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运用的策略分析

2019-02-10张仁广滕丽娟

法制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实效性运用

张仁广 滕丽娟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实际授课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进检选,深入剖析事件,做到精准化、专业化表述,注重表达技巧的同时体现学理性及方向性,继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学案例;运用;策略;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2-0243-02

作者简介:张仁广(1976-),男,汉族,黑龙江庆安人,双学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法学教授,兼职律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滕丽娟(1973-),女,蒙古族,浙江绍兴人,硕士学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法学教授,兼职律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案例教学在该门课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该门课程的讲解具有不可分割的共生性,有效运用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亲和力,防止教学生涩枯燥,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结合实践中谈几点策略技巧:

一、强化支撑材料的精准度,确保表述的专业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是显性教育,案例教学是讲故事通过说理论证,继而润物细无声的渗入学生的心田,使思想化为行动,实际上隐性教育成分多于显性教育成分,方法得当效果自然不同于直接标题纲目性教育,因此慎用“鸡汤类案例“,课堂上过多运用这种案例,空洞的说教成分会增加,教学的效果会打折扣。随着信息量的加大,学生作为受众独立性思维越来越明显,不迷信于权威兼具批判精神,如果引用没有数据支撑的材料或道听途说的案例,真实度就会因证明力而出现问题,弄不好会成为”空中楼阁“,个别情况下学生会手机检索提出不同的事实及观点,直接提出不同的事实反驳意见,最后把教师弄的尴尬,以至弄巧成拙,因此,支撑材料如果有问题,那证明的结果必然会出问题。

案例真实情况下就会不一样,支撑材料真实生动,自然会增加课堂的关注度及内在感染力,诸如复旦大学林森浩案件的引用,如离开专业术语泛化讲解,就会因为基本事实大众都知晓,刻意针对大学生的说教意味明显,恰恰会成为学生厌烦甚至反感的话题,最终引用效果就会截然相反。如简短道出程序性脉络:一周多后被刑事拘留,二周多后被逮捕,顺便检选介绍立案、刑拘、逮捕的原理、证据标准、批准及执行机关等这些学生相对新鲜的知识和实务,就会引起他们的兴趣,知法才会守法,谈到生动处可以谈到其父提出的几点不同意见的悬疑,以及依据最高法院死刑复核书原文内容进行讲解,迷团最后一一解开,同时拓展物证、电子证据及侦破细节,未知专业领域讲解满足了学生猎奇心理过程中事件立体清晰了,事件的反思、交流等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注重方法技巧的表现力,说理时不忘学理性

做好语言的铺垫的情况下,适当选取音视频资料的内容是可以的。通过声光等技术可以增加事实表现的立体性、直观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超过一定长度的直叙式播放会使学生失去相应的新奇感,所谓的音视频资料对所有同学未必新奇;因此开始即明确要求、必要时根据需要适时停顿设问,这样可以相应增加学生案例观看中的注意度和思考性,达到课堂目的性。另外设问悬疑、留浮笔、抖“包袱“都是语言类艺术表现形式的常见手法,思政课堂同样要体现艺术相类似的技巧性,当然要适当有效运用,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艺术,其中要有学理学术的成分,需要结论升华和教材知识点的凝练,必要时涉及逻辑检验、历史对照或哲学思考。因此可以有艺术形式的表现力,但最终又要学术学理的有益成分。

比如轰动全球的辛普森案件,可以介绍其超豪华律师团,聘请了顶级刑侦专家,甚至科学家,这支“梦之队”花费近1000万美元,豪华辩护团队显示可以截选电影《辛普森的森之队》花絮,精彩对庭时教师可以演示律师对警察福尔曼交叉询问场景以及辛普森戴皮手套的“做秀”表演,这些精彩的元素必然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兴趣,辩方抓住警方血手套、血袜子问题,最后通过其无罪释放的结果可以阐述深层次的学理问题:法庭不顾天理,完全成为了竞技场,精选含有8名黑人的陪审团,硝烟中胜败比拼的是技术,通过说理性可以借此談出诡辩律师威廉.法隆12年为杀人凶手辩护100人,60%无罪释放,其余判轻罪①,另外可以《今日美国》网站报道的弗格森警察局警察局161起对非州裔美中人的不平等事件中,未有1起受到纪律处分②,让同学们了解到美国司法并不是其所标榜的那样,同时也应指出其有益的成分可以吸收借鉴。

