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歌润腔
2019-02-10曹蕤
曹蕤
【摘要】“润腔”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之一,是对某些基本字调进行装饰性的华彩唱奏,对于演唱者来说带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即兴性。本文通过对徐沛东所创作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的分析,从歌曲文学背景、歌谱理解、歌词分析、情感把握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究,以要求能够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把握这首歌曲的演唱特点。润腔是在演唱中行腔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构成韵味、风格、流派的决定因素,通过音乐的表现和润腔的处理,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内涵与魅力展示出来。
【关键词】润腔;《声声慢》;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序言
民歌是人民的歌,是众多群众在生活劳作中,经过广泛的心口相传逐渐产生和发育起来的,与群众生活密切地联系着的一门艺术—歌曲。传统民歌和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凑的联系。民歌的创作者是众多群众,他们在漫长的生产劳动、生活磨砺中,想要描写生活,表达内心的感情,表达心里的愿望而创作的。传统民歌展现的群众的生活场景,是最贴切的。是经人民群众的即兴编创、心口相传而慢慢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各个地区创造出的民歌形态也是不同的,为了突出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民歌运用了润腔。我们在欣赏民歌时,快速的就能分辨出究竟是哪個地域的民歌,关键因素就在于润腔的运用。
一、润腔的含义
润腔,通过字面上的可以理解为“润”是润色、调节;“腔”是腔体、声腔。两个字组合,解释就是对声腔进行装饰、润色。
民族声乐的润腔处理分为个性化润腔和色彩性润腔两个类别。
二、个性化润腔
个性化润腔也称之为基本润腔,将突出音乐特性和基本元素为手法,表现在声音的连断、速度、节奏的改变上面。
(一)连音与断音的润腔方式
连音和断音是器乐和声乐中都有的演奏(唱)方式。在演唱中连与断是互相矛盾,它们需要相互对比,又要相互依存。以连来显现断、以断来表现连,连断对比,互相依存。
1.连腔
连腔是演唱旋律的主要的形式。需要演唱者气息流动,连贯统一。旋律线好似一串珍珠一样,自然饱满,绵延不断。通常在抒情歌曲中多使用此种润腔手法。
2.断腔
断腔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音乐旋律的方式。民族声乐里润腔的断腔技巧有顿、砸、停、跳等几个方式。
(二)润腔里的力度、节奏、速度变化
速度、节奏、力度是音乐的最重要的元素,假设歌曲中没有速度、节奏、力度,那是无法想象的样子。
1.速度润腔
不同风格民歌的节奏和速度也不相同,润腔技巧速度的把握,速度细小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歌曲内涵、情绪和风格色彩的改变。演唱过程中速度把控的恰到好处,是润腔处理一首歌曲的最基础的要求,也是艺术修养的重要体现。
2.力度润腔
在演唱歌曲时,音量上的强弱处理也是润腔的一个重要方法。力度润腔应该力求表现出作品中的强、弱变化和艺术风格来,这对于作品情感的表达、意境的描述、主人公的塑造、舞美氛围的呈现,具有很高的技巧性。
三、色彩性润腔
我国的民族歌曲别具特色,在民歌演唱中有许许多多的色彩性润腔技巧,这些润腔演变成了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独具匠心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是进行歌曲创作、舞台表演和借鉴学习的源泉。
(一)音色变化润腔
音色和情绪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 运用怎样的情感和音色来呈现歌曲思想内涵,想要取得比较满意的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投入充沛的情感和较高的润色技术。
(二)装饰性润腔
民歌的旋律也需要一些音符来点缀,进行装饰, 把本身的形态,进行粉饰,使它更加具有表现力, 这就称做装饰音。民歌里的装饰音演唱比较即兴和灵活。装饰性润腔方式有下列是几种:
倚音有短倚音和长倚音两种。
倚音经常使用在较长的抒情性歌曲中,倚音的使用,曲调就会显得更绮丽、俏皮。词曲相结合。采用倚音,将使感情表达的更真切、更具有韵味。许多地区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都有着各具特色的倚音。因此, 就形成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
2.波音
波音就是主音符上进行的装饰音,上方二度和下方二度都是它的表现方式。想要演唱好波音润腔技巧,声带就要进行巧妙的高频率颤动,这样才能将声带和喉头放松,诞生较为美好的波音音色。
3.颤音
在民歌润腔中颤音也会叫做“擞”音。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装饰润腔。颤音的表现力非常强。颤音是比较不好掌握的一种润腔技术, 主要依靠人体本身发声器官的颤抖。
4.滑音
民歌演唱者很擅长采取滑音来表现语音和语调,人物神态的塑造。也可以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因为不同地区,各个民族音乐特色都不相同,加之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各具特色,即便是一种滑音,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用法。
总之,民歌演唱的润腔技巧,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积累,还有别具特色的审美表现功能。民歌演唱过程中若没有润腔,那只会是声音的东拼西凑而已。
四、古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
(一)《声声慢》的文学背景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生活中一系列的变故将她的生活从鼎盛的巅峰推至凄惨的谷底。种种巨变,在李清照的心底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创伤,这也是她风格渐渐改变的根本。《声声慢》是她晚期的代表作品,表现的就是这样愁苦的心境,字字深入人心,千古流传。
