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下本科物联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2019-02-10卢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新工科工匠精神培养模式

卢岩

摘 要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质量,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优化机制。通过构建“文化、服務、制度、理念”顶层制度,营造“卓越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科学优化培养体系,组建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深化全方位协同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与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不断改进的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新模式,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示范效应。

关键词 新工科 物联网 工匠精神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经济转型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2017年教育部应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制定了“新工科发展指南”。该指南明确了新工科发展目标,要求更深层次优化工程教育,培养高素质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工程人才,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深入学校、企业、社会多主体,协同合作育人,建立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机制,建立键全质量保障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近几年发展很快的学科,是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技术。经过近些年的建设与发展,物联网专业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黄东军分析研究了目前主流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情况,分析了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学生就业方向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契合度低等问题,给出了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3种模式。李洪兵等结合新工科具体要求,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五位一体”模式,从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校企合作新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

1现状分析

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其涉及多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体制性产生的旧有问题,也有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1.1缺乏“工匠”精神文化氛围

当前很多学校强调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的各种软硬件基础建设,但如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教与学以及未来学生就业之中较为匮乏。在培养过程中,强调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各种软硬件建设,但对“工匠”精神文化建设缺少投入。笔者认为,对于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工匠精神的塑造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新工科的发展理念也要求高校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卓越“工匠”精神的工程师。

1.2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

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适应科技发展需要,但各个高校都缺少实际的培养经验,物联网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也要求培养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因此,缺乏“新工科”指导思想的培养方案定位不清、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面面俱到、缺乏鲜明特色是几大问题。课程体系部分沿用母校,理论内容相对较多,综合实践性应用偏少,针对性较弱,这使得本科院校部分学生学习有一些困难。

2培养模式

在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物联网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立足于“工程实践”与“工匠”精神,更好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2.1“工匠”文化建设

“工匠精神”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提供了职业素养等理论课程,但这些课程偏重于理论,学生无法理解这种兢兢业业负责任的态度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工匠精神教育更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一方面,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基地,引入企业导师,在相关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及负责任精神,了解自己的特长,提高自身的专注力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学校主动邀请各行各业工作中的杰出校友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结合其亲身体会进行经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思考。

2.2协同创新实践教学

由于物联网技术仍在不断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相比面临更大的挑战,涉及的内容更广更复杂。

(1)建立综合性的物联网自主实验环境。建立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利用开源软硬件平台,实现物联网全栈开发。与万维网开发中的全栈开发相比,物联网需要全方位的软硬件知识和技能。因此,物联网实践性教学非常适合以创新项目的形式通过团队实现。这种形式会锻炼队长的组织协调能力,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与指导教师(或企业指导老师)的合作能力。学生除了要掌握物联网应用开发技能外,还要培养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2)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物联网对教师的工程及应用能力带来重大挑战。学术型教师往往在某个方向研究,缺乏综合性的集成开发能力。将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学生一起进行培训,可实现协同创新培养和多方共赢。学生获得了成长,教师也有机会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缩短了科研与市场距离,企业也有所收益。

3结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立足于工程性、应用性教学目标,强调“核心课程,核心内容”。最后本文介绍了协同创新实践性教学方式。本文对物联网专业在本科教育中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初步思考和分析,可为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基金来源:基于微课的《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东军.新工科语境下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03):68-72.

[2] 李洪兵,陈强,陈立万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物联网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82-86.

猜你喜欢

新工科工匠精神培养模式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