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初期临安府于潜县农业文明初探
——以楼璹的《耕织图诗》为例

2019-02-10郭庆彬

关键词:劳作文明农业

□郭庆彬

[内容提要]宋代是我国农业社会大发展的时期,农业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经济重心南移给江浙地区农业带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耕织图诗》的发展是南宋农业文明在诗歌中的一个表现,在众多《耕织图诗》中,楼璹的《耕织图诗》较为典型。这组以农村耕织为描写对象的大型组诗广泛地展现了农业生产状况;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状况;表现了南宋时期的重农思想;同时也表达了楼璹的悯农思想,生动地阐释了南宋初年临安府于潜县农业文明。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依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文学,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努力挖掘蛰伏在文学领域的散金碎玉,为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铸魂。

一、楼璹《耕织图诗》

楼璹(1090-1162)明州鄞县(今属宁波)人,画家、诗人。其侄楼钥在《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指出“伯父时为临安于潜令,笃易民事,慨念农夫蚕伏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1]指明了楼璹的《耕织图》作于于潜(今属杭州临安)。该诗共计45首,均为无言八句诗,是一组表现农耕文明的大型组诗。

费孝通曾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乡土性比较明显。在文学表现上从《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到后来的田园诗派,再到后来的《耕织图诗》,这些都是文学中的农业文明。《耕织图诗》数量众多,影响深远。自楼璹后,又有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诗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和清代雍正、乾隆时期附于焦秉贞所绘《耕织图》之上的耕织诗。但是这些耕织诗无论是在数量、思想内容,还是对农业文明的反应程度都不如楼璹的《耕织图诗》。

本文试对楼璹的《耕织图诗》所表现的农业生产状况、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南宋重农思想和楼氏本人的悯农思想进行浅析,以窥探南宋初年临安府于潜县农业文明,并指出乡村振兴应挖掘蛰伏于文学中的散金碎玉,为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铸魂。

二、农业生产状况

耕与织是我国古代农村最主要的劳作方式。楼璹就抓住了这两个方面,进而生动地展现南宋初年于潜地区农业生产状况。

其一,农业生产的系统性。诗歌详细介绍了秧苗准备阶段的浸种;土地准备阶段的耕、耙耨、耖、碌碡;插秧阶段的布秧、淤荫、拔秧、插秧;田间管理阶段的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获阶段的收刈、登场、持穗、簸扬;及储藏阶段的砻、舂碓、筛、入仓。由浸种到入仓一套完整的农耕系统,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农业过程详备而系统。

织诗24首亦如是,从浴蚕、下蚕、喂蚕,一直到络丝、经、纬、织、攀花、剪帛等环节,系统性非常强,而且把由蚕到成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都突显出来。正如丁晓蕾、王思明等人说“《耕织图》系统反映了江南水田稻作的各个劳动环节。”[3]楼璹的《耕织图诗》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现了南宋江浙农业生产的系统性。

其二,耕织技术的先进性。楼璹的《耕》诗二十一首表现了南宋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先进。诗中所涉及的大量农具就是其先进性的见证。《耕》二十一首提到农具多达21件,分别是筠篮、耒耜、犁、耙耨、耖、碌碡、秧马、耘、衔尾鸦、担、高架、连枷、砻、石砺、床、斗、碓、杵臼、籭簸、仓。多样化的农具为先进农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其三,农业模式的先进性。“耕一耙三”模式适应了南方农业精耕细作。《耕》诗中“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写的是土地准备阶段的第一步——翻土;紧跟其后《耙耨》、《耖》、《碌碡》都是为了使土地平整、细碎。《碌碡》中有“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经过多道工序,水田平如掌,虽说加入了作者的艺术化,却也生动展现了南宋水田耕作技术的先进。

《农桑辑要》引《种莳直说》:“犁一耙六,耙功不到,土粗不实。耙功到,土细实。”[4]强调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作者在耕诗中用了《耙耨》、《耖》、《碌碡》三首诗来介绍耙。难怪南宋的高斯得称“浙人治田比蜀中尤精,土膏既发,地力有余,深耕熟犁,壤细如面,故其种人土坚致而不疏。”[5]此外,《淤荫》云“杀草闻吴儿,洒灰传自祖。田田皆沃壤,泫泫流膏乳。”这里介绍了草木灰肥田技术。

就《织诗》而言,24首《织诗》详细地描摹刻画“织”的整个过程。从养蚕育种(《浴蚕》),到孵化进食(《采桑》),到分箔喂养,还要观看蚕是否吐丝(《分箔》《大起》《捉绩》),到化蚕茧、化蛹(《上簇》《灸箔》《下簇》),到蚕茧加工(《择茧》《窖茧》《缫丝》《蚕蛾》),最后才是对丝的纺织加工(《络丝》《经》《纬》《织》《攀花》《剪帛》)。过程繁琐,诗人事无不细,将从养蚕到成帛的过程尽数展现。

南宋耕织技术先进而复杂,诗人不厌其烦,一一道来,秩序井然,又能生动传神、井井有条,而且语言朴实真切。诗句以近乎白描的方法,朴素而真实的再现当时事物本来的面目,呈现了南宋先进的耕织技术。

