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和生命意义*

2019-02-1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白族彝族服饰

(西安石油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引言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服饰是一种象征、标识,服饰的变换象征着人的角色的转换,始终贯穿于人的生命历程。深入发掘民族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对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服饰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本文以云南彝族、白族为例,分析其传统民族服饰承载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探讨其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代价值。

一、云南彝族、白族传统服饰发展历史概述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其中服装列在首位,充分说明了它之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民族传统服饰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安全、保暖需求的同时,随着岁月变迁和历史沉淀,逐渐开始承载人们要表达的浓厚情意,标志着文明程度的进化。穿着传统服饰,举办节日、聚会,成为人们表达、传递爱意的一种形式。东方人表达情感比较含蓄,人们常常通过物品的传递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从古到今,对云南彝族、白族来说,给亲人制作的服饰,总有着超越服饰本身的深意。

彝族传统服饰贯头衣、饰尾服是对先民文化传承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彝族极其崇拜图腾,虎、龙皆在其崇拜的对象之列,彝族史诗《梅葛》叙述了虎尸解生万物的神话,认为世间万物皆为虎所化。虎、龙是带有尾巴的动物,对这些动物的图腾崇拜影响了彝族生活,使得他们非常注重臀部的装饰造型。

彝族服饰发展大致有三个时期。在东爨时代,妇人以一种黑色的丝织品为衣服,衣服长至及地,乌蛮的所有男子都有披毡的习惯。南诏时期,普通男子皆头挽发髻,穿上仅及膝的右衽窄袖短衣,披毡,赤足;妇人梳大髻,穿右衽大袍,耳戴大耳环,披毡,赤足,彝族的普通服饰已大体定型。明清之际,大体和南诏时期的服饰相同,只是过去下身所穿的裙改为裤,赤足变成了穿草鞋或布鞋,衣裤的料子已多由麻布变成了棉布。

近现代彝族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按分布地域形成四种类型:

1、红河型。此区男子多穿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妇女多穿大襟长衫及短衣,衣外套对襟坎肩,下穿宽腿长裤。喜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衣钉银泡,衣、裤、围腰多有精美的绣饰。特别讲究头饰,头上系帽顶巾、高通银泡帽、假发盘大髻、红缨银泡帽、银泡勒带、鸡冠帽执帕等。

2、楚雄型。此区男子多穿大襟短衣、长裤、头缠青帕。羊毛披毡、羊皮褂、麂皮兜肚或绣花兜肚为男子必备之物。妇女多穿右衽短衣,上套坎肩,下着长裤,系围腰。服饰上常绣美丽的花纹、图案。中老年妇女亦喜欢披羊皮褂。姑娘喜着绣花鞋,裹绣花帕,婚后包青帕。妇女的头饰极为讲究,其种类有绣花帽、蝴蝶帽、樱花帽、鹦嘴帽、绣花帕、青帕等多种。

3、滇西型。此区男子多穿右衽大襟长衫,宽脚裤,以青布或黑布包头,身披羊皮褂。妇女多穿圆领大襟衣或短衫,外套坎肩,系围腰,喜披羊皮褂,腰系布袋或皮兜肚。头饰极为讲究,中老年妇女常以青布或黑布包头,姑娘的头饰则花纹多样,色彩艳丽,种类有鱼尾帽、鸡冠帽、包帕、头巾,并饰以银珠、海贝、珠串、五彩络缨、银泡、银花勒子等。

4、滇东南型。此区妇女多穿右衽对襟上衣、上套坎肩,穿中长裤、系围腰。脚穿尖鼻绣花鞋,有些还饰以挑花挎包、麻织挎包、斜纹挎包、挑花腰带。头饰有鸡冠帽、头帕、布箍、盘帽等。男子多穿对襟长衫或短衣,外套坎肩,下穿宽裆裤。

白族服饰的形成与生活地域的自然环境、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视角有关。白族人尚白是因为白族人特别崇尚为人的清白和厚道,白族的“白”字,不仅是一种色彩的符号,还隐含了大理白族信仰的一种道德准则。

