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2-10肖建林符艳清南昌三三四医院神经内科江西南昌33002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陈旧性额叶影像学

肖建林 符艳清 南昌三三四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2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MRI、CT两种影像学方式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别对其进行CT检查和MRI扫描,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MRI共计检出371个病灶,CT共计检出203个病灶。其中,MRI对于位于额叶部位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扫描对病灶的检查敏感性更高,其成像清晰,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的病灶信息,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老年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脑梗死类型,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脑干、丘脑等部位,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为主。既往研究指出,腔隙性脑梗死如可在发病早期明确诊断,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则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影像学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以明确病灶位置和病变程度。CT、MRI作为两种神经学科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二者在成像原理、成像质量、操作复杂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合理选取影像学方法以尽快明确患者病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次研究以2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分析CT、MRI两种常用影像学方式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年龄分布为47~84岁,平均(65.1±5.0)岁,其中包括135例男性,65例女性。入院检查显示,其中140例患者存在头晕头痛症状,101例存在嗜睡症状,113例存在面瘫表现,56例存在语言障碍,20例存在呕吐表现,73例存在感觉障碍。200例入选患者均已排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者、合并肝肾功能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200例患者分别接受CT检查和MRI扫描。CT检查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常规轴位扫描,取OM作为基线,从颅底开始向颅顶进行逐层连续扫描,层距设定为10mm,层厚取10mm,如发现疑似病灶则进行局部放大扫描。MRI检查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常规轴位扫描,层距设定为1mm,层厚设定为5mm,T1WI/SE序列参数如下:TR设定为428ms,TE设定为10ms;T2WI/SE序列参数设定如下:TR设定为8000ms,TE设定为89ms。如发现疑似病灶,则进行矢状位和冠状位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200例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包括病灶数目、病灶位置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形式,并对其进行χ2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00例腔隙性在脑梗死患者病灶部位检出情况(n=200,n/%)

2.结果

2.1 病灶位置

本次研究中,MRI共计检出371个病灶,CT共计检出203个病灶。其中,MRI对于位于额叶部位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像学结果

影像学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1所示为1例陈旧性腔隙性梗死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图1a所示为CT薄层重建结果,可见左侧基底节区呈低密度灶,图1b所示为MRI扫描影像,可见左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梗死。图2为1例新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图2a所示为CT薄层重建结果,可见脑室旁低密度灶,图2b所示为MRI影像,可见脑室旁急性腔隙性梗死。其中,图1、图2均可见,MRI所成影像清晰度明显优于CT影像。

图1. 陈旧性腔隙性梗死患者CT、MRI 图像对比

图2. 新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CT、MRI 图像对比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其中约20%为腔隙性脑梗死[2]。此类患者主要为脑部微小动脉或深穿动脉出现缺血性微梗死,在慢性愈合过程后生成不规则腔隙。相关资料显示,腔隙性脑梗死主要见于中老年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皮质下动脉硬化、自身动脉硬化发生风险上升,从而造成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3]。腔隙性脑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但如可在病变早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则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改善其脑梗死后生活质量。既往研究指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其梗死部位、梗死灶数目等有关[4]。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患者的病灶位置等信息,对于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的改善十分必要。

CT、MRI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脑梗死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CT主要利用X射线在不同组织中的穿透性不同原理成像,并在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断层成像,从而反映病灶特征[5]。MRI扫描主要利用氢质子在磁场中的弛豫过程所释放能量差异成像。对于大部分脑梗死患者而言,CT成像和MRI扫描均可有效反应患者的病灶信息,但对于部位微小病灶或特殊位置病灶,二者的成像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且为实现临床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对CT、MRI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差异进行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显示,2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MRI的病灶检出数目明显多于CT,且对于额叶位置病灶,MRI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CT检查受到成像原理的限制,在进行额叶等部位检查时,结果易受到伪影的影响,从而造成检查准确性下降。同时,对于部分微小病灶,CT检查成像质量有限,是造成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相关报道指出,MRI除在诊断敏感率方面较CT检查存在明显优势外,MRI成像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对于临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6]。本次研究中,以1例新发性腔隙性梗死和1例陈旧性腔隙性梗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观察对象,CT检查和MRI扫描均可发现患者的病灶的分布,但其中MRI扫描对病灶的成像结果更为清晰准确,如图1~2所示,同相关报道中的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CT、MRI均是临床常用的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方法,但其中MRI扫描对病灶的检查敏感性更高,同CT检查相比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的病灶信息,其成像清晰,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陈旧性额叶影像学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对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