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开国功臣与元末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

2019-02-10朱忠文

关键词:社会秩序军事行动势力

朱忠文

(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对于元末变乱中的地方社会来说,明王朝的建立具有双重意义。它一方面要终结元王朝的统治,因而具有破坏性;另一方面则要在恢复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王朝,因而具有建设性。作为明王朝的重要建立者,明代开国功臣在元末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鲜有学者关注。本文通过论述明代开国功臣恢复地方社会秩序的举措,还原元末地方社会秩序恢复的过程,揭示明王朝建立对于地方社会的意义。

一、减轻军事行动冲击

在军事行动中,朱元璋部队骚扰平民、增收赋税的情况屡见不鲜,对地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这甚至得到了朱元璋的承认[1]301。因此朱元璋曾告诫将领勿扰百姓[1]349,并在军事行动的人事安排上颇为用心。如常遇春时常滥杀百姓[2]11,朱元璋派他进攻安陆、襄阳时,也派邓愈去湖广行省任职,并提醒邓愈注意安抚地方民众[1]227-228。甚至在军事行动的关键时刻,朱元璋还特意派人提醒常遇春勿犯旧习[1]201。在军事行动结束后,朱元璋则强调恢复地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他曾对太平府知府范常说:“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罹兵革,疲劳甚矣。今命尔往,当有以安辑之,使各得其所。”[1]115还对镇守地方的夏以松等人说:“夫守一郡,必思所以安一郡之民……昔者丧乱,未免有事于征战。今既平定,在于安辑之而已。”[1]219-220

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开国功臣们也致力于减轻军事行动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冲击。在军事行动进行前,有些开国功臣下令严禁军队骚扰百姓。如王克恭在婺源严禁剽掠百姓[3];万元信任职行枢密院期间严明军纪[4]847;虢宗起在铜陵禁止军队骚扰百姓[1]108。在军事行动过程中,有些开国功臣积极与有关将领交涉,试图最大程度减少军事行动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冲击。如王恺曾在金华惩治骚扰百姓的常遇春部将,并劝告常遇春以民为本[5]387;吴绮曾在兰溪劝阻胡大海部下骚扰百姓,得到后者支持[6]118;潘景岳曾在吉安劝说邓愈严明军纪,得到后者响应[1]216。

军事行动结束后,军队对地方社会秩序产生冲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有些开国功臣制止军队战后骚扰百姓的行为。如在松江民袭扰嘉兴之乱被平定后,吕文燧阻止了诸将的屠城计划[5]1498;诸将欲以从贼为名屠杀饶州乡民,被陶安制止[1]628;朱亮祖平定温州后,其部下掠百姓子女,被章溢制止[5]365。

除了军事方面之外,军事行动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冲击还体现在经济方面。在战乱时期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军队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难免会对地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有些开国功臣努力在这方面调和军队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如胡深曾在闲旷之地为军队筹建营房,以免军队占据民房[5]372;栾凤曾设置粮仓出纳,以免军士趁下乡索粮之机骚扰百姓[7]。

军事行动在经济方面对地方社会最明显的冲击是增加赋税。增加赋税是解决军费问题的常用政策,但这并不利于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因此很多明代开国功臣努力减轻地方的赋税负担。有些开国功臣打击借机盘剥地方百姓的行为,如单安仁严惩“悍将狞卒”借征寨粮而暴敛的行为[5]1116;黄德芳严禁“土吏”过度征收寨米[4]837。而在开国功臣们的努力下,一些加征或新征的赋税也被朱元璋免除。如在李文忠的建议下,金华加征的田租被免[1]474;在章溢的建议下,处州加征的田租被免[5]365;在胡大海的建议下,寨粮罢征[1]107。在地方遭遇自然灾害时,有些开国功臣宁可冒着得罪朱元璋的风险也要免除地方赋税:

吴元年,(陈宁)出知广德。岁大旱,奏免租,弗允。宁躬赴阙上言:“天灾民饥,催租太急,是为张士诚驱民也。”上曰:“尔乃胆大,敢为此言耶!”竟从之。[8]594

从陈宁的话不难看出,如果在灾荒之年不能减免赋税,影响民心所向,朱元璋阵营的疆域随时可能失去。这不仅关乎地方民众的利益,还关乎朱元璋的利益,也是朱元璋答应陈宁请求的根本原因。这说明在减轻军事行动对于地方社会秩序冲击的问题上,朱元璋与开国功臣们实现了良好互动,这对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拉拢地方势力