三、农民生活状况

楼璹的《耕织图诗》展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的生活一方面表现为田园牧歌式的喜乐,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生活的艰苦。

《灌溉》云“斜阳耿疏柳,笑歌问女郎。”夕阳斜照在疏荡的柳树上,青年男女们在树下嬉笑欢唱。农闲时节青年男女们唱着牧歌,享受田园生活的喜乐。《登场》云“禾黍已登场,稍觉农事优。”忙碌了一季,粮食作物已经收到场地,这时他们觉得辛苦的劳动生活是值得的,仿佛在畅想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乐意在其中。《舂碓》云“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乡间月色优美,风吹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乡村里面到处可以听到舂米的碓声,这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是田园牧歌式的和谐之音。《采桑》云“邻里讲欢好,过畔无欺侵。”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和睦友爱,田园生活亦轻松自在,让人舒畅,浓浓的乡情中充溢着喜乐之情。

作者所表现乡村生活田园牧歌式的喜乐毕竟只是插曲,主流是乡民生活的艰苦。《收刈》云“田家刈获时,腰镰竞仓卒。霜浓手龟坼,日永身罄折。儿童行拾穗,风色凌短褐。”到了收割的季节,抓住机会,抢收作物,霜重天寒,手掌龟裂,连儿童都得露出粗布短衫辛苦劳作。劳作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收割时辛苦的画面透露出生活的艰辛。《入仓》云“天寒牛在牢,岁暮粟入庾。田父有余乐,炙背卧檐庑。却愁催赋租,胥吏来旁午。输官王事了,索饭儿叫怒。”艰辛劳作了一年,却要在地主管家和官仓胥吏的监督下把粮食都运到统治者的粮仓里。劳动者沉重的租税穷形尽相,这与《收刈》中“欢呼荷担归,望望屋山月。”形成鲜明的对比,乡民看到粮食丰收,内心出现一丝欢呼。但是,这欢呼似乎太早了,粮食最终并不属于他们,他们还有沉重的赋税,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织诗》亦如是。《络丝》云“儿夫督机丝,输官趁时节。向来催租瘢,正为坐踰越。朝来掉籰勤,宁复辞腕脱。辛勤夜未眠,败屋灯明灭。”为了能够交上租税,农民夜不敢寐,不管多辛苦都坚持劳作。《剪帛》亦载“输官给边用,辛苦何足惜。”辛苦劳作了一年,却要把为数不多的粮食和锦帛缴纳给官府,生活何其艰难。正如诗中所言“冬来作缥絖,与儿御寒冻。衣帛非不能,债多租税重。”

楼璹《耕织图诗》中所反映交粮、交丝现象,展现了百姓在沉重赋税制度压迫下的艰苦生活。孟子曾有言“有布缕之征,有粟米之征,有力役之征。”[6]布缕之征由来已久。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介绍了南宋税法,他说“两浙身丁钱者,始未行钞法以前,岁计丁口,官散蚕盐……黄祐中,许民以绸绢依时直折纳,谓之丁绢。……大观中,始令三丁纳绢一匹,当时绢钱,未有倍价……绍兴初,又用严守颜之言,增的解人免丁钱。廿五年上念浙民之困……”[7]李心传也曾有感慨:“是取其五也。”就是重复取税,征了又征,连征了五次。楼璹《耕织图诗》作于高宗绍兴年间,时间大致与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的这段文字相符合。不同的是,楼璹《耕织图诗》是以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对农民劳作场景的刻画,并加以艺术化的表现,达到更为真切感人的效果。将那个时期农民生活的喜与乐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南宋重农思想

中国被称为农业文明的古国,农业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以农立国”思想深入统治者的内心。《后汉书·礼仪志》中有“皇后率诸侯公卿夫人蚕”和“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依次耕”的记载,足见统治者对于农桑的重视。关于农事有许多示范活动,例如“祈年”“亲耕”等大典,而这些活动皇帝一般都会亲自参加,并参与劳作,来表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也树立模范,给臣民学习,南宋时期亦不例外。

楼钥在《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载有“周家以农事开基,生民之尊主,思文之配天。后稷以来,世守其业。公刘之厚于民,太王之于疆于理,以致文武成康之盛。周公无逸之书,切切然欲君子知稼穑之艰难,至七月之陈王业,则又首言九月授衣,与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至于条桑载绩,又兼女工而言之,是知农桑为天下之本。孟子备陈王道之始,由于黎民不饥不寒,而百亩之田,墙下之桑,言之至于再三,而天子三推,皇后亲蚕,遂为万世法。高宗皇帝身济大业,绍兴中兴,出入兵间,勤劳百为,栉风沐雨,备知民瘼,尤以百姓之心为心,未遑他务,下重农之诏,躬耕籍田之勤。”[1]可见高宗时期有明显的重农思想,并且付诸实践,亲自耕种,颁布重农诏书。

楼钥在《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还载有《耕织图》完成后的情形“未几,朝廷遣使循行,以课最闻,寻又有近臣之荐,赐对之日,随以进呈。即蒙玉音嘉奖,宣示后宫,书姓名屏间。”[1]从朝廷派使者、嘉奖、宣示后宫等情节来看,当时高宗确实十分重视农业。

