提供的服务、所举办的活动等,这些设计可为观众带来听觉等心理上的感受。

(四)艺术会馆与文化氛围的密切关联

艺术与文化密切相关,艺术通过某一种形式来表现文化的内涵,最终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现代生活中,艺术会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浪潮,是对现有的内在艺术机制和模式的补充并产生了影响。通过艺术会馆的存在,来营造一种适应潮流的文化氛围,从而使人民大众能够受到艺术熏陶。并且艺术馆是一种跨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形式的性质,当今时代艺术馆的发展也在不断向社会各个阶级的群众靠近,因此,如何营造大众艺术文化氛围的美术馆值得美术工作者及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思考。

二、文化氛围在建筑设计中的营造手法

(一)主题选择

建筑设计的主题是整个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南针”,以及整个设计的主体。在任何设计中,核心的选择和确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必须基于一系列调查,例如市场分析等,通过广泛的搜索和挖掘,最后精心设计,从而完全的适合其自身的某一种文化氛围,这才能满足该建筑设计中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

(二)视觉营造

视觉营造手法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并不是独立于模式之外的营造手法,而是一种软性手法,贯穿设计始终,用以增强设计效果。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和感官的视觉冲击,进行个性主题的体现。对消费者进行引人注意的导入,例如:门口的动态导入、人流通道的动态导入,以及对设计物的外形、颜色、材料等,都可以有很好的视觉设计效果,从而营造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

(三)构成要素

在我们长期生活的文化氛围环境中,其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必须将人类的精神需求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个人、家庭、社会团体和土地的精神联系和生计,因此艺术会馆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文化氛围的营造,首先离不开对构成要素的要求,其中包括建筑整体,讲究最大限度地与周边环境合二为一,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理念;植物要素,运用其本身的寓意进行造景,赋予人格化的文化元素,作为某种情感的依托来营造意境;山水要素,如《园冶》所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利用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来塑造文化特征。

(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当今建筑设计中体现的文化转型不可避免地是文化重组的过程。新文化的诞生往往是因为对过去文化的继承和对现有文化的创新。由于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从祖先传承的文化内容开始就对自己的文化来进行创作和欣赏。在建筑设计中,对于文化不仅要古今贯通,还要中西结合,使建筑设计具有新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理念,设计出具有中国主题文化氛围的建筑。

三、艺术会馆的文化氛围营造策略

(一)设计思路定位

艺术馆的目标是通过准确的主题定位、多功能的组合、富有设计特色的空间布局、特色设计符号的挖掘探索等方式,设计出一个艺术会馆,拥有各种艺术形式,如艺术、书法、高端家具饰品和老式家具,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同时,销售艺术品展览,展品销售,展览与销售相结合,打造前店后厂的营销模式,进一步形成产业链。在推广画家本身的同时,进行销售作品,营造艺术氛围,寻求艺术与商业的交汇。在追求经济效应的同时,艺术会馆也注重社会效应的产生和传播,使艺术的概念与生活能够密切相关。

(二)艺术会馆设计体现

1.会馆功能布局

建筑应是其所处环境文化氛围的物化体现,它延续着历史的文脉。明确的主要功能布局是创建主题会馆的基础。也就是说,对于像艺术馆设计这样的建筑来说,首先是功能,然后是结构,最后是形式。这些要素之间有一个逻辑结构,就是形式服从于结构,结构又服从于功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布局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一特点,适度地处理室内空间布局中某种构件的特性并使之产生“力的意境”,是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又一大特色。人们通过合理的手法对建筑空间进行分隔和组织,如:利用不同的空间形态的比例变化、大小变化及观察者位置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创造独特的“力”的文化意境,使建筑布局赋予整体建筑所体现的特色的文化氛围。

2.会馆建筑造型

美好的建筑不仅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而且会美化人的心灵,愉悦人的心情,还可以提高人的审美品位。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稳定、建筑事业兴旺的今天,为了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加强对建筑美学的研究,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能力是尤为必要的。艺术会馆整体造型意在区别于现在大多数现代化建筑,拥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其个性是建筑的象征性特征,使其与其他建筑区别开来。通过对自身建筑造型的设计,从而展现一定文化内涵,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总结

建筑设计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不仅仅是要考虑对文化的继承,还应该想如何让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想要做到设计中展现文化氛围,就应该学会将文化特色赋予每一个设计方面。本文以艺术会馆设计为例进行初步探究,营造的文化氛围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此作为初步学习交流,供以后进一步学习。■

猜你喜欢

艺术馆会馆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一岩九饮会馆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J+生活艺术馆
“悦”艺术馆
“云”生活艺术馆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镇远·两湖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