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

2019-02-10胡淼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关键词:音乐分析歌曲古诗词

【摘要】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是诗词和音乐的统一合成体,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长相知》是古诗词歌曲的经典之作,把民族调式运用得恰到好处,集旋律优美、和声丰富、结构精致为一体。自问世以来,被人们广为传唱,也一直得到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对古诗词歌曲《长相知》进行了概述,进而对《长相知》的曲式结构、作品旋律、歌词与表现内容作出分析,并最终从气息的运用、力度的变化处理、声音的色彩运用等展开剖析,得出以《长相知》为例的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长相知》;音乐分析;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古诗词歌曲也最能体现古代文化的音乐美学思想。它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是无可取代的,更是旋律与诗歌结合发展的成果。《长相知》是其中比较经典的唱段,本文将对《长相知》的演唱处理进行分析,以术探索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与艺术魅力。

一、中国古诗词歌曲及《长相知》作品概述

(一)中国古诗词歌曲简述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中国古代声乐作品中的精华,有着悠久的历史。诗词歌赋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所谓音乐与诗歌是一体的,在隋唐时,文人创作的诗词被当时的曲家们谱写成曲子,被人们在茶余饭后随着旋律咏唱,诗词和旋律融为一体。传统意义上的古诗词歌曲就是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一定知名度的诗词改编而来的,大都来自古代诗人的创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诗词歌曲一代一代被人们流传下来,使古诗词歌曲不再是古代只有文人墨客能欣赏的雅乐,成为了传唱在市井和大街小巷的艺术歌曲。古诗词与藝术歌曲相结合,“暨中国特有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正是传统经典文化和高雅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中国古诗词独有的韵味和意境,配着作曲家优美深情又浪漫的曲调,使中国古诗词歌曲“具有很高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一种声乐作品形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一直盛产古诗词,唐宋元时期既盛产诗词,也是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楚辞、诗经和汉乐府等种类繁多。当时流传有很多的古诗词歌曲作品,如《长相知》《春晓》《阳关三叠》《红豆词》等,这些诗词大家都耳熟能详,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二)《长相知》作品介绍

《长相知》是石夫先生根据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而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艺术古典歌曲,《上邪》是《饶歌十八曲》中的一首,属于乐府的《鼓吹曲词》。

《长相知》这整首歌曲是围绕爱情这一题材展开叙述,表达的是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爱情路上的执着。歌曲的主人公毛萍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才女,嫁给了一位王爷叫吴芮,由于那时战乱频繁、政局不稳,毛萍和她丈夫也是聚少离多。一天,夫妻二人难得相聚,为庆贺丈夫四十岁生日泛舟在湘江上,想起两人战乱之前在家乡一起度过的男耕女织、闻鸡起舞的快活日子,十分想念。于是毛萍便对着吴芮咏唱道:“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吴芮听了非常激动,便说“芮归当赴天台,观天门之暝晦。”意思是当我死后请把我葬在天台,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平复战乱,死后要和家乡的父辈们一起看世间的景象。这首歌女主人公用坚定的口吻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极具细腻婉转含蓄的感情,意境柔美,带给观众深深的震撼,成为了古诗词歌曲中最具知名性的作品。

二、中国古诗词歌曲《长相知》的创作及其表现内容

(一)曲式结构分析

《长相知》的曲式结构是随着歌词的发展而自由发展,全曲都为降E大调,采用了五声调式的和声,节拍则在4/4拍和4/2拍中不断重复变化,节拍的变换更可以把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更深入。整首歌曲速度不快,为Moderato,是深情地。旋律舒展延长且跌宕起伏,又像是在宣泄感情,有时候又是在深情理性地诉说,而且采用了和声织体形式伴奏。其调性的布局、伴奏织体及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发展等别具一格。整首歌曲运用了具有中国特色、起承转合的结构,一开始有引子,最后又有尾声,歌词开头有“上邪!”结尾处有三个“长相知”来进行首尾照应。歌词虽简单明了,旋律却是错综复杂,装饰音在歌曲中反复出现,增添了许多古诗词歌曲典型的韵腔。歌曲的引子先是在高音区奏出复杂的主题旋律,然后转入一声感叹式的呼喊。

第一句的吆喝“上邪!”带有浓厚的戏曲滋味,为人们呈现一幅向老天倾诉着内心的感叹和无奈的画面。和声织体形式伴奏的运用,使其更具有气魄,而且力度很强,为后面的旋律发展做出很好的铺垫。后来“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又转入低音区,像是娓娓道来的诉说一样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又通过写景来表达心中对爱情的执着。后“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将全曲推入高潮,而最后的“长相知啊长相知”更是说出了主人公的凄苦和无尽的盼望。

(二)作品的旋律运用

《长相知》这首古诗词歌曲属于古词新编,是作曲家石夫采用昆曲的南曲唱腔所创作的歌曲,运用了民族调式,增加了歌曲古典戏曲的韵味。从整个歌曲的旋律来分析,一共只用了六个音,是五声调式,最后一句结束音在1上,所以应该是C羽调式,歌曲字虽少,但民族调式使作品更具有诗词韵味。