白族先民“滇僰”不分男女,穿的都是长至膝盖的无领对襟外衣。衣袖宽大却较短,仅长至肘。男的常以带束腰,有的衣后还拖有一后幅,可能就是史籍所谓的“衣着尾”的习俗。至今白族妇女穿的外衣,仍是前短后长的“衣着尾”的外衣,仅是把无领变成了有领,把对襟变成了右衽。男女皆叠发为髻,中间以带束之。不同的是,男子的发髻挽于头顶,妇女的发髻垂于脑后,为“银锭式”的髽髻。古时男女皆有,现今白族中老年妇女的发式,仍与此完全相同。

古代白族服饰发展是从青铜时代开始的。青铜时代,白族先民不分男女都穿着对襟无领外衣,均似不着裤。男女皆有发髻,并有一定的装饰。唐初梁建方的《西洱河风土记》记载,西洱河地区的白族男女都披毡,女性穿着用粗缎子做的裙子和衣服,盘髻,赤脚。

南诏、大理国为白族的鼎盛时期,服饰相对于之前较为华丽,服饰的形式和类型大致定型。男子披毡,穿对襟衣服,系腰带,挽髻,戴头囊,赤脚。女子穿短衣裙子,上面披锦方幅作为装饰,挽髻披毡,髻上和耳朵上多以真珠、金、贝、瑟瑟、琥珀作装饰。衣服颜色以红色和紫色为高贵,虎皮最尊贵。官家穿绫锦制成的衣服,华丽。无论官民,都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刺绣较多。

宋元时期,据李京《云南志略》记载:“白族男子披毡、 椎髻,妇人不施粉黛,酥泽其发,以青纱分编绕首盘系,裹以攒顶黑巾;耳金环,象牙缠臂;衣绣方幅,以半身细毡为上服。”与南诏时期服饰较为相似。

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迁入白族地区,白族服饰受到汉装的冲击,白族男子基本改穿对襟衣、宽腿裤式的标准汉装;女子服饰,花边服成为基本特色,衣服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裤脚均镶上花边。但很多地方保留了戴项链、耳环、手镯等银质品的传统。”[1]

二、彝族、白族传统服饰的历史文化意蕴

有学者说:“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周边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像穿在身上的史书,绣在身上的表情,成为民族标志,传统文化的象征。”[2]

彝族和白族的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继承传统,一方面不断汲取新的元素,适应社会环境,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渗透。彝族以黑为贵、以黑为美,而白族崇尚白色、以白为美,两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亲仁善邻、善于学习,其服饰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古代,彝族和白族都尊虎,并把虎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古时,彝族人曾以黑虎为图腾,他们自称为“虎族”(罗罗),云南楚雄彝族人每年都要过世代相传的“老虎节”,即虎图腾节。据说过“老虎节”会使人丁发达、六畜兴旺,可免天灾人祸。以虎皮作衣饰或仿虎形为衣饰是该民族服饰的特点,如人们会为刚出生的小孩子做虎头帽、虎头鞋,寓意让孩子平安健康地长大。白族从古时就自称为白虎的后代,称自己为“劳之劳农”,意为“虎儿虎女”。白族对虎的崇拜显著表现在服饰上,唐樊绰《云南校释》(卷七)记载:“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波罗皮”即“虎皮”。刺绣织锦的官服上镶饰虎皮为南诏王及官员的品级和时髦的象征。还有彝族和白族服饰上面的刺绣、花纹,都是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他们尊重大自然里面的一切,认为万物有灵,他们的服饰也反映了他们的原始崇拜。

两个民族的服饰都承载着各自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特点,据相关文献记载,对于古时彝族和白族人的描述皆有“披毡”,也就是披着羊皮毡子,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和白族大多是生活在山区或者是临水而居,以打鱼为生,早晚天气会比较寒冷,故披毡以防寒。