地方势力是指在地方社会颇具影响的力量,或带有官方身份,或属于民间力量。在元末变乱中,他们在地方社会的影响愈加明显。如丽水俞元瑞出身书香门第,乐善好施。变乱发生后,民众们在其指挥下结寨自保[9]。正因为地方势力具备重要影响力,在地方秩序的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朱元璋积极拉拢地方势力为己服务,突出体现为征召各地“巨室”、“富民”、“良家”子弟为己所用[10]。

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开国功臣出身地方势力者甚多。如章溢在元末变乱中曾在家乡处州集结乡兵,成为影响地方的重要力量,因此被朱元璋征召。后章溢召集两万名旧部乡兵派给朱元璋使用,因此获得提拔[11]91。出身地方势力的胡深也曾受命还乡召集旧部[12]475。二者在恢复地方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已如前论,这与其地方势力的出身不无关系。

除民间力量外,带有官方身份的地方势力同样得到朱元璋的重视。《国初事迹》记载道:“太祖所克城池,得元朝官吏及儒士,尽用之;如有逃者,处死,不许将官擅用。”[11]83这充分说明朱元璋对元朝官吏的重视。而一些元朝官吏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同样是重要的地方势力,也因此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如元降将张德山曾被朱元璋派归襄阳“招徕未附山寨”[1]233;元降将汪同、王起宗、叶茂、马国宝也曾被朱元璋就地留用[1]56。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要发挥他们在恢复地方秩序中的作用。

当然,地方势力对于朱元璋的态度并不一致,因此结局迥异。有些地方势力不归附朱元璋且具有威胁性,最终遭到铲除。如宜兴附近的杨景舒,旧为元朝武弁,富甲一方,后因在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首鼠两端而被诛[13]554。而有些地方势力配合朱元璋,最终获得保全。如兰溪童泉在朱元璋预借当地民粮时,每年主动捐米一千石,不仅减轻了同乡的负担,也配合了朱元璋的行动[14]1198;婺州吴仁召集乡人设寨自保,配合朱元璋保障县境[15]42。二人的事迹也说明,地方势力具备帮助朱元璋恢复社会秩序的条件,这也是朱元璋予以拉拢的重要原因。

在朱元璋的倡导下,明代开国功臣们也对地方势力积极拉拢。被开国功臣们拉拢的地方势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首先是拥兵自重者。如邓愈在饶州路时,“饶之境内弄兵者尚怀疑阻,王(邓愈)推诚结纳,抚以恩信,于是左丞吴宏等皆请降。”[8]187而拥兵自重者在被拉拢后也为恢复地方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如王克恭在平定星源后,“擢其武力忠荩以为股肱牙爪,又察才可仕者而荐官之。邑人得保遗命,复齿齐民,耕田凿井,老子长孙,皆公赐也。”[16]163黔阳县前元帅蒋节归附后,不仅能供应租税徭役,而且协助平定地方动乱。詹允亨认为“若以蒋节为安抚司,官领其旧部曲,脩葺会同城池,自备粮饷,招抚人民,以实其城,俾讨平靖州山寨,且耕且守,于计为便”,并得到朱元璋同意[1]324。由此可见,如果得到拥兵自重者的支持,恢复地方社会秩序的成本将大大减少,这也是朱元璋同意詹允亨建议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地方大族。如婺源大族汪氏“素以仁义服人,而人亦莫敢以凶暴犯”,在变乱之中,婺源“小大赖以安,卒保守以免祸者,汪之力也”,汪氏也因此受到王克恭的拉拢[17]555。汪氏受到拉拢,无疑与其在恢复地方社会秩序的作用密切相关。而对于浦江大族郑氏,李文忠为之奏请旌表,胡良为之奏请免役[18]718。郑氏世代聚族而居,具有教化民众的示范意义,也有助于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这正是李文忠与胡良主动提出表彰和优待郑氏家族的原因。

另外,地方老人也受到开国功臣们的拉拢。如栾凤在诸暨时曾给地方老人吴长卿写信说:

