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
2019-02-10施蕾蕾
施蕾蕾
【摘要】目的 对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胃切除手术全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施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从镇痛评分情况、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抑制情况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上比较,舒芬太尼组要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当中来,镇痛效果更强,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更少,适宜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对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胃切除手术全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施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0例。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舒芬太尼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0.32±2.36)岁;芬太尼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79±2.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上肢开放静脉通道,监护仪器就位,全面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麻醉开始后,使用力月西(0.1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诱导麻醉。另外,芬太尼组加用芬太尼(4 μg/kg),舒芬太尼组加用舒芬太尼(0.6 ug/kg)进行诱导麻醉。插管后采用2.00%的七氟烷,瑞芬太尼(8 ug/kg/h),顺苯(1 ug/kg/h)进行维持麻醉,对七氟烷的速率及时调整,以保障循环稳定。在手术结束前20分钟,停用顺苯和七氟烷,分别给予舒芬太尼组静脉推注10 ug舒芬太尼,给予芬太尼组静脉推注0.05 mg芬太尼。舒芬太尼组利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静脉镇痛,用量为150 ug/48 h;芬太尼组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静脉镇痛,用量为1 mg/48 h[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对手术后12小时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估,对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二者VAS疼痛评分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SP02<95%为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麻醉相关指数情况的比较
从镇痛评分情况上比较,舒芬太尼组要低于芬太尼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等情况上进行比较,舒芬太尼组要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从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来看,舒芬太尼组有1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1例患者发生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芬太尼组有3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1例患者发生头晕,1例患者心动过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术后1小时内,舒芬太尼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要低于芬太尼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舒芬太尼主要对μ阿片受体产生作用,从而抑制呼吸。根据医学研究表明[2],舒芬太尼的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7倍左右,起效时间更快。在外科手术麻醉中,对于呼吸系统的影响也较少。一般情况虽然也会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但是抑制率要明显低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舒芬太尼组患者于芬太尼组患者相比较,在镇痛评分情况上分别为(4.7±0.5)和(6.8±0.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上比较,舒芬太尼组要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舒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当中来,镇痛效果更强,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更少,适宜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祖波.舒芬太尼运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92-193.
[2] 陈海森.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45-47.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