歌曲的前奏使用第一乐句的主旋律作为主题,左手伴奏的纯八度也使旋律更加深刻。歌词的第一句是感叹句“上邪!”好像是女子的一声长叹,乐句前三小节和最后落音都在C羽音上,一直处于强拍,说明这一句具有强调的意思。而旋律上加入了几个短倚音,使歌唱起来增加了旋律性。后一小节加入的颤音,使歌曲更加有古曲的韵味,像是古琴发出的声音一样悠长细腻,颤音和滑音的加入也使旋律和诗词相一致。第二句“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知”字落到了F音上,“衰”字落到了G音上,旋律随着歌词的音调起伏,节拍是前紧后松,音区也缓缓转入低声部,使演唱低沉下来。

第三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与前面一句节拍紧凑,每一小节的开始都采用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且音调提高,语气加重,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决心。“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将全曲的旋律推向高潮,谱子上面标注“稍快”,而结束在C上再加入一个短倚音,更能体现女子对爱情的急迫和坚定。

最后一句的三个“长相知”由高音区慢慢转低,声音也由强到弱,运用了大量的附点和切分,表现女子对爱情由无奈到执着的感情变化。

(三)歌词及表现内容

“中国古诗词歌曲是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它的歌词来自于古典诗词和近代的一些古体诗词,歌词优美、声韵和谐是中国古诗词歌曲独有的艺术特点。”《长相知》这首古诗词歌曲的歌词字数不多,但是极具民族特点,感情浓厚,情真意切。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感情层层递进、不断交融,带有音乐性和文学性。因此,在歌曲演唱时,情感的抒发应非常真挚,要融入到歌曲中去,随着情感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延续,使歌者的情绪得到大爆发。

通过歌词就能明白,这首歌在歌颂爱情,刻画的是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歌词的第一句“上邪!”也就是“上天啊”,当时人们敬畏天命,而女主人公开始第一句就呼喊老天爷,说明了女子对这份感情的无奈和重视,只能向老天诉说。接下来女子开始诉说“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我想和夫君相知相恋,长长久久没有尽头,这句允诺也是女子坚定的内心,喃喃细语也使情感表现更具有真实性,更能感染听众。第三句运用了一些比兴的手法,没有直接表达她的爱,而是说了“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誓言,意思是只有等到巍峨的山峰没有了棱角,滔滔不绝的江水也枯竭不再流,冰冷的冬天雷声阵阵,酷热的夏日白雪皑皑,天和地合并接连在一起,那个时候我才能断了和你的情谊。这一句通过例举几种不可能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来表达女子内心的坚定,而这几句惊心动魄的誓言也将全曲推向了一个高潮。这首古诗词歌曲篇幅并不长,但短小的篇幅中最后出现了三个长相知,三个长相知在旋律和感情上做了不同的处理。“长相知啊长相知,长相知!”前两个充满着无尽的无奈和伤感,最后一个“长相知”却透露着无比的坚定,表达了女子至死不渝的誓言。

演唱一首古诗词歌曲,要通过对歌词的研究找出整个作品中的铺垫部分、高潮部分,了解感情的宣泄,将歌词和歌曲旋律的处理完全合并,从而达到统一,所以“要充分感受到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并且融合着汉语言声韵的抑扬顿挫,把诗词和音乐的相互渗透,在每一字、每一个音符中都能找到互相依存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把作品更完整地呈现在舞台上。

三、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特点

在演绎《长相知》歌曲时,对演唱的技巧和情感的处理,是成功演唱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妥善处理声音线条、气息和力度的变化,深层次地理解歌曲中的人物形象,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加深刻到位。这首歌中短倚音和颤音几乎遍布全曲,唱好这些装饰音也是唱好這首古诗词歌曲的第一步,也是歌曲韵腔把握的重要一步。

(一)气息的运用

歌唱的基础是气息,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发声位置变得更准确,能更正确地演唱作品。歌唱的声、情不能离开气息的支撑,因此气息比声音更重要。这首《长相知》中有不少的装饰音,也有两个小节的一个大连线,所以对气息的要求更为严格。

歌曲第一句“上邪”要唱得比较强,并保持住吸进来的气,使气息在腰腹间形成一种对抗力,声音要一下子通过短倚音快速地落在G上,倚音占用的演唱时长应该是从第一个音中腾出来的,要又短又快。唱第一个音就要让观众了解角色的情绪色彩,感受到古曲的韵味。接着音乐旋律向下行走,要保持住气息,让音乐以高昂的情绪进行,气息要输送平稳,且不要表达得太突兀。之后又一个颤音的出现,声音应在气息的支撑和控制下慢慢增强力度,要唱出来波浪式的感觉,声音统一的同时也要唱到声腔里。

