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条件下大学精神培育策略

2019-02-1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大学精神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资本、市场、现代科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大学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条件。一所大学如何能够挺立于当今时代,保持自己鲜明的特色,绽放出自己绚丽的精神之花,成了高校办学者亟待对付的问题。明了影响大学精神的各种因素及其合力,为探求培育大学精神的策略提供了思路。这些策略基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而来,自然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一、探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最佳结合点

大学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其精神引领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方向。因此,大学精神需要获得一种特立独行的性格,不能为任何外在力量所左右,否则就失去了大学之为大学的特有意义。但是,如前所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本身对大学精神具有奠定和营造作用。因此,大学精神所追求的独立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独立,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独立,而必须传承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精髓的东西。这种东西有时候会与时代精神协调一致,有时候也可能发生龃龉。当发生龃龉的时候,是该摒弃民族精神而迎合时代精神呢(与时俱进),还是坚持民族精神而不顾时代精神(民粹主义)?

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当下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的生存现实。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民族性与时代性如何协调起来的问题。每一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中,民族性与时代性处于一种交织状态,而市场和科技的力量又使这种交织状态的程度加深,速率加快。可以预见,在一段时间内,民族性往往会处于劣势,时代在科技的助力下有可能敉平民族性的棱角。在这种情势下,每一所追求精神高地的大学都面临着如何挺立民族性,寻求民族性与时代性最佳结合起来的问题。

二、正视科技力量,坚持以人为本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摆置着大学。这种摆置力量不仅影响了大学的院系设置、专业设置,还影响到了大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所以,要想培育大学精神高地,必须深刻领悟到科技的摆置力量,在这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面前岿然不动。这并不是一句理想的漂亮话,它可以在坚持以人为本中得到落实。

以人为本要求把人当作最高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以人为本甚至要求人们超越“目的与手段”这种工具理性式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认识到:人本身就是目的,此外没有别的目的。人决不是一个手段,决不是一种资源。人的天性和灵性必须得到尊重。一个人来到大学并不是或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求生的手段,而是为了实现人本身的最高价值:“认识你自己”。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本质和天性,并按这种本质和天性去做,这是我们能够为教育设想的最高目的,此外不可能有更高的目的了。其它一切目的必须基于这个目的而来,否则就是幻想。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认识,其它一切目的都只能是空洞的口号,只能是对人的最大的不尊重——最大的不尊重就是对人的天性的不尊重。对人的天性的不尊重包含了对人的尊严的不尊重,因为人的尊严就是从人的天性而来。

如果大学果真实现了自己的最高目的,也即每个人都能够认识自己,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的,想不和谐都难。社会之所以不和谐,就是因为人心不和谐,而人心之所以不和谐,就是因为人并不认识自己。人不认识自己,就只能糊里糊涂混杂于社会中,所谓生活不过就是一场浑水摸鱼。整个社会充斥着这些糊涂人,才会造成各种各样混乱的力,做出各种各样混乱的事——此之谓不和谐。

三、改进量化体系,提升指标质素,弱化市场机制对大学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要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必须有体制和制度上的保障。在科技与市场形成合力的时代,人们坚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学要想保持独立性,坚持以人为本,没有制度上的保障是不可能的。不能单纯从思想上,还必须从制度上让人们认识到:时间并不是金钱,效率并不是生命。金钱买不到时间,效率也换不来生命。那种基于市场经济而来的幼稚思维可以在它自己的领域里风行并发挥作用,但不能在大学精神中留有存活之地。金钱买不来智慧,也买不来精神——精神与买卖无关。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进大学制度中的量化体系,提升指标质素。在教师方面,需要改善职称评定体系,使这种体系朝向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心于教学与科研的方向发展,把心力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学生方面,需要改善学分制和奖惩制度,把学分与学习能力区分对待,把奖学金与真正的学术能力相挂钩,而不是仅仅流于一些表面的数字,以至于沦为赤裸裸的利益角逐,使大学变成一个商场甚至官场。应该探索出这样一种制度体系,努力做到:一个人的质素和潜力并不是通过一系列数字就能说明问题,而需要更人本更直观更深刻的洞察。这种洞察可以体现在一种更和谐更健全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中。大学的领导者应该相信,人的智慧一定能够找到这样一种制度,因为历史上就曾经活生生地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孔子与弟子的教学关系)。实现这一点,就可以从根本上弱化市场机制对大学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保持大学精神的纯粹性和理想性。

四、以人文精神改良和增进大学师生关系

中国从近代以来,由于科技落后和列强入侵,到五四运动爆发,民主与科学的呼吁应运而生,正式成为大学精神的主流。顺着这股潮流,科学受到了国人前所未有的重视,乃至发展到今天一度演化为科学至上主义。这股精神在大学里(又不只局限于大学)具体表现为重理轻文的思潮,而人文学科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这在一个有几千年浓厚人文传统的国家实属反常。

