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合唱排练中声音的训练策略研究
2019-02-10梁瑞云
梁瑞云
【摘要】声音整齐、声部平衡等是合唱对声音的具体要求,声音是合唱艺术完美呈现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载体。因此,本文多层次客观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合唱排练以及声音训练,再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策略,优化合唱排练中对各层次学生的声音训练,在掌握演唱方法、技能中深化锻炼合唱能力以及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合唱排练;声音;训练;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实施中,教师注重各层次高职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有效掌握的同时要强调各方面能力、素质等锻炼,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合唱属于多人共同参与的一类艺术活动,合唱中声音的平衡、统一等是一大关键点。教师要深层次把握合唱排练、声音训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合唱排练进行合理改进、强化,高效开展声音训练活动,指引各个层次学生参与其中,在多样化训练中能够将自己的声音巧妙融合到集体声音中,在合唱、审美、鉴赏等能力深化锻炼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音乐素养,提高合唱排练的整体效果。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合唱排练与声音训练
(一)合唱排练
合唱不同于独唱,属于团体共同呈现声乐的集体艺术形式,在声音融合层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声部必须协调、统一。在合唱过程中声部的数量并没有限定,四声部合唱是最常见的一类,需要根据合唱的具体情况,明确对应的声部。在此过程中,合唱、独唱都是表达音乐这类艺术中特别常见的形式,合唱中学生要注意自己声音和集体声音的合理化衔接,确保不同声部能够完美结合。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合唱排练能够让各层次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深入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在思维发散、聚合等过程中进行合理化合唱,开发自身智力、陶冶情操等,同时促进音乐实践、合唱、感受、表现等能力发展,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合唱排练可以让各层次学生进行多层次团队合作交流,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声音意识、团队凝聚力等,在合唱、合作等能力深层次发展中具备良好的品质。
(二)声音训练
声音是合唱这类艺术形式客观呈现的关键性载体,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歌曲合唱是否顺利进行以及合唱的整体质量。声音是合唱的必要基础、根本所在,要求合唱中学生要注重声音的灵活、谐和以及统一,通过声音将合唱作品的核心内容、风格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感完美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在合唱排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对各层次高职院校学生的声音进行科学化训练,让其在多样化的训练中掌握多种方法,在合唱过程中有效处理声音,在把握音色、音准、节奏、旋律、节拍等过程中学会灵活、高效应用声音,更好地融入到音乐合唱团体中,从根本上不断促进合唱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便于更好地利用合唱这种方式去呈现风格、主题等不同的音乐作品,能够让人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二、高职院校学生合唱排练中训练声音的策略
(一)具备统一的声音观念,树立全新的合唱理念
具备统一的声音观念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多层次合唱排练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在不同层面因素作用下,即使经过了一系列声乐层面的专业化训练,每位学生的音色所呈现出的特点并不相同。合唱不同于独唱,要求合唱中的每位成员通过具体化的路径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向某一类音色接近,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让形成的声音更加圆润、饱满、柔和等,有着较高的统一度、协调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合唱排练实践过程中进行合理化反思、总结,优化合唱中声音训练的各個环节,通过多样化路径让学生在训练声音过程中具备统一的声音观念,将统一化、现代化的合唱理念渗透到合唱排练全过程,比如,高、直、轻、柔,科学指导各层次学生在合唱排练中高效训练自己的声音,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的声音。就圆润来说,在声音训练中,学生要将字正腔圆这一规则落实到合唱排练中,在联系实际中科学调节自己口腔形状,确保合唱中发声、咬字、吐字等统一化,确保唱出的每个字圆润、饱满。“轻”强调合唱中学生要控制好自身的音量,声音、咬字二者都不能太重,吐字不能模糊不清楚;“柔”强调合唱中声音要具有柔和以及连贯等特点,母音转换中不能有特别明显的痕迹;“齐”要求合唱中学生要注意自身发声、吸气,随时把握合唱中的节奏、节拍,尤其是在音符变换中,确保在声音高度统一过程中更好地呈现合唱中的和谐之美。
(二)声音训练前做好热身运动,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
