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冲突,兴趣促学

2019-02-10郭莉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冲突评价

郭莉莉

摘 要 课堂上,教师首先基于真实情景,制造孩子的认知冲突,再尊重其认知的顾虑,进行教学小步子低台阶的教学设计,聚焦思维加工,教学过程再通实验去检验,引导学生得出新的科学观念,最后用后测去评价检验孩子是否在心中建立了新的概念模型,这个核心概念的转变模式,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冲突 评价 实验检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当下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大多数情况是对科学概念的强迫性机械式地记忆,哪怕对科学概念与个人经验是否定的,也要硬着头皮为了解题,为了拿高分被动性接受科学知识,长期下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却没有了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冲突的制造镶嵌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这样的冲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是让学生离开教室真正能带走知识的关键。下面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人教版)的教学为例,谈谈操作要点和心得体会。

1将冲突作为学习起点,让学习者主动学习

结合实际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杠杆平衡”,我们先给学习者抛出一个问题,“萝卜切一半,哪个比较重?” ,大部分认为只要切后的萝卜左右平衡,两边的质量就是一样的。这就是学生的前概念,我们老师引发学生前概念下的冲突,通过接下来主动开展探究性实验,小步子,低台阶,实现概念转变。

我们先让学生完成第一个实验,首先让学生意识,杠杆左右两边力不同,也可以平衡,引出杠杆平衡其实还跟距离有关(如图)第一步中是先遵循学生的“顺其自然”得出杠杆平衡与距离有关 ,但学生还停留在距离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第二步就是继续制造“冲突”,换不同方向的力去做实验,这时发现单纯的两点连线不可能达到平衡,最终正确的认识“力臂”这个概念。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能认知冲突后,学生解释不了的我们用学科特点,做实验加以解释的形式去呈现,如果今后每个老师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萝卜”,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萝卜能够被激发,以后我们的孩子学习的动力不是更多停留在为了父母,为了老师,而是因为对这个学科发自内心的热爱、喜欢。反思过往教学,我们直接跳过萝卜,没有有意识的去设计“冲突”,直接告诉学生“力臂”概念是什么,并开始教学生画力臂,这样的物理课确实还只停留在“死记硬背”中,而没有体现出物理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只是会解题,但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为什么”的过程,学生久而久之,就是一个知识的传承者,而不能成为一个思考者。

2收集评价证据,暴露错误,精准教学

若要知道我教会了没,学生学会了没? 教学设计必须要思考如何有效评价学生在这节课有真实的收获,教师要相信学生所说的和所写的,去判断学生的变化! 评价资料的收集和使用非常关键,课堂观察室评价资料收集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杠杆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来回巡视,看表,寻找几组需要的数据,尤其暴露学生的一些错误,教师根据经验已经知道学生会出哪些错,所以是有准备的,当下错误信息的手机,让教师确认了现在学生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然后根据现在错误信息进行教学,是有预设也有生成。这就是暴露错精准教学,这样评价就能努力做到学生心坎里。

“探究杠杆平衡”这节课的评价源于教学目标:(1)是否正确认识“力臂”,(2)学生要会画力臂,课堂生成主要重点要关注中等生。如果学生能够说出让杠杆水平平衡,达到点与点的距离等于点与线的距离,便于读取力臂,那这节课的目标就达到了。此时我们可以提问学生,用新的概念去解释原先的“萝卜”谁重的问题,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实现的概念的转变。接着再让学生练习画出杠杆的力臂。反思过往,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让杠杆达水平平衡”的解释中,总直接告诉学习者这是“方便读取力臂”方便读取力臂,作为杠杆平衡条件操作注意事项,而不是当做一个“评价”去对待。这个顺序是应该要切换的。不应该直接上来就告诉学生,标准答案是什么,你就要按照这个去认识新的概念。你就必须去接受别人探究出来的结果。让学生亲自探究后去说,去认同它!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是牛顿,是爱因斯坦,不能是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呢?

3概念模型的转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无法否认,通过疯狂刷题确实能达到加强对知识巩固,但物理课不应该全是知识一昧灌输传授及做题,要引用真实情景,比如测学生俯卧撑的动力大小, 课堂上再次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来解实际问题,还有刚才解决兔子分萝卜的问题,这些都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来源于生活,也要让学习者习得的物理回到生活中。千万不能出现,学习者熟悉高压锅原理,但摆在你眼前的高压锅,你却不知道该如何把它打开来。这恐怕是教学的失败。

4结语

课堂上引发认知冲突后,会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其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实验概念转变。总的来说,目标设计主要有冲突后学生转变的过程。

课堂的生成与评价有很大的关联,紧盯目标是收集评价证据的方向,一定要学会暴露学生的错误,凡错要呈现,注意对凡错的学生要进行赞赏。只有利用评价证据的分析,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重建。我们老说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又介于应试教育中难以施展,但其实这个并不矛盾,而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再用心,多在学生素養的提升下功夫,而不只让学生做知识搬运工,学生也会在学习物理中找到快乐。

参考文献

[1] 张世成.学习评价问题诊断与解决[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冲突评价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一种新的冲突衡量方式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也谈医患冲突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