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2-10葛丽凤
葛丽凤
(寿光市上口中心卫生院内科,山东 潍坊 262732)
冠心病是心血管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发病之后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的发病症状就是胸闷与胸痛,如若不能及时之后将会诱发休克。通常情况下冠心病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与高血压因素、年龄因素等产生直接关联,治疗时间较长。而常规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冠心病患者护理需求。针对于此,下文分析我院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评价优质护理措施在其中的应用优势。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我院一共收治了6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最高为78岁,最低为49岁,中位年龄(53.2±1.4)岁,有1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实验组年龄最高为79岁,最低为50岁,中位年龄(53.3±1.5)岁,有10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
纳入标准:经过检查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持有反对意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呈现为P>0.05的无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日常护理的过程中,进行病房的打扫,保证清洁度与通风性,开展饮食与行为的管理工作,帮助患者正确翻身[1]。
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①在初期护理过程中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冠心病疾病的知识与注意事项,提供成功治疗的案例,减少焦虑或是恐惧心理,在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情况下,告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必要性,使其可以提升治疗积极性与自信心。②多数冠心病患者的食欲都会减退,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充足性与均衡性,导致免疫力降低。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饮食方面的指导工作,要求患者多摄入蛋白与纤维元素,杜绝食用脂肪类、糖类亦或是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性。③护理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方案,预防过度劳累或是超负荷工作出现严重的问题,遵循个性化的原则编制治疗方案。例如:可以采用康复训练的方式开展治疗工作,指导患者每天慢走30分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节慢走时间,杜绝饮用咖啡亦或是浓茶,在出院三周之后进行复查。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进行各项体征指标的监测,如若发现异常指标要立即通知临床主治医师,及时开展治疗工作[2]。
1.3 判定标准
动态记录与观察住院时间指标与收缩压指标,判定各项指标;在护理之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所提升,养成了良好的用药与生活习惯,判定为较好,在护理之后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疾病认知水平稍提升,判定为一般。在护理之后患者的症状均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不好。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效果采用较好+一般的形式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住院时间与收缩压指标,并用t值进行检验,对两组护理效果,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1.0软件,当两组患者的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采用P值小于0.05表示。
2 结 果
2.1 住院与收缩压指标分析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与收缩压指标,实验组住院时间(7.5±1.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14.3±1.3)天,t=21.0521,P=0.0000。实验组收缩压(145.2±10.3)mmhg,对照组收缩压(162.3±12.3)mmhg,t=5.8380,P=0.000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
2.2 护理效果分析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实验组较好19例,一般10例,不好1例,效果为96.6%。对照组较好10例,一般10例,不好10例,效果为66.6%。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病症,通常会发生脂质代谢异常的现象,对机体抵抗力与功能产生影响,如若不能及时准确治疗,将会威胁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在发病之后会诱发较多临床症状,舒适度较低,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如若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将会引发并发症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最佳的护理措施防范风险,提升护理质量[3]。
上文分析中研究了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实验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人员采用优质护理手段开展干预工作,能够根据临床症状与发病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遵循科学化的原则,为患者讲解关于冠心病的基本知识与治疗手段,在耐心解释的情况下提升治疗依从性,预防风险问题。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采用优质护理手段开展工作,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心率与血压指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