(二)《声声慢》的形式之美
1.韵律之美
词需按乐入词,是音乐中演唱能力的表现,词人在听觉上有美的感受。李清照通晓这一点,因此,她建议“词别一家”,李清照词的特点也是严谨的遵循着词的格律,具有音乐美学。
《声声慢》的第一句就有独特的韵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三组叠字起头,两个字一组,之前两组都为四字,最后一组变成六字。在形式上,由前两组四字的缓慢,演变到最后一组六字的相对紧密,叠字重复并且富于变化,情感推进,给人听觉上产生律动感。除此之外,整首词平仄的变化比较多,诵读整首词,力度有强有弱,有急有慢,诗人的愁苦用声调的改换和听觉上的节奏的变化完全传达了出来。不仅会沉醉于诗词愁苦,而且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声韵的美感。
2.音乐之美
李清照不光通晓诗词,更擅长音律,所以她的词曲都极富音乐美。汉语的声调特色灵巧运用后,则使她的诗词拥有了音乐的特点,词曲或急、或缓、或抑、或扬,绘声绘色,情景交融。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旋律走向相同,之后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的尾音则停在G宫上,更加将旋律中那种愁苦、哀伤、悲恸的氛围和心境描绘的更加浓厚了。
在“雁过也,正伤心”处伴奏采用了八度较大跨度的音程跳动,力度从弱到强,是为了推动气氛衔接即将到来的副歌部分,使表演者的情感更加充沛。
“满地黄花堆积”为副歌部分,旋律上还是在E羽调式上进行,在这句的起始处,就有“f”力度记号,歌唱时开口就需情感充沛,使展开的歌曲情绪较为激烈。描述了一个庭院里黄花掉落满地,都多到堆在一起,词人独自守候,歌曲中出现了两次“堪摘”,音高重复,但第二个“堪摘”渐慢,更加显现词人此情此景的悲苦与憔悴的情形。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点点滴滴”,此处有“P”力度记号,音量变弱,两次“点点滴滴”并不完全相同,情感表达也是不相同的,第一个“点点滴滴”,“点”字一字多音,歌唱时气息支撑,声音处理细腻。营造的是萧条的氛围,第二个“点点滴滴”一字一音非常沉重,此时此景的悲伤凄苦的情感在词人内心许久地挥散不去。之后又用时值二分音符的两个音“嗯”加以过渡,讓人感觉曲未终,人未散。紧接音乐和旋律又进入了另一个高潮,这时呐喊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在“这”“怎”使用倚音,“次”“一”采用上波音,加入之后比演唱原谱更具有韵味。情感处理较之前更为细腻。总而言是,润腔是高于歌谱的存在,是演唱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作品得到了升华。
“愁字”的演唱可以说是全曲情绪的贯穿,“愁”第一个音我加上了附点,将其与后面的下行旋律走向形成对比,有一种叹气、悲啼之感。所有的悲恸都显现在这句的旋律上。两个“了得”中间的音乐是一个八度的上行,第一个“了得”表达了愁苦的心情,“了”字尾音我加上了润腔处理,一字多音的形式,舒缓悠长,之后灵巧的接上一个“了得”,渐慢的来结束这愁苦悲伤的心情。
副歌一共反复了两次,第二段“点点滴滴”后,为了更加推动情绪,去掉了“‘嗯”字这个过渡。两段“了得”也都做了节拍的改变,从开始的4/4拍之后变为了6/4 拍,而后又回到四4/4拍的节奏,使人有一种意境没有终止的结束感。
(三)《声声慢》的音乐表演
诗词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途径,音乐是演唱者表达情感的载体。若要正确地完美地演唱好古诗词声乐作品,首先就要对诗词产生的背景、所写作的内容,包括诗人的创作本意和想抒发的情怀,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索;之后,再去练习表达方式,润腔的技巧,语言声腔的抑扬顿挫,还有音乐的情感表现。这是每一位表演者最为重要的音乐素养和演唱一首古诗词歌曲的必经之路。
演唱者用当代的民族演唱方式表现出古代诗词里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对于演唱者也是一种考验。每首古诗词歌曲表达的感情都不同,要求演唱者的表现手法也不相同,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要符合适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要正确表达诗词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与当代的演唱方法揉合在一起是这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必然。
五、结语
我国艺术文化浩瀚无垠,要不断地提高文学底蕴,去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应该不断地学习、创新,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在导师的细心指导下,在声乐表演中,从中获得一些正确、有效的声乐技术。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声乐演唱中,唱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新时代赋予我们更高的要求,人们的审美能力也日趋提高,民族唱法依然能够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怎样才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竞争,民族声乐仍然保留独具匠心的民族色彩及音乐特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欣赏水平的进步,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越来越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汉族民歌润腔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9).
[2]柴倩.我在声乐学习中对润腔技巧的认识和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董艳艳.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的演唱诠释[J].当代音乐,2015(4).
[4]唐博.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润腔”[J].艺术研究, 2016(1).
[5]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 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