热身运动是训练高职院校各层次学生声音的必要基础,教师要在优化声音训练中将合唱排练之前的热身运动落到实处。如果合唱排练的场地比较大,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进行一些幅度比较大的热身运动,逐一进行头部、颈部、腰部、四肢以及全身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确保全身的肌肉都能彻底放松,在合唱过程中能够快速处于最佳的状态。如果合唱排练的场地不大,教师也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在原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幅度不大的热身运动,针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等,将一些适宜的有着较强律动的旋律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热身氛围,让学生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同时和音乐旋律高效衔接,在感知音乐趣味中激起参与合唱排练的欲望,确保合唱排练在各个层次学生融入中高效展开,在训练声音中促进合唱的能力不断提升。此外,正确歌唱姿势的掌握也是学生在训练声音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好的声音和正确的歌唱姿势深层次联系,包括坐姿、站姿两大类。以“站姿”为例,教师要在训练声音过程中联系实际,对各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合唱中身体和地面要成90度,做到抬头、挺胸、肩平、头正等,让身体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
(三)训练合唱的气息与弱音,注重合唱的声音位置与共鸣
气息、弱音二者都是合唱声音训练中的关键点。在声音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合唱排练实际情况,指导各个层次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气息练习,再进行整体呼吸、循环呼吸两大层面的训练。在训练整体呼吸中,教师要指导合唱中的每位学生整齐、统一呼吸,在训练循环呼吸中,学生不能在同一时间进行换气,要在合唱中交替换气,通过多层次训练气息,从根本上确保合唱中声音能够高度统一,防止音乐作品的完整性被破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训练学生气息的基础上规范化、针对性训练其弱音,可以采用半声唱法,以母音为基点,在控制音量的基础上训练弱音,学会灵活、有效控制声音,便于通过声音更好地诠释合唱的音乐作品。在声音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合唱的声音位置以及合唱中的共鸣,训练各层次学生正确打开后口腔,加强对口腔支点、高位置的练习,可以在鼻腔共鸣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口腔的支点练习,让合唱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更具穿透力、通透力等。
(四)训练合唱的多声部声音,训练合唱的音色、音准以及长音直声
在合唱排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声部声音的有效训练,包括单声部、二声部、三声部以及四声部,根据声音的位置、音色动态变化、音量的比重等,有区别地对学生进行多声部声音训练,在层次化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不同声部之间的区别、联系,对声音有着较强的灵敏程度,可以根据合唱中声音的走向以及音色、音量等具体变化,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合理化调节,提高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各层次学生的音色、音准的训练,这是提高合唱中声音统一度的重要保障,针对合唱排练中音色、音准等方面呈现的问题,教师要对声音训练的内容、方法等进行合理化调整,将音色、音准两大层面的训练和多声部声音训练有效衔接,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原则,针对各层次学生各方面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生动讲解音色、音准等层面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其演示一系列动作,以视频为导向,指引其练习相关的动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各方面实际出发,选取难易度适中以及风格、主题等不同的合唱作品,结合气息、弱音、音色、音准、节奏等,分层设置对应的声音训练任务,要求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同层次的声音训练,在合唱实践中进行有效思考、探究,在完成实践任务中活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技巧等,将其转化为合唱中声音处理的重要技能,在学以致用过程中提高对声音调控的能力,在诠释合唱作品过程中促进合唱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合唱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长音直声的训练,从气息、位置、共鸣等层面入手,在和音色、音准、多声部、弱音等训练结合中,优化长音直声训练环节,将循环呼吸等方法巧妙渗透到具体化的训练中,在集体训练、个体指导相互作用过程中,促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合唱实践过程中学会自由、灵活换气,长音的音色更加准确、稳定等,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化把握现代社会发展中对学生音乐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具体化要求,明确声音训练层面出现的问题,在新思路、新对策、新方法深入探索中强调理论、实践二者深度融合,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多样化的实践中深刻感知声音训练的趣味,在训练声音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合唱排练,更好地在合唱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在音乐基础不断夯实以及合唱整体水平提升中具备健全的人格以及较高的音乐素养,促使合唱排练整体效果在声音有效训练中得以最大化提高,顺利实现素质教育作用下的高职院校合唱排练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鍇.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的基本方法[J].戏剧之家, 2019(13):82.
[2]周之泓.谈艺术合唱排练中声音的处理[J].艺术科技,2019,32(3):296.
[3]胡晓瑞.声乐训练方法在合唱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8(11):73-74.
[4]林玉坤.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8,38(11):33-34.
[5]刘琉.合唱排练前的声音和音准训练方法[J].北方音乐,2018,38(8):70.
[6]王维娜.高校合唱教学中声音统一的训练研究[J].黄河之声,2018(7):107.
[7]柴留林.多种合唱排练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1):23-24.
[8]孙娜.浅谈合唱排练中声音的艺术处理[J].艺术科技, 2018,3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