毕阮在《续资治通鉴》中也载有“甲午,赵鼎奏:‘近久雨,恐伤苗稼。欲下临安府祈晴。’孟庾、沈与求曰:‘多雨,天气久寒,蚕损甚众。’帝曰:‘朕见令禁中养蚕,庶使知稼穑艰难。祖宗时于延春阁两壁画农家养蚕、织绢甚详,元符间因改山水。’”[8]高宗令内宫养蚕,而且皇宫内也挂有织图,亦足见高宗的重农思想。

楼璹的《耕织图诗》影响巨大。这种能图文结合,而且能够表现统治者重农思想的特殊形式,为后代统治者所喜爱,并长期保持下去。后代不断出现《耕织图诗》,仅南宋就有刘松年、梁楷等人曾作《耕织图》,宋末元初安徽人程棨摹楼璹《耕织图》45首,后乾隆皇帝又命人依此图刻石,并亲自为刻石题写了“耕织图”三个大字;元代赵孟頫写有《题耕织图诗二十四首奉懿旨撰》;清代焦秉贞《耕织图》(又名《康熙御制耕织图》),康熙皇帝亲自为其写序、配诗;清《雍正耕织图》亦是如此,每幅画都有雍正题诗;清乾隆时期的《棉花图》也有乾隆的题诗。康、雍、乾连续三位皇帝都亲自为耕织图题诗,足见统治者的重农思想,以及图诗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楼璹的《耕织图》只保存了清乾隆刻石二十三块,在部分轶失的情况下,楼璹的《耕织图诗》很好地补充了这部分农业文明的资料。具有文学和农史两方面的意义。

五、楼氏本人的悯农思想

楼璹本人也有很强的重农意识,在《插秧》“我教插秧马,代劳民莫忘。”秧马是一种新型农具,作为于潜县的长官,作者亲自教授。将重农思想贯彻到实际行动中。楼璹《耕织图诗》本就是南宋重农思想的产物。张如安教授在《南宋宁波文化史》这样阐释“‘耕织图诗’起了宣传农桑技术的作用,担当了事实上的科普宣讲诗的角色。”[9]

首先,从创作目的来看,楼钥在《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指出“伯父时为临安于潜令,笃易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为耕织二图。”[1]南宋高宗初期,重视农桑,楼璹当时作为于潜令,一方面领会上意,一方面感慨农民稼穑之苦,然后经过探访、绘制耕织图,并题诗。

《跋扬州伯父耕织图》中又指出“呜呼!士大夫,饱食暖衣,犹有不知耕织者,而况万乘主乎?累朝仁厚,抚民最深,恐亦未必尽知幽隐,此图此诗,诚为有补于世。夫沾体涂足,农之劳至矣,而粟不饱其腹;蚕缫织纴,女之劳至矣,而衣不蔽其身。使尽如二图之详,劳非敢惮,又必无兵革力役以夺其时,无污吏暴胥以肆其毒,人事既尽,而天时不可,必旱潦螟螣既有以害吾之农夫。桑遭雨而叶不可食,蚕有遍而坏于垂成,此实斯民之困苦,上之人尤不可以不知,此又图之所不能述也”[1]士大夫吃得饱,穿得暖,不知道农民耕织的艰难。诗人希望借助图和诗使士大夫们了解农民生活艰难,他们昼夜劳作,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生活。诗人感慨民之苦,恰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楼氏体悟百姓艰难,期望统治者怜悯百姓,兵役勿夺其时、无贪官污吏,期望天时顺畅,无旱涝蝗虫……既展现了百姓们生活的艰难,又表达了作者的期待。悯农思想贯穿其间,令人动容。

其次,从诗歌内容看,楼氏的诗歌也表现出他的悯农思想。农民辛苦一年,终于收到了粮食,却要在地主管家和官吏的监督下输送官府,这画面令人感慨,将“炙背卧檐庑”愁苦的农夫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作者着力描摹,不得不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农夫们的同情。《择茧》中有“衣帛非不能,债多租税重。”即使辛苦劳作,养蚕缫丝,却因为租税重,不能给孩子织衣御寒,实在令人心寒。《络丝》也载“儿夫督机丝,输官趁时节。向来催租瘢,正为坐踰越。朝来掉籰勤,宁复辞腕脱。辛勤夜未眠,败屋灯明灭。”不及时交租税会被催打,害怕被毒打,只能长夜不眠,却不敢有什么怨言。一幅长夜耕织的图景通过诗歌表现出来,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悲悯之情。

此外《插秧》中语“我教插秧马,代劳民莫忘。”作者感念农民劳作艰辛,丢掉士大夫的身份,亲自教授使用插秧马。大约是希望新技术能够减轻耕夫的辛劳。用实际行动来说明了作者的悯农思想。

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也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农业文明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文学也丰富了农业文明,成为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依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蛰伏在文学领域的散金碎玉,为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铸魂。

猜你喜欢

劳作文明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春暖劳作花相伴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