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2-10梁淑娴方翠容阮小平
梁淑娴,方翠容,阮小平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番禺院区外科,广东 广州 511430)
骨外科创伤比较常见,会出现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较长,需要多次换药。在传统创口处理中,通常时清创后给予开放式换药,治疗时间长且疼痛明显,如果伤口娇嗔或大量渗液会导致引流不畅,延长创面愈合时间[1]。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上述症状,促使创面尽快愈合。在该项研究中,对88例骨外科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探究对象为88例骨外科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9-2018.9。分为两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4例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护理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5例、19例,年龄跨度为17-68岁,平均为(46.2±3.2)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15例,下肢骨折14例,肋骨骨折8例,腰椎骨折5例,盆骨骨折2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跌倒摔伤12例,重物砸伤8例,其他伤3例。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18例,年龄跨度为18-69岁,平均为(47.3±3.6)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14例,肋骨骨折7例,腰椎骨折4例,盆骨骨折3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跌倒摔伤13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伤2例。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实验组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护理,需要在清创后修剪合适的Vacuseal材料覆盖在创面上,并给予生物透性膜封闭整个创面,连接好负压源,控制为40-60kPa,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来完成。具体护理如下:
(1)引流管护理
需要在连接引流管的时候检查是否存在破损裂缝现象,需要确保引流管的密封性。在引流管连接之后,需要对创腔密封严密情况进行观察,确保负压有效。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在患者翻身或下床的时候需要告知患者引流管注意事项,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等,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性。
(2)负压观察与控制
需要对负压进行合理控制,过大的负压会降低引流管的通畅性,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负压情况,并确保负压控制在40-60kPa左右。如果出现引流受阻或疼痛明显的情况,需要对负压进行合理调整。
(3)引流情况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定期对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引流量等进行详细观察,并对其记录。如果引流量突然增加、颜色从淡红色、暗红色变为鲜红色血液等,需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如果引流受阻,需要对负压适当的调高,采用生理盐水对抽吸管道进行冲洗,没有改善可以及时更换引流管。
(4)引流瓶护理
需要确保引流瓶的位置处于创面一下20-30cm左右。每天需要及时更换引流瓶,并在更换的时候对引流量进行观察与记录。在更换好干净的引流瓶之后需要对引流效果进行密切观察,对使用过的引流瓶进行消毒处理,晾干后进行密封备用。
(5)创面护理
需要对创面周围皮肤红肿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红肿与红疹情况,表示患者对透性膜过敏,需要每隔2-3天对透性膜更换1次。并且需要创面消毒,避免出现创面感染情况,同时,需要对患者下肢末端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做好保暖措施,并定时更换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需要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在疗效标准中,显效:创面愈合,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有效:创面明显缩小,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创面未愈合,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9.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与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11.7±1.8)天、换药次数(2.3±0.4)次与住院时间(13.6±1.9)天,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18.4±2.3)天、换药次数(7.6±0.9)次与住院时间(19.3±2.6)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骨外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开放性伤口,愈合比较慢,需要及时更换敷料,继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创面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而封闭性负压引流技术通过特殊的创面敷料与生物透性膜对创面进行封闭处理,有效的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采用负压引流进行持续吸引,可以对创面坏死组织、渗液等进行彻底清除,确保创面干燥与清洁,加快创面的愈合[2]。
综上所述,在骨外科护理干预中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显著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促使创面快速愈合,减少患者痛苦,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