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的应用
2019-02-10于楠楠赵晓敏
于楠楠,于 英,赵晓敏*
(1.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1]。下肢动脉重度缺血的患者可应用介入治疗使闭塞段血管再通,快速恢复下肢的有效血供,然而介入治疗并不能消除引起动脉硬化的潜在致病因素,患者仍可能再次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2]。延续护理是通过电话随访、网络联系等方式,对出院后仍存在住院风险的患者提供干预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连续性的健康照护。延续护理已成为慢性病院外治疗的综合性措施之一。本研究通过对9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入院时、出院1、3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方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探讨延续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应用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97例,男80例、女17例,年龄55~8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男41例、女8例,年龄55~81(61.3±7.2),左下肢动脉病变23例,右下肢动脉病变22例,双下肢动脉病变4例,吸烟史37例,糖尿病27例,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18例,冠心病16例,脑血管病18例;对照组:男39例、女9例,年龄57~82(61.4±7.4),左下肢动脉病变21例,右下肢动脉病变22例,双下肢动脉病变3例,吸烟史36例,糖尿病25例,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16例,冠心病17例,脑血管病19例。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2)首次接收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3)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4)能有效沟通者。2组患者均完善相关检验检查后行介入治疗,根据病情需要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或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指导。
1.2 方法
科室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对成员培训后进行出院后随访和资料收集。入院后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做好诱因、饮食、用药、运动、足部护理等方面的指导。出院后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适宜的锻炼计划,对家属宣教疾病和康复的有关知识,定期电话随访吸烟、饮食、睡眠、用药、社交及运动等情况[3]。关注患者门诊复查时血压、血糖、踝肱指数和血管超声情况,体格检查关注下肢缺血情况和溃疡愈合情况。根据电话随访评估情况和复诊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措施落实较好者给予支持和鼓励,对措施落实不佳者积极协调家属的配合参与,共同制定切实的行为目标,调动家属参与患者的行为管理。每例患者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如患者配合不佳或病情不稳定,可适当增加随访次数,患者也可以随时采取电话或网络的方式进行咨询。
1.3 评价指标
1.3.1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患者出院随访时采用自制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随访三个月。
1.3.2 行为方式改善情况
对患者饮食控制、戒烟、遵医嘱用药、规律活动、定期复查、情绪平稳、规律作息和足部护理等项目进行评估和评价,随访三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s)、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采取延续护理支持后1、3个月,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2.2 行为方式改善情况
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行为方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传统护理理念关注的是从患者住院到出院范围内的患者康复情况,而延续护理在时间上将护理的范围扩展至患者出院后,在空间上不限于医院,而是跟随患者到了家庭或者其他护理机构。从患者的角色来看,延续护理将患者从被动的“遵从者”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实践者”。将延续护理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在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方式改变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出延续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中有确切的改善作用。延续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明确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十分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