老丈好义,高年俱备。州守亲往见之,礼也,但军务日殷,不得如志。区区不才不德,以致嵊人侵境,致吾老人流移他县,责又甚矣。迩闻还集,劳来安抚,正予事也,宁复骚动乎!望率诸子妇勤耕织,务本分,以终余年,以奉祖祢,俾父母之邦备有辉焉,不多赘。[19]

在中国传统社会,老人在地方具有较大影响力。栾凤意欲发挥吴长卿的表率作用,带动因战乱而离散的民众返乡,从而加快当地社会秩序的恢复。栾凤是否达到目的不得而知,但他对老人在恢复地方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毋庸置疑。

有些地方势力虽然最终未能归附,但开国功臣们也尽可能进行了拉拢,赵良胜便是其中的代表:

(赵良胜告老还乡之后)县大夫问政,直告以利害,匡救其失为多。至正壬辰,中原兵大作,蔓延江南,江浙行中书数遣大将统兵来过,侯(赵良胜)告之以恤民止杀,言多听……兵入浦阳。侯仓黄未及避,有被甲持戟而入者,自称徐将军,闻侯有重名,以甘言诱之使降。侯曰:“吾为元朝老臣,唯有一死报国耳,毋多言。”徐知不能屈,去。继有至者,强其行以见主帅,侯曰:“吾老不能步。”复使之乘马,侯曰:“吾不能驾。”遂遇害。[5]303

赵良胜曾任元官[5]301-302,还乡后仍能影响地方事务,并在元末变乱中努力维护地方社会秩序,这正是徐将军一再劝降他的原因。虽然赵良胜最终因拒绝归降被害,但徐将军及其后任为拉拢他而做出的努力不容忽视。与赵良胜情况类似的还有郑玉:

(郑玉)闻郡中大小人言于主帅,欲罗致之……弟琏惧伤先生(郑玉),奋身往,主帅拘之,不得还,令以书招先生亟出。先生曰:“吾荷国厚恩,偷生苟容,何面目立于天地间耶!”欲亟死。而吏卒猝至,急如星火,逼迫至郡。主帅引见,命左右拽之跪拜,先生不为礼……(劝降未果后)主帅命左右拽之出,羁留郡城……(郑玉)自经而死。[20]104

郑玉出身地方大族,其父乃元朝官员。郑玉虽未在元朝做官,但在地方授徒教学,颇有影响力[2]102-104。因此,郑玉既代表地方大族,也带有元朝官方的色彩,在地方社会具有多重影响力,这也是当地人纷纷将郑玉推荐给主帅的原因。虽然结果不如人意,但其拉拢的用心却是值得肯定的。总之,明代开国功臣努力争取包括拥兵自重者、地方大族及老人、元朝官员在内的地方力量的支持,这对恢复地方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地方文教事业

文化与教育事业是地方社会秩序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重视地方文教事业也是朱元璋的重要方针。龙凤元年(1355)攻占应天后,朱元璋去夫子庙行礼,并在次年“立三老堂以尊遗佚,博士院以蓄英才。凡讲明治道,悉资匡弼”,发挥夫子庙在恢复地方秩序中的作用[4]858。除学校外,朱元璋对寺院也颇为重视:

王师定建业……(朱元璋)命(慧昙)主太平兴国禅寺。时当俭岁,师(慧昙)化食以给其众,无缺乏者。山下田人多欲隶军籍,师惧寺田之芜废也,请于上而归之。山之林木为樵者所剪伐,师又陈奏,上封一剑授师曰:“敢有伐木者,斩。”……每设广荐法会,师必升座举宣秘法要。车驾亲帅群臣幸临,恩礼优洽。远迩学徒闻风奔赴,堂筵至无所容。[5]859

寺院维系着相当数量人的精神信仰,是地方文教事业中的重要内容。朱元璋之所以一再同意慧昙保护寺院利益的请求,并亲临其法会,看中的便是其在恢复地方社会秩序中的作用。而其他神灵的庙宇也受到朱元璋保护,如朱元璋曾以汪公保佑其征战胜利为由,发布保护徽州地方神汪公庙宇的榜文[3]。此举既有助于加强当地民众对朱元璋的认同感,也有助于维护当地民众的日常信仰,从而恢复地方社会秩序。