到现代,彝族、白族服饰已然承载了历代的文化意蕴。在传统节日,人们盛装出席,是对先民、祖先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服饰文化的传承。在一些特殊活动上,青年男女穿上自己最喜欢的传统服饰,互相对歌,谈情说爱。如白族的“绕三灵”,参加聚会的大多为青年男女,他们来时打扮得十分艳丽,手里拿着柳枝、鲜花,打着“霸王鞭”,唱着大本曲,敲着八角鼓。到了晚上,人们在寺庙周围的绿地上面休息,青年男女们开始谈情说爱,他们双双对对,隐藏在树木丛中,一唱一合,沿着洱海畔边行边唱,经过洱河灵帝的本主庙,然后到马久邑保景帝和公主的本主庙,整个过程都载歌载舞,如此延续三天至四天,“绕三灵”会才告结束。再如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人们穿着传统服饰,在夜幕降临后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依彝族的习俗,要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来表达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着老辈撒,表尊敬之意,希望健康长寿;长辈对晚辈撒,表对晚辈的爱意,祝福吉祥如意;同辈之间互撒,表同辈之间的友情;青年男女之间互撒,则是一段恋情的开始。

三、服饰文化在民族繁衍中的特殊生命意义

人赤裸裸降临于世,衣服是第一个“庇护所”;此后衣服是能够遮风障目的“防护所”;人死去,衣服仍是送终护灵的“佑护物”。衣服不仅仅是一件物品,人们赋予了它许多特殊的含义。“人穿什么,只是表象,人为什么要这样穿,这才是实质。”[3]

彝族、白族家里的孩子出生时,长辈或者母亲要给孩子准备虎头帽、虎头鞋,寓意让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长辈做的东西是一份寄托,让在异乡飘荡的孩子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衣物被人们赋予了浓厚的亲情关怀和深深的爱意。

结婚出嫁是人生的喜庆时刻,与出嫁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蕴含着最美好的祝愿,最能体现人文情怀的莫过于彝家和白族人家的女儿出嫁之时,母亲们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了。彝家女儿出嫁时,作为母亲要亲手给女儿制作嫁衣,在女儿进行过“换裙礼”之后就算成年,这时候母亲就要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了,有的母亲则把自己结婚时穿的衣服留给女儿,再在衣服上面绣上一些花纹,还有所佩戴的银首饰,寓意吉祥。这些服饰首饰对于女儿来说,其价值已经不能用外在的物质价值来衡量了,它代表的是母亲深厚的情感,以及女儿对亲人深沉的思念,还有附着其上的让后辈一直遵守的家规家风。女孩出嫁时,标准的衣服是上衣一件、裙子两件(有套裙)、头饰(红缨银泡帽)、一副大银耳环、一双绣花鞋,衣服、鞋子都是母亲或祖母亲手做成。新娘自己还要做上几双鞋子,送给男方的家人,以此展示自己的绣活,以免婆家看不起。

在白族人家,青年男女互相有意之后要互赠自己绣得很精致的荷包,出嫁时穿的衣服大多也是母亲亲手制作,一般是一件里面穿的衣服,长袍两件,裤子一件,鞋子一双,花冠一个,镜子一个。结婚当天穿的衣服在七天之后要把前襟剪下来,分别给孩子做红的、绿的衣服各一件,希望将来家丁兴旺。

嫁衣是生活物,更是生命物。“朴素或华丽的嫁衣在生命的一个特殊阶段被酝酿、被完成,承载着对一个成熟女性生命的定格,并开启她作为妻子、母亲的生命可能性与合法性。”[4]在母亲为女儿准备嫁衣的时候,一针一线都充满着对女儿的祝福与爱意,用所能找到的最高贵美丽的面料、最繁杂的针法、最精美的刺绣来表达她们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也是渴望生命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延续。这个过程是一个把物质转化为精神能量的一个过程,正式一代又一代人寄托在服饰上的情感,使得服饰有了生命。

结论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服饰都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颗颗明珠。服饰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它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参与造就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以及宗教认同感。透过对云南彝族、白族传统服饰习俗的梳理,我们可以窥见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及其所蕴藏的浓厚文化积淀。民族服饰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虽然服饰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但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基因和情愫始终如一,而且历久弥新。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重要精神支柱和灵魂。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发展为代表的软实力是塑造和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服饰文化作为非语言符号文化在建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效地利用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传播,对树立我国良好国家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白族彝族服饰
彝族海菜腔
动物“闯”入服饰界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雪人的服饰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