重理轻文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人们不关注人文本身,不理会“认识你自己”,因为他们忙于“认识世界”。可是,单纯偏重理科而忽视基本人文素养的修炼,一个人会把自己迷失于世界之中,找不到归宿,甚至找不到落脚点。他们不知道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历史意味着什么。他们不知道什么叫“21世纪”,因为他们不知道公元前几百年的轴心时代意味着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别人是谁。他们自认为知道科学是什么,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科学是什么,因为要想知道科学是什么,必须先得知道人是什么,否则科学就完全可能是一场虚构。海德格尔说:“这是人类的一个奇怪时代,几十年来我们就在其中漂浮;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再有时间问人是谁。通过科学对现有的和过去的人的描述,我们是决不能知道人是谁的。”[1]科学家们洋洋自许,狂妄自大,尽管他们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

从本性上说,重理轻文思潮与以人为本的精神相抵触。在重理轻文思潮下,工具理性必然盛行,于是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僵硬的,甚至是机械的。体现在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变成了纯粹的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类似于人们把信息输入电脑。在这种状态下,个性不可能得到重视,更遑谈什么人文熏陶。

大学的灵魂是精神,而精神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是人。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精神的活灵活现者,师生关系是大学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精神的性质。可以说,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决定了一种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所以,师生关系是构成大学精神最重要最本质的一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搭配具有决定大学精神性质动向的根本意义。要想构建和培育大学精神,必须准确定位大学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性质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找到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状态。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泛泛地谈论尊师重教,把教师当作受尊重受崇拜的主体,这本身固然不错;但与此同时人们忽视了更为根本的一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天资和性情长期以来没有被当成主体来对待。一种新型的健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不仅要尊重教师的角色地位,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角色地位。从道德上说,尊重教师是必须践行的;但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得到尊重,学生不能仅仅是老师的复制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能够体现在教育的前景中。不然,一种原地踏步的教育将不可避免,创造和进步将无从谈起。

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步确立人生方向的关键时期。如果说大学之前的时期是做梦阶段,大学之后走入社会是梦醒阶段,那么大学就是半梦半醒阶段。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突然被抛入大学这个环境,难免会茫然无措,面临沉沦和挣扎。在这样的阶段,教师作为先行者和过来人,对学生的指引作用可以想见。在大学期间,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那么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并不代表师生之间的全部意义,更不代表师生之间最重要的意义。健全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更要包括人文关系的建立。所谓人文关系,就是老师与学生相互认识,相互欣赏,基于对彼此个性的了解与尊重而发展师生关系,正如孔子与弟子们一样。没有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大学只会流于某种类似于市场的场所,知识变成了商品,教学变成了交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使命不复存在。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师眼中,所有的学生必然是一样的,个性被“一视同仁”淹没了,“标准化”的教学导致了千篇一律,平均主义制造出批量的平庸,因材施教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

要想克服这种状况,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试行通识教育,可算一个很好的尝试,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理工科的学生直到博士毕业却依然还是文盲这种事实。孔子老早就说:“君子不器。”[2]就是要求一个人不能像一件器物那样只具有一种功用。毕竟人不是一架机器,他生活于世间乃是一个通融的活物。钱穆先生对此解释说:“器,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今之所谓专家之学者近之。不器非无用,乃谓不专限于一材一艺之长,犹今之谓通才。……近代科学日兴,分工愈细,专家之用益显,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通瞻全局,领导群伦,尤以不器之君子为贵。”[3]

五、落实因材施教,实现个体教育

要实现“认识你自己”的教育目标,就必须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古训,实现个体教育。所谓个体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都当作一个个性存在的事实来对待,当作不同于任何别人的人来对待,并运用与这个独特个体相适应的教育方式。这当然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学生。如果教师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或者有这个精力和时间而不愿意这样去做,那么问题都出在大学:要么是大学的机制没有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来对待学生,要么是教师有这个时间而不愿去做,这也要怪大学,因为它录用了不合格的教师来教育学生,这种教师没有履行教师的职责,没有对学生负责。

这种情况在大国的教育中尤为普遍。尼采说:“大国的教育体制总是最平庸的,就像大厨房里最多也只能做出平庸的饭菜,道理是一样的。”[4]要想克服和超越这种平庸,就必须把大厨转变为小厨,把大锅转变为精致的小锅,把泛泛的群体视角转变为更专注于不同的个体。群体只是一个抽象物,真正活生生的只是不同的个人。忽略了这些活生生的个人,就没有真正的群体关注。只有关注鲜活的个体,实现个体教育,让每个人都努力认识自己,这样一种健全而和谐的群体才可能出现,也只有这样,真正的大学精神才能培育和树立起来。所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健全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加关注个体,以此去充实群体的整体价值。

当然,如果一个人注定是平庸的,那只需要平庸的老师来对待。可是,我们凭什么认为一个人注定是平庸的呢?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注定是不平庸的,那么,教师对于他也就不是十分重要,因为他可以进行自我教育。但是,我们又凭什么认为一个人注定是不平庸的呢?不管怎么推论,我们都无法否认教育的意义。即便天才也需要点拨,需要灵感——而最好的教育不只是为人带来知识,还应该带来更重要的东西——灵感。

其实,诚如叔本华所言,作为人,作为意志的存在,一个人并不能决定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而只能逐渐认识自己的天性[5];并按照这个认识去做,去走完自己的一生。也正因此,一个人决不能后悔他所欲求的,而只能后悔他所做过的[6]——毕竟欲望不在后悔之列。

认识你自己!——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牢记这句话并努力践行之。一切都取决于对自己的认识,而要获得这种认识,大学精神正是引领人们反观自我的一块指路碑。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大学求学的遗憾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