第二句“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属于中声区音域,而在唱“知”和“衰”字时有稍微停顿,但是声断气不断。演唱时发声不易太强,把气息作为声音的支柱,用诉说的语气把这六小节连贯地展现出来。装饰音和停顿记号的出现,说明演唱这句时节拍要强弱分明。

随后“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这句加重了语气,所以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强拍时增加气息的流动,弱拍减弱气息,总体是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来刻画此时女子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句稍快,要注意保持气息,使气息在腰腹间形成的对抗更加强烈。这一句中女主人公爆发她的情绪,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坚定地唱出“才敢与君绝”以表决心,因此在唱这五个字时,要在气息的支持中找到支撑点,用富有扩张力的高音让女主人公的情绪得到大爆发,音乐情感表现得很强烈,但也一定要注意对装饰音的把握。

(二)力度的变化处理

《长相知》这首古诗词歌曲虽然看起来短小,但是演唱起来需要极大的爆发力。声乐就是用人的声音来表达音乐,力度的变化处理是演唱任何声乐作品都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音调上有强弱变化对比才能使作品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上邪要注意附点和十六分音符,“上”字开头要将字揉进气里,声音往前打,用力“呼喊”,这一句是在高音区,演唱时腹部对抗性要加强,气息的力度也必须要加强。“耶”字尾音既有颤音也有短倚音,在颤音的位置应减慢速度,加重力度,而短倚音使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古筝揉弦一样的旋律感似的,将古韵充分表现出来。

“我欲与君长相知”中“欲”和“长”要加重力度演唱,唱出女主人公对夫君的浓浓爱意。“长命无绝衰”中的“绝”字要加重力度,把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表达出来。“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加重了语气,这虽然是永远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景象,但是唱的时候要比前面唱的更加坚定一些,咬字要有力度,不能囫囵吞枣。随后推向高潮,才能唱出“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誓言的气魄,“绝”字也是一个重音字,尾音的短倚音可谓是点睛之笔,延绵不断的尾音就像是从古代飘来一样的感觉,颇有古曲的韵律。

歌曲的三个“长相知”是后来歌唱时添加进去的,就像是感叹,也是抒情。这三个“长相知”演唱时声音应由强到弱,用强弱对比来表现女主人公对自己誓言的坚定。这一句运用了大量的附点符号和切分符号,还有短倚音和颤音。有附点的地方拉开声线,声音要唱得宽广,有切分的地方要及时断开,时值要充分。颤音、倚音要运用戏剧的唱法,时重时轻、时强时弱。先是唱出女主人公不能和夫君相守无奈的诉说,再表明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不移。

(三)声音的色彩运用

《长相知》是一种浓厚民族色彩的一首古诗词歌曲,“歌曲旋律音调柔美动听,演唱时运用了昆曲的腔调,通过一些倚音和颤音来显示出旋律的音韵美。”在演唱时,歌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音色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在吐字咬字间注意情感的抒发与传达。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吐字、采用适合的音色进行演唱,才能提升歌曲的艺术魅力与表现力。

在声音运用上来说,演唱起来要婉转悠长,极具戏曲韵味,要将古诗词的细腻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其音色塑造要求非常高,咬字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跟随音乐旋律抓住每句歌词的特色,有强有弱,在干净真挚的声音中表现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首先是第一句“上邪”,这一句最具有戏曲的腔调,短倚音、颤音和尾音的处理可以使歌曲线条更加柔美。唱这一句时要加入刚强的味道,而最后一个“耶”字要唱出回味无穷的感觉,表达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

“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这句表达的是女主人公内心的独白,所以演唱的时候声音要缓慢且细腻,像是深情的诉说一样,音色要十分自然。唱到“长命无绝衰”时要稍微激動一些,声音要显示出坚定的感觉。“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气势庞大,每个字都要唱清楚,咬字真真切切。“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是情绪的一个大爆发,演唱起来要柔中带刚,音色要厚实,才能更深刻地表达将爱情的誓言进行到底的决心。歌曲最后部分,“长相知啊长相知,长相知!”在演唱时要明白这是女主人公的感叹,对音色的塑造要虔诚,要用充满柔情的声音进行演唱,根据歌曲的发展变化来进行音色的对比,使音色能够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

《长相知》这首歌曲的特点是“把艺术歌曲的歌唱方法与戏曲的吐字行腔结合起来,使歌曲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艺术歌曲声音的表现,再加入丰富的舞台表演设计,蕴含着深刻的表演美学之精华。”

参考文献

[1]赵哲.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赵少英.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的历史迁延与现代复兴[I].甘肃社会科学,2012.

[3]邓珺芳.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语言特点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4.

[4]刘茜.探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中的“依字行腔”[J].西南交通大学,2013.

[5]骆丽霞.浅析古典诗词声乐作品<长相知>的音韵美[J].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12.

[6]夏燕.古曲<长相知>音乐表演美学探析[J].黄河之声,2013.

作者简介:胡淼(1995—),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声乐表演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歌曲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