开国功臣们对于地方文教事业也颇为留心。这首先体现在对儒生的重视上。如李文忠在浙江时“少暇辄与缙绅士讲论修齐平治之道,至于文翰,未尝不留意也”[9],吴良在江阴时“暇日则延章逢之士,谈论经史”[21],耿亮在青田时“礼聘名儒,以兴雅化”[22]。作为传统社会掌握主流知识的人群,儒生在地方文教事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儒生处境的改善,对于恢复地方社会秩序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体现在对学校的重视上。如王恺曾在衢州重修学校以及孔子家庙[5]388,张齐曾在歙县重修孔子庙学[5]2002,钟友谅曾在祁门重修学宫[3]。而在学校重修后,开国功臣们往往积极发挥学校的教化功能。如胡深“荐新进士吴世昌为郡文学,以司教事”[5]372,孙安“乃置训导员,立五经师,崇学宾之席,广生徒之数”[23],耿亮“乃率诸生具醴斋菹醢,以告厥成功,盛服就位,降升俨恪圣师,巍巍如临其上,精诚合孚,充然而退。复聘名师,广招弟子员”[22]。而学校的重修及其活动也对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产生重要作用,如淳安县儒学重修后:

于时,士方席菅蒯馔藜藿以苟全,闻风而起,复有诵弦声。遗氓远人、壮夫健卒,惊贺瞻敬,圜明伦堂闻讲明者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为兄弟当友爱,朋友当信”,莫不昭愕相语,羡慕叹赏而去。嗟夫,斯道之流溢于人心固如此。[24]

另外,开国功臣们对神灵庙宇也颇为重视,如王恕曾在东阳重修文昌祠:

东阳旧有(文昌)祠……位置迫隘,且岁久废坏,未能有改作之者。龙凤六年春,金陵王君(王恕)来为丞。明年,惠平政洽,县事简静,乃合邑士而谂之曰:“维神之司科目,传记所载,信不可诬。今兹庙貌若此,殆非所以崇明德、惠斯文也。盍相与撤其旧而新是图?”众皆曰唯。[12]222

值得注意的是,王恕并非东阳人士,重修文昌祠是他规劝地方人士的结果。此类情况在同类活动中并不罕见,如耿亮重修青田孔子庙时曾“捐俸为倡,县人士欢然和之,输粟荐贷,各视其力为差”[22],王恺重修衢州孔子家庙,“告成之日,族之长者、少者冠而趋,旅牲币于庭,敬共将事,愿纪丽牲之碑,用侈公之赐”[6]67。换言之,开国功臣们重视文教事业的举措都获得了地方势力的肯定。这说明,通过重视地方地方文教事业,开国功臣们与地方势力顺利实现合作。这不仅有助于地方社会秩序的恢复,也增强了地方社会对朱元璋阵营的认同感。

四、结语

在元末变乱中,明代开国功臣们一方面通过军事行动瓦解元王朝及其他割据政权在地方的统治,另一方面则努力恢复地方社会秩序。在此过程中,开国功臣们努力减少军事行动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冲击,使得地方社会尽快摆脱战乱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开国功臣们积极拉拢地方势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恢复地方秩序中的作用。此外,开国功臣们充分重视地方文教事业,借此稳定人心。

由于明初特殊的历史环境,有关明初史事的记载大多集中于朱元璋身上,而对开国功臣有关记载或语焉不详,或有所隐晦,这为全面还原明代开国史乃至明初历史带来很大困难。学界以往有关明代开国功臣的研究,往往以其中获得爵位者为研究对象,而对未获得爵位者关注不足,故而难以全面认识开国功臣们在明代开国史乃至明初历史中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开国功臣们为恢复地方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明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某些开国功臣对地方社会秩序并无裨益,但开国功臣群体整体上的贡献不容否定。

在政治史旧有研究范式下,纯粹从政治、军事、制度角度出发对明代开国史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性。从社会尤其是地方社会的角度出发,能够细致还原开国功臣们在创建明王朝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全面反映明王朝建立的历史过程。明王朝的建立,既是朱元璋与开国功臣们合作的结果,也是开国功臣们与地方社会互动的结果。以此角度对明代开国史乃至明初历史进行全面研究与重新认识,在史料学与方法论上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社会秩序军事行动势力
本期导读
UP!00后新势力
启蒙与再启蒙:塑造社会秩序的实践理性思维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浅析外军有限军事行动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刑法中意志自由论之提倡
基层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做法和体会
冬日“水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