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实践路径

2019-02-11梁红军张颖珂

关键词:中华文明价值

梁红军,张颖珂

(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当代中国需要创造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文化形态,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留已有的文化形态,这就必然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创造出当代社会的先进文化[2]。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今生态文化的源头活水,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做好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生态价值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在理念与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成果,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生态价值理念,体现了当今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诉求,在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对世界生态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

(一)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生态自然观

自然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在我国古代,先哲们很早就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观点和思考。老子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告诉我们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并进一步指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阐明事物运行的规律是万物发展的根本,人不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更不能成为自然万物的准则,人的实践活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孔子也主张要尊重自然,遵从自然,认为世界万物均为“自然”产生,“天道”是潜移默化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故天和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如果人类未能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未能做到和自然的和谐共处,那么人类最后会自食其果,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因此有“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等表述。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生态自然观,是古人对大河、山川的虔诚和敬畏,对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近现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伴随而来的土地沙化、空气恶化、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报复,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识到自然万物生长繁息的规律,告诫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学习借鉴古人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生态自然观。只有深刻把握传统生态自然观在今天的时代价值才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二)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观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热爱、呵护自然,关爱地球上的生命本身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儒家“仁爱万物”“乐山乐水”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孔子一生以实现“仁爱”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主张“泛爱众而亲人”,“亲仁”“爱众”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问题,关键是将“仁”“爱”推及到了自然,形成了“仁爱万物”为核心的生态保护思想,表现出孔子对天地万物和自然生命的敬重,及关爱生命、呵护自然的生态价值理念。如,“子钓而不纲,七不射宿。”(《论语·述而》孔子用鱼竿钓鱼,但不用绳拉网捕鱼;射鸟,但不射归巢歇息的鸟。孟子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继承并不断发展这一思想。北宋思想家张载更是将这种“利物”“兼爱万物”的思想推广到了广阔的非生命物质。另外,孔子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欣赏、热爱和纵情山水、融入自然的生态志趣。因此,儒家学说告诉我们,人类最高的道德责任就是尊重生命,善待自然,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人类应该注重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怀,而不是只把自身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儒家主张的生态道德观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借鉴。当今社会,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生态道德建设变得愈加重要,作为支配人的生态意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正在具体而又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爱生命、呵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观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孕育而成的生态道德思想,对于当今人们生态观念的培育和生态意识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滋养。我们只有更好地秉承优秀传统生态道德观,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充满活力。

(三)顺时节用、用养结合的生态发展观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古人在强化自然规律作用的同时,并不否定人力于自然的作用,认为人类在尊重、顺应自然的同时,需要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利用自然,这样才能做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将利用自然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形成了顺时节用、用养结合的生态发展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倡“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清心寡欲的消费观念。在墨家思想中,其“节俭”思维是最影响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墨子认为:“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墨子·节用》)儒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告诫人们,不可一味地索取自然资源,要懂得节制欲望,顺应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给予其休养生息的时间。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要做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朱熹提出:“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章句》)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这种顺时节用、用养结合,科学利用自然的生态发展观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即使在现代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工业化发展以来,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工农业粗放型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一些地方在加速工业化、农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加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和范围,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严重阻碍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民众的生存与安危。习近平2015 年9月28 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中华传统文化中顺时节用、用养结合的生态发展观为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需要我们从中汲取智慧,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互为一体、互依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体系中,人和自然之间是一种互为一体、互依共生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反对把人和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竭力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最高境界。这一认识主要体现在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老子认为天、地、人、万物同根同源,紧紧关联,是一体并且平等共存的,彼此之间无高低贵贱之分,有着内在联系,共同寻求万物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天人合一”是老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理想境界,这里的“合”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庄子·齐物论》中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传统儒家也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论语》有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指出自然界四时更替,万物由此而受到滋养、欣欣向荣。自然万物有着像人一般的生命意志,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充满生命气息的存在,人与自然万物同属一个大的命运共同体,本应是和谐共生的。佛家认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古尊宿语录》),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作为自然的一个部分,要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进入“无我”的精神境界。宋代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着意强调万物与人为同类(“与”),应当推己及物。北宋理学家程颢也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如此等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为一体的思想。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这种重视人与自然万物一体的境界追求,以及人与天地万物互相依存、一体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对于当今时代如何保护地球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今世界正在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再不是通过蛮横武力支配自然万物,征服自然的时代,需要我们运用智慧理性地实现万物的平衡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推动人类生命共同体构建。

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当代转化的时代意义

在当今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转化、创新与发展, 对于丰富生态文化时代内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当代转化,是不断丰富生态文化时代内涵,增强其适应性的需要

生态文化是指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生态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的总和[4]。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以“道生万物、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仁爱万物、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生态伦理,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的生态观,“平等相宜,顺时节用,互为一体,互依共生”的生态道德准则,树立了人类的行为规范,奠定了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但是我们知道,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其价值内涵上也一定存在着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使其真正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资源,就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通过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价值内涵,保留其与当代中国生态发展要求相契合的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价值理念融合,以丰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提升生态文化的思想性、价值性和时代性,这在当今生态文化“崛起”的时代,对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当代转化,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的需要

