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019-02-10钟玉长
【摘要】现阶段,高校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教师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形成创造性思维。由于声乐教学中不仅仅包含演唱、各种声乐乐器正确使用等相关知识,还包括各种乐器乐谱的演奏。因此,在声乐演唱和演奏的过程中如何演演绎出动人的音乐,则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和演奏能力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声乐教学;创造性思维;声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创造性思维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也是情感艺术的重要体现。人们通过声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得自己的悲伤、欢快等情感能够融合到声乐的演唱和演奏中去,从而使得更多的听者能够了解作品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够将自己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渗透出来,还能够提高歌唱的技能,使得创造性的声乐演唱与美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同时,演唱者还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中所表达出的情感,进而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到声乐的演唱中去,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歌曲所表达出的情感,在引起更多听者的共鸣后,全面的认知和探索出歌曲背后的意义。
(二)帮助学生驾驭不同风格的表演形式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想要演唱的风格和选择的演唱题材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出了重要的挑战。学生在演唱这些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的演唱曲目时,需要站在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从表演的风格上,有些声乐题材主要是一些红歌,其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背景和年代等进行分析,再根据题材的特点演唱出题材的背景,将当时的场景和所表达的艺术美感等融入到聲乐的演唱中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演唱水准;另一方面,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具备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对于艺术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才能根据演唱的题材灵活地转变自己的情感,将不同类型的演唱题材背景诠释得更加引人入胜。
(三)深化学生的想象力
在内心世界活动中想象是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也是声乐演奏和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只有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的歌曲进行想象,才能将演唱作品的灵魂表现得淋漓尽致。想象力不仅能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还能够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而想要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作品,不仅仅需要通过想象力的构造,帮助学生将真实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去,还能让学生通过运用一些音乐技巧使得艺术形态更加形象,进而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灵魂所在。
二、声乐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一)实现教学观念的改变
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需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作为声乐教学的课堂教学主体,进而保证声乐课堂教学期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声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探究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需要转变转动声乐教学形式,实现声乐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体验性。如教师在进行声乐演唱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国内外典型的声乐演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声乐作品带来的震撼力,进而让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可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声音。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民族歌曲或是国粹戏曲等,以此为契机纠正学生声乐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是利用手机录像,让学生观看自己声乐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提升学生声乐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创新多种声乐教学方式实现终身教育目标。
(二)实现对于声乐知识的综合应用
声乐这一学科不仅涉及到文学及语言,还涉及到歌唱及表演等,由于声乐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较多,因此声乐的综合性极为明显。第一,教师在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不能将教学重点仅停留在声乐技巧中,而是还需要学生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声乐学习方面的艺术性。只有学生对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才能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二,教师需要为学生多次创造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声乐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第三,教师需要在学生声乐演出结束后,引导学生对于演唱过程进行总结回顾,让其分析在演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声乐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性
声乐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声乐课程学习效果常常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乃至学习动机的影响,声乐课程作为一种智力课程,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促进的作用。第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只有在愉悦的环境中其思维才比较活跃,感知也极为敏锐,倘若学生声乐学习的环境极为枯燥沉闷,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会大受打击,基于此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构建和谐轻松民主的声乐学习氛围,通过调动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培养创作性思维的内在动力;第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就是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在以往的声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关系就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需要始终坚持先进的教育观念,以民主教学作为声乐教学原则,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同一地位上,教师不能以教师的威严迫使学生尊敬,而是需要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第三,教师需要采取正确教学态度进行声乐教学。处于声乐初始学习阶段的学生,其学习水平还未达到教师的教学标准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逼迫学生,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声乐学习条件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指标,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进步地喜悦,继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倘若对其一味的指责和贬低,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放弃学习声乐。为此,教师需要始终坚持民主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进行声乐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四)重视声乐知识的积累
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基础部分之一,学生声乐学习涉及到语言、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典型性。因此,声乐演唱不仅是演唱者将自身声音与音乐的简单结合,更是演唱者自身丰富的知识、情感通过声乐演唱的传递以及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才能够充分表现出声乐的艺术性、科学性。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声乐知识积累,使其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文化素养,不断运用自身开阔的知识面为声乐演唱的二次创作奠定基础。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引导其不断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声乐演唱能力,提高声乐知识的积累,最终实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五)创新声乐教学模式
音乐无形,对音乐的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感知力,声乐学习更是如此,其较强的抽象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难度。同时,也正是这种无形、抽象的特点,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更加凸显出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创新声乐教学方式,从当代学生对声乐学习的需求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声乐演唱技巧以外,舞台表演、乐器、文化课程等都是声乐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创新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采取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声乐演唱中,教师通过对声音的倾听能够了解学生声乐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对情感的倾听能够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采用互动合作的模式教学,能够在掌握学生声乐演唱水平、音质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创造性思维发挥的主动性,实现声乐创造性思维培养目的。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声乐课堂教学中,现代先进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生声乐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国内外优秀的声乐表演,让学生自由模仿,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提供方向,使其从中得到思维的启发。同时,通过对优秀声乐艺术表演的欣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思维想象能力,进一步促进声乐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三、总结
声乐艺术是一门抒发作者情感的音乐表演艺术,教师通过创设表演意境,可以让学生演唱更加动听的旋律。而一般演唱出的旋律主要是根据课本中的音符进行演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无法真正从根本上演唱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通过演奏者或者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将声乐作品中所包涵的艺术内涵和艺术价值充分地渗透出来,从而使得二度创作出的作品更具有审美价值。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颜雄心.声乐教学中内心感悟与机能调整的关系[J].四川戏剧,2019(7).
[2]孙丹.论歌唱思维在声乐教学及演唱中的应用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7(15):45.
[3]乌雅汗.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6,36(23):138.
[4]郑丽萍,王韬.声乐教学如何培养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J].当代音乐,2016(14):11-12.
作者简介:钟玉长(1975—),男,福建长汀人,中央音樂学院2008级届本科毕业,现任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