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2-10丁红艳
丁红艳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卫生院,湖北 襄阳 441513)
本研究择取66例秋季腹泻患儿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具体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择取本院收治的66例秋季腹泻患儿,收治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采用奇偶法均分为对照组(33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3例患儿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纳入标准[1]:2组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相关诊断要求;患儿具有腹泻、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资料不全患儿以及具有精神疾病的患儿。对照组患儿中,有19例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患儿的年龄最小5个月,年龄最大3.6岁,平均年龄为(15.62±2.69)月。观察组患儿中,有18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患儿的年龄最小为4个月,年龄最大为3.9岁,平均年龄为(15.12±2.44)个月。2组患儿的资料资料输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对患儿进行常规的饮食、卫生等予以护理。
33例观察组患儿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2]:其一,患儿入院后对其血压、护理、精神状态以及心率等各项指标予以严格监测,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患儿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进行分析,观察患儿的皮肤弹性,防止患儿因大便次数过多出现臀部红肿甚至溃烂的现象,检测患儿的尿量情况。其二,强化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患儿患病后的心情焦虑、易哭闹,家长情绪也容易出现激动、暴躁,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家属介绍该疾病的原因、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降低患儿家长的不安情绪,与患儿进行交流,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可以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等与患儿进行交流,了解患儿需求,提升患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其三,加强对病房的空气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勤换被褥。加强消毒工作,避免病毒传播。其四,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予以适当的饮食干预,为其提供食用易消化、清淡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将肠道消化负荷减轻。对于母乳喂养的患儿,嘱咐患儿母亲禁油腻、辛辣饮食,哺乳前30分钟用温开水稀释母乳。对于流食患儿,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保证饮食的干净卫生。其五,患儿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紫外线将被粪便污染物品予以严密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 评价标准[3]
2组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以《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为参考,比较以下内容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1)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停止呕吐的时间。(2)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2组患儿数据采用SPSS21.0校准分析,2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以及停止呕吐的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予以(%)表示,用卡方检验。统计学中意义存在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12.20±4.51)小时、止泻时间(3.62±1.12)天、呕吐停止时间(1.51±0.12)天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退热时间(21.51±6.42)小时、止泻时间(5.96±1.85)天、呕吐停止时间(2.34±0.88)天,(t=6.8166,P=0.0000)、(t=6.2157,P=0.0000)、(t=5.3684,P=0.000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中,痊愈15例(45.45%),有效17例(51.52%),无效1例(3.03%),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中,痊愈11例(33.33%),有效16例(48.48%),无效6例(18.18%),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势明显,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x2=3.9952,P=0.0456<0.05。
3 讨 论
小儿腹泻具有季节性,小儿秋季腹泻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之一,对患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临床治疗上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来提升治疗效果[4]。护理干预通过生命体征护理提升护理的安全性;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增强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生活护理可以提升患儿的舒适度,促使其快速康复;通过饮食干预可以增强患儿的抵抗力;通过感染护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患儿护理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由本文研究证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呕吐停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护理优势显著,说明对秋季腹泻患儿予以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儿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降低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