当今时代,人类对于工业文明的反思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觉悟,使得对生态文化的思考上升到空前的高度。伴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如何遵循先进生态价值理念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至关重要。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论基础,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总的要求,需要立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综合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包括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建设等多个方面。从生态发展的视角,就是要树立生态政绩观、绿色增长观、可持续发展观,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生态文化建设的视角,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与现代生态文化思想有机融合,凝练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理念,以全方位、多领域,系统化、常态化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并以此为要求,建立衡量生态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构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和法制保障。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思想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态智慧和文化瑰宝,与现代生态文明在价值取向、功能作用、发展要求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内在契合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为基础的当代生态价值准则,正成为促进人类生态文明意识觉醒,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的生态诉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理念。因此,做好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转化与创新,不仅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当代转化,是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5]。他同时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6]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华文明五千年,缔造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以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深刻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友善情怀,对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以及顺时节用、用养结合的生态发展观,互为一体、互依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建构了生态文明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核心价值理念,是至今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和重大影响意义的生态文化思想。因此,在当今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营养,只有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态文明形态相融合,才能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唤起民众向上向善的生态自觉,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当代转化,是全球文化激荡交融背景下的时代要求

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之间的互动空前活跃,文化交流与思考日益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碰撞也日趋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传承创新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五千多年的中华大地造就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和丰富的价值理念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生态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美国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有机整体主义的,有很深的生态智慧,中国政府在各国政府之前率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以看作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对这种有机整体主义的弘扬。”[7]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魅力,打造更有生机和时代性的当代生态文化,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是全球文化激荡交融背景下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8]340这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只有深入研究其时代价值,不断促进其在理念、内容、表达、形式等各个层面充实、拓宽、延伸,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与现代文化相融通,才能在全球多元文化激荡交融的今天,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当代转化的实践路径

(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对生态文明和人类生存发展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当代中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进步和发展的丰厚滋养。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要的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深入阐述其价值性。一是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2014 年4 月1 日,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2000 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9]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源泉,我们只有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观点,才能正确认识其内在的价值,真正做到取其精华。二是深刻阐明传承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当前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因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伦理等一系列危机正成为时代的难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将是人类社会应对时代难题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价值参考,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需。因此,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在经验和教训中总结、概括、提炼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性,为解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提供思想方法、历史借鉴,用以补充与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和经验。

(二)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代生态文化相融相通

文化本身是一个不断积淀、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长期创造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其中包含的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态价值追求。当代生态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制度规约、行为典范和物质文化,旨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的理念、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支撑。对待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代生态文化,我们既要看到由于生成的历史和经济基础不同,二者之间在内容、内涵、表达和意境等方面存在不同,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民族特质、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形成当代生态文化的基础,最终取长补短、相融相通,使之为我所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代生态文化的相融相通,一是把握好传统生态文化中基本的生态价值理念。纵观中国生态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仁爱万物、乐山乐水”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生态观,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生态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平等相生的生态价值理念、取舍有度的生态发展观都是二者共同的价值理念。二是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基本要求,创造出更多融贯古今、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的发展阶段,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培育当代生态文化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正确认识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相适应性,拓宽延展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积极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性,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生态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同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让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三)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话语转化

话语转化与文化发展和思想演变是亦步亦趋的,话语的本质反映的是人类思想、语言、文化的结合,话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着思想和文化。当前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发展面临重大的话语转化问题,促进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话语转化是其对外部环境作出的积极调整,这是时代变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对社会需要作出的回应。实践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话语转化关键是促进话语创新,增强其现代性,使其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话语转化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话语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在具体实施中,一是从内涵阐释入手,在传承的基础上保留与时代相契合的内容,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写重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并遵循时代的进步要求,对其内涵加以补充、拓展,不断增强其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二是促进话语形式的转换。切实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那些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及其语言运用的语境,要善于体会这些经典及其语言的时代含义,在实际运用中,把握场合、时机、主题、目的等方面的语言要求,把传统生态文化的经典语句转化为有时代气息,更接地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为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大众语言,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思想内容表达。三是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内涵并凝练其具有当代价值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着重阐发立足现实并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创新内容,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价值理念的创造性提升,把跨越时空、赋予新义的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自信。

(四)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实践运用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将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新中国成立70 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粗放型生产方式尚无根本性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态价值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领域依然生态文化落后,生态建设滞后。因此,我们有责任让传统生态文化在新时代发挥更好的作用,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一是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涵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大力开发中国生态文化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遗产,积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培育公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创作一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为内容的作品,利用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大力开展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深入人心。二是以新时代生态价值理念为引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我们要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辩证发展的思想”“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思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是可持续协调发展重要途径的思想”等新时代生态价值理念为引领,积极培育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提升公众的生态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社会生态氛围,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以传统生态文化助推生态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和扶持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文化、农渔家乐等生态文化产业,创作人与自然和谐的创意产品,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生态家园、清洁田园建设和生态文化淳厚的美丽乡镇、农村和社区建设,切实发挥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四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传播。利用传统大众媒体和新型传播媒介,建立更加广泛的、覆盖面广的文化传播空间,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广泛传播,并超越时空和国度,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文化体系,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价值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对不文明说“不”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