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研究

2019-02-10高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高迪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新时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思政课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效果,为高校的持续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方向保障。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素质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新时期关于社会主義建设的新理念,在实践中要积极主动的加以贯彻和落实,在实践中高校教育要高度重视这一新的内容,利用思政课,灌输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培养高校学生的优秀品格,增强教育实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具体的我们要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从问题中找对策,从优势中找经验,扬长避短,实现思政课教育的全面完善和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的目标。

1生态文明教育的简述

生态文明是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面对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顺应自然的人性的教育,是全社会自觉形成一种人生态度,它是今天的终身教育观。当我们面对今天教育的功利性和社会道德伦理的溃败,生态教育是可以唤起我们所有为人父母的人的教育价值观的彻底改变。

生态文明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的内容,十九大以来被提高到新的高度,其关系到人民福祉以及中华民族未来,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共筑中国梦有着积极作用。

2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现状分析

思政课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顺应社会形势的具体表现。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阻碍,不利于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实践分析之后我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2.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新时期虽然说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不断的传播和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在具体实践中传统观念仍然发挥着影响,由于其与新时期思想观念有些脱轨,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其产生了负面的作用,不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比如说教学中过分的重视课本知识,忽视了时事政治的拓展,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比较滞后,使得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和推广效率比较低。

2.2教学角色转变不到位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其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但是我们发现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不到位,学生被动的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内容,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到的知识比较死板,不够灵活,在实践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比较缓慢。同时教师引导者角色没有得到确立,占据着课堂教学主导地位,长此以往,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2.3教师综合素质需提升

在新时期新的教学现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来满足实践发展的要求,比如说熟练操作新的教学设备,将时事政治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精神面貌,提升课堂时代性特征。但是我们发现在实践中教师相关素质与实践发展要求不相符合,需要积极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好的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高水平的利用新的教学设备,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4学生学习方法需转变

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方法不到位,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参与效率比较低;再加上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存在问题,使得其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部分学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态文明活动之中,面对相关活动的开展,不积极、不主动,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开展的策略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育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解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全面的宣传和教育,使得教学参与者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活动开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教学中要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全面的宣传,使得新理念和新方法得到全面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扫清思想障碍,减少传统观念的阻碍,充分发挥新理念的积极作用,为生态文建设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3.2提高重视程度,营造参与氛围

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活动,是新时期思政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要作为学校的目标之一,将其视为学校相关工作开展的长期任务之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在具体实践中要将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将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活动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活动精神。此外,要注意氛围的营造,激发相关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尊重学生地位,转变教学角色

在新时期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要从实践入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引导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自觉主动的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鼓励学生自觉主动的培养文明意识、环保意识。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再结合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拓展思政教育知识内容,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4紧随课改潮流,更新教学方法

新时期思政课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要充分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法和自主探究法是符合教学需要、贴合学生心理的两种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是新时期课程改革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中可以使用这一方法,教师根据制定的分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将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主探究法是结合实践要求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要高度重视这一方法积极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时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知识的灵活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5立足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在具体教学中结合实践环节,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创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教学参与者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倡导环保生活方式,节约能源资源。同时要结合植树节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等环境保护主体实践活动。同时要对校园进行改造,美化校园环境,配合生态文明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3.6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制约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在实践中积极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建立激励制度,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中表现好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相关人员要进行批评、警示,并且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学校的综合考核,以此来督促相关人员保质保量的参与工作。此外还要建立制约机制,保证每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3.7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新时期面对新的教学形势,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多种教学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学习机会,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为思政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智力支撑。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交流,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开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此外,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

3.8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活动,实现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归根结底是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学生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内容,在实践中自觉主动的参与其中,通过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报刊、新闻等媒体广泛学习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知识内容,从小事入手,从个人做起,不断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小结

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开展,是新时期教育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的产物,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说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践中积极主动的对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多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寻求解决策略,多方面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高质、高效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融入具体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金項目:2019年3月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高校德育研究基地”项目。

参考文献

[1] 明邹.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路径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7).

[2] 莫东林,庞虎.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7(02).

[3] 王艳.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04).

[4] 徐善玉,聂彩林,马秋林.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与外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6).

[5] 张建东,邓倩.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青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策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6] 方芳.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7] 陈军绘.“美丽中国”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0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