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你的世界

2019-02-10张羚淼

考试周刊 2019年105期
关键词:切入点思考案例

摘 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有一个困惑:就是教学手段的运用总是脱不了作品体裁本身的限制,如小说就是分析人物、环境、情节;议论文就分析论点、论证、论据;散文就是赏析语言、手法、情感……针对这种一成不变的老套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从《范进中举》这个案例谈谈“切入点”的有效运用对作品解读的好处,以及学生对教师创新运用的“切入点”教学方式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一些细微见解。

关键词:切入点;案例;思考;方式

一、 我之解读“切入点”这个概念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这是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先不说它反映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就从他解牛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让作为教师的我产生了一种教学过程本该顺应学生的认识规律、找准切入点,达到师生学习的共同“道境”的想法。

一篇课文的教学,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切入点,笼统地说,就是突破口,开始切入的地方,解决问题最先着手的地方。比如问题是个馒头,吃的话,总有最先咬的地方。“切入点”就是那个最先下口的地方。我的理解是:“切入点”就是教学中你找到的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触点”,学生与教师之间能产生共鸣的那个问题就是“切入点”。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习惯眉毛胡子一把抓,总觉得哪些问题不讲就会缺了点什么,所以,一堂课下来,啰啰嗦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觉得遗憾,学生感到烦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敢于删繁就简,找准切入点,用一个点组织一堂课,用一个点教授一课课文。

二、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教学切入点

(一) 常规教学对《范进中举》的解读及弊端

比如部编版九上语文第22课是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从体裁上讲是小说,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是这样的模式:用古代读书人读书为了功名的一些名言和俗语导入,然后检查字词,再从小说的三要素加以分析,通过情节的概述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自然,这种教学方式中规中矩,不会犯错,也比较全面,但是,学生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每次都接受这种方式,也会产生听觉疲劳,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懈怠,特别是小说的篇幅又很长,学生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厌烦心理,使得本来很吸引人的小说寡淡无味。学生在阅读中也会无端产生厌烦心理,就不会深入研读文本,对课文的不了解,自然就无法理解文意,无法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对其所采用的方法技巧也就敷衍了事,一带而过,所学也就成了过眼云烟。

(二) 找准“切入点”解读《范进中举》的效果

1. 找准“切入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基于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的落后,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善于推陈出新,敢于不断尝试,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找到师生都能接受、都有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师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如庖丁一样游刃有余的地步。

比如,《范进中举》一文,我抓住情节中最高潮的部分中范进中举后说的疯话导入,“噫!好了!我中了!”这句话可谓道出了范进中举前后的酸甜苦辣,各种心酸只有当事人自己了解。我抓住这一言浅意深的关键句,抛出一个问题:“范进听说自己高中举人后,说‘好了,在范进心里,到底什么‘好了?”学生顺势会去通读全文,从情节中解读这个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全面地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关注到了细节,甚至有了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答案真的是出乎意料,他们不仅找到了文中他人对他的态度变好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好了,甚至还找到了范进自身的变化。

我在学生如此深刻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接下来的问题就不再局限于我的预设了,我从学生的回答中抓住本文“疯话——真话——反话”的思路,设计了第二个问题:“这是一个的世界,从可以看出来?”这个问题的揭示其实就是让学生从作品中说了真话,这只是一个虚伪的、势利的、腐败的、金钱至上……的社会,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有了更清晰的目标,特别是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阅读体验也不断攀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空前的提升,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可能就会记忆深刻地记得曾经学过的文章,这会成为他们学习生涯中宝贵的人生体验。

2. 运用“切入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我这个准确的切入点的导入中,不仅不反感这种相对比较冗长的文章的阅读,还来了劲,课堂的气氛较以往活跃,思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凡事不在会不会,关键在于做不做,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多一点探究,多一点语文教师的修为,从一个切入点出发,让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有不同的导入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就会有极大的提升。我们总认为学生能力有限,其实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少了一点创新的意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的大忌,会让我们的教学生活走入死胡同,甚至出现师生的共同死穴:厌教、厌学!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蜕变,才能与学生的学习形成统一的节奏。《范进中举》的切入点的准确把控,学生的学习就显得顺理成章,所以,有关“反话”的话题就顺势而出:“吴敬梓描写这幅‘众生相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参加科举的人,那些没有参加科举的人,比如邻人、胡屠户,科举制度对他们有影响吗?”学生对这个问题竟然给予了空前的热情,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答案也层出不穷,不过大部分同学的目标还是明确的,都认为科举制度对所有人都有影响,因为科举制度的毒害,人们变得虚伪自私、阿谀奉承、唯利是图……所以,学生总结归纳出了“本文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这一主题。

而主题的揭示就顺带引发了“疯话——真话——反话”的由头:即小说是通过什么手法来体现这种讽刺效果的?“对比、夸张”的答案水到渠成地自然引出,分析就显得格外简单了。学生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对小说的情节注重了细节,对小说的主题生发了更多的思考,对小说的技法探究挖掘了更多的角度。

三、 案例分析中引发的教学思考

这个教学中的案例引发了我作为语文老师的更深刻的思考。

(一) 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简洁有力的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在教学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能力;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需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观念。

(二) 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

教师在教学中切忌完全按照预设来追问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可预知的过程,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接受事物的深浅程度,按照教学要求不断发掘学生答案中的细节,顺势引导。

(三) 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题目拟得好,有的有耐人寻味之妙句、结构……选择好了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诱导学生围绕文本要求提问,通过生动、鲜明的話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四、 有效运用“切入点”的方式

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寻找有效的“切入点”来组织课堂教学,打破旧例,达到创新的目的呢?

(一) 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比如,部编版八年级上有一篇新闻通讯《美丽的颜色》,我们可以从题目“美丽的颜色”入手,先找到“美丽的颜色”这个短语在文中出现的次数,然后抓住“美丽”一词体会其含义,从而明确居里夫人发现的“镭”的颜色的美丽和她人格的美丽这个双重意义。

(二) 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比如,部编版九年级上有一篇议论文《敬业与乐业》,我在教学的时候就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提取入手,抓住“‘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句,从“乐业”和“敬业”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理解,把一篇看似晦涩难懂的议论文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解读。

(三) 从文章的人物切入

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上有一篇散文《散步》,文章写了一件有关“散步”的小事,但是文中体现的感情却十分感人,教育意义也很深刻。我们可以从文中出现的人物关系入手,做一个思维导图,把人物之间的关系理顺,把他们对于“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进行深入分析,“尊老爱幼”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了。

(四) 从文章的背景切入

文章的背景也是切入课文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下有一篇文言文《孙权劝学》,文中的吕蒙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后来怎么会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呢?其实,他的成长离不开孙权的劝导。如果学生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就会有一个疑问:一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曾随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后又占领荆州,在麦城生擒关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人,为什么还要别人劝他读书呢?了解了写作的背景,我们自然就能理解作品中孙权的做法和吕蒙的改变了。

一个小小的“切入点”问题,却大有探究在里头,一个有追求的语文老师,势必会从小事做起,真可谓一“点”扭乾坤,万千话教法!

参考文献:

[1]徐放.找准切入点,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效率[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12).

[2]王洋.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设计模式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徐炳光.寻找话题作文创新的切入点[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

作者简介:张羚淼,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切入点思考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