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安全教育工作举措分析
2019-02-10傅小倚
傅小倚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高职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如果想要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除了要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积极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以确保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然后针对学生的特点去开展教育。主要结合实践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安全教育工作的举措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2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且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动力。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高职学生相比一般的本科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他们自己的特点的。而在现实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了他们的特点,进行笼统的教学,这就造成高职学生内心有落差,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使得他们面对危险也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判断。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可以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老师就要积极地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为安全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主要从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引出安全教育工作的相关举措。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态度比较消极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是因为高考中的发挥水平不够理想,而追根揭底就是他们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导致在考试中失利。所以他们在面对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没有信心,经常自暴自弃。不相信自己可以学习得很好,也不相信自己以后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并且在现在的高职学生发展中,很多人都在追求本科、重点升学率等,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社会压力,这就更加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学习态度消极。面对平常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认为反正不会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从而造成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降低。在以后从事专业方面工作的时候,会因为知识水平较低而操作错误,甚至造成工伤,不利于他们的发展,也是一些安全隐患。
(二)心理思想比较成熟
在高职院校就学的学生,虽然相比较起本科的学生,学习层次是差了一点,但是在心理方面,高职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认知也比较成熟,社会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可能也比普通的大学生要丰富很多。并且高职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較快,敢于迎接挑战与困难,富有挑战性以及创造性,所以他们总体来说是比较多才多艺的。企业的发展需要的正是有这些特点的人才,善于创新。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思想比较成熟,所以他们也往往在现实以及理想中矛盾,进入高职院校后,自己的专业计划与现实发生了冲突,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他们就会比较迷茫,心理不平衡,面对以后的学校生活不知道该怎么办,从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三)道德方面具有双重性
在平常的高职院校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平常的校园生活中,都比较叛逆。他们在很多时候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经常会犯错误,比方说跟同学起冲突,逃课泡网吧,上课扰乱秩序等等,总是让老师很头疼。但是其实相处久了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经常会搞出一些小动作,但是他们的集体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比方说在学校组织的足球比赛或者是篮球比赛中,他们之间配合得很好,很有默契。有的学生在平常经常与老师唱反调,在老师眼里就是叛逆学生,但老师认真观察以后可以发现,有时候他们只是在“刷存在感”而已。如果老师不好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他们就会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不说,还影响校园安全。
二、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举措
(一)组织老师培训,促进安全教育体系健全
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如果想要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学校就要从老师抓起。因为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只有老师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变得专业起来,才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高职院校就要组织学校的任课老师去进行有关安全教育的培训,健全安全教育的体系。让老师通过培训,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然后在学校再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安全教育措施的选择,让学生可以更大程度上学习到有关安全教育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自身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为校园安全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高职学生的顺利成长。
例如: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为了可以健全安全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就可以从老师下手,组织他们去进行培训。比如,在老师完成了自己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后,学校领导就可以组织老师去当地专业的安全教育机构进行学习与培训。让老师通过学习可以全面了解到在学生周围的危险因素具体有哪些,安全问题的分类有哪几种,从而在以后的安全教育中可以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们重视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这样的教学案例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老师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加强他们自己的安全教育之外,也为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健全了教育体系。
(二)开展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树立纪律观念
在现在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校园的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也变得越来越多,其中校园欺凌最为凸显,尤其是在中高职学校当中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教育已经逐渐渗透到了高职教学中去。所以在进行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安全教育内容的渗透,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老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定期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去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们的安全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唤起他们的道德情感。但是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开展班会有时只是走一个过场,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会影响校园的和谐,没有将安全教育深入渗透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违反校规,甚至出现校园欺凌事件。所以为了保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安全,老师就要积极地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進行日常的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学校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老师就要积极地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有效地拒绝校园欺凌。比如,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老师就可以开展以“拒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会。首先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关于校园欺凌所带来的危害的视频以及事件,然后在班会上先让学生进行观看,让他们意识到校园霸凌背后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在观看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发言,说一说自己对校园欺凌的看法,并说出以后应该怎样去做。这样的主题班会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拒绝校园欺凌的决心,也有利于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培养
在现在的社会当中,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的流行,使得埋伏在学生身边的不良信息越来越多,这些都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安全成长。所以,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高职院校的老师就要积极地在校园中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们在校园中,可以随时随地都看到与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通过耳濡目染,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们认识到所谓的安全教育,不仅仅只是包括人身安全,还有心理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安全等各个方面。这样的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积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知道危险来自于方方面面,让他们学会防患于未然。
例如:在进行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为了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专业发展,老师就可以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比如,为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校园安全教育平台。在平台中,每天不断更新一些安全教育的内容以及安全事故的新闻,供学生进行阅读。在平常的课堂环境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在向学生们进行了专业知识的讲解之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对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的安全事故,让学生可以引以为戒,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安全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虽然高职学生已经处于成年状态,但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在面对一些生活中的事件的时候,还是会因为处理不当而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为了加强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力度,老师就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除了做他们的师长,也要做他们的“知心人”。让学生渐渐愿意把自己平常的烦恼与老师进行沟通,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这种教学措施在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有利于避免学生的极端心理,培养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
例如:在高职院校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这项工作的有效性,老师就要积极融入学生生活中,与他们进行交流。比如,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发现班级的某位学生的情绪不太正常,就要引起重视。在课下时间,就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经常聊的话题与这个学生进行沟通,然后渐渐打开他的心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摸摸头,拍拍肩膀,通过这些亲昵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缓解他们的心情。这样的举措有利于让学生及时发泄自己的情绪,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为了可以给我国创建很多的人才,也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积极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并以此为介入点,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龚玲玲.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思想教育管理的意义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5(14):125-127.
[2]吴道兵.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3):44-45.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