三、即时事件恰当检选援引,突出内容的新颖性

该门课程一般每三四年就要更新一次教材,新内容新知知识的更新添充是每次改版的必然趋势,当代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天都会有相应的新闻时政内容产生,对这方面内容教师应当主动接受并适当研判,根据授课内容精当缓引。很多新闻事件发生后,对于该门课程从相关角度进行关联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该门课程从字面上就很显而易见的知道“思想”一词为先,既然是思想那就可以涉及面很广,并且道德和法律涉及社会和人群的方方面面,通过援引分析回馈,恰恰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性,有意回避一些新闻事件,反而降低同学关注参与课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如今年讲人生篇部分,即可引出2019年9月2日武汉科大陈泽民自杀事件,即进入相关讨论到如何辩证看待人生矛盾,引起相关反思。而去年彼时则以某名人涉嫌逃税致歉信公开后新闻事件为例,由于第一时间引起社会很大关注,从授课相关内容进行可以即时性缓引:同是人生篇,老师可以“钱”着手谈起,从幸福物质基础角度谈起,不拔高不标新立异,继而辩证分析罚责,从而反对金钱至上,通过演艺名人周润发相关公益行为进行相关比对,甚至以众多知名企业家节俭的相关事例让学生心里产生共鸣;而谈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同时结合新时代相关机遇性谈到个人的发展,继而增强个人的发展的信心;假如根据进度讲到道德篇则可以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角度来分析;讲法律篇而言通过细化规则可以谈到相关的权利义务内容,通过偷税罪到逃税罪的制度演进,讲出制度完善的人性化,可以很好的谈出制度自信。因此,新闻事件通过合理角度恰当的运用是可以很好的突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四、热点事件深入剖析比对,明确指引的方向性

一门课程的结构及教材内容是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更是要不断的汲取新内容新知识,社会热点事件一般是指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参与讨论、激起民众情绪,引发强烈反响的事件,说白了就是很多人熟知并讨论的事件,一般具有挑战性、敏感性等特点。教师上课过程中或课后常有学生主动提出相关问题,如果不正面解答或者仅仅表面化、搪塞性应付,都会失去该门课程的思想引领性。不回避相关事件,但这种事件的援引应以权威报道为版本,不能以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以讹传讹,教学事例表述要力求精准,剖析过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入全面研究、科学客观的把握本质及方向,选对角度恰恰是可以很好体现针对性的,继而对一些偏颇的观点进行有效“纠偏”,思想政治理论课“辩“则“明”,从而使学生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有深入理解。

比如呼格案、聂树斌案再审改判无罪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如果课堂对此类案件避而不谈恰恰给这门课留有了空白和遗憾,课堂上对事件陈述分析可以得到广大学生积极参互动,思想的碰撞最后得以升华,恰恰可以提升教学的收效性和精彩度。过程中可以谈到相关办案人员诸如冯某受到了追究,通过对改进后的程序性法条进行列举并宣读,恰恰可使同学对法律制度增加了解,对人权保障程度的信任慢慢植根于心;可以通过再审判决书和关联案件复核裁定书的内容疏理,继而得出再审和复核所秉承的客观公正的司法理念,提升同学法治理念的认知水平;拓展性比对通过可以列举李昌玉书中提到的美国萨科、范(万)泽第政治冤案;以及近年来美国死刑犯106人被证明无辜,甚至冤错案27%发生在辩诉交易当中的一些现象,通过比对顺势导出对党和国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的態度,继而对制度自信有深入的理解。

五、总结展望

案例教学选取和运用要和课的内容有机衔接,检选运用过程需要广泛的其它学科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此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材料的挖掘和组织中可以体现集体智慧的力量,诸如进行集体备课、研判反馈学情,教学中体现教学型教学模式,明确方向,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结合教师特长和优势来具体把握运用,相信广大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案例教学的技巧和实效性一定会不断提升,真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

[ 注 释 ]

①林正.哈佛辩护学全书(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28.

②2015年美国侵犯人权事纪.人民日报,2016-4-15.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实效性运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