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MR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2019-02-10叶池兴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影像科福建建阳354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层次感圆形血栓

叶池兴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影像科 (福建 建阳 354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对颅内动脉瘤应用磁共振(MR)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筛选2018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4例,入选患者均经DSA或临床证实,对入选患者使用MR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本组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为单发,共检出44处动脉瘤,呈现类圆形或圆形,位于鞍上池附近,肿瘤大小约0.6cm×0.5cm×0.5cm~2.1cm×2.3cm×2.4cm不等,T1W1、T2W1表现为低、等、高信号,其中38例可见附壁血栓;MR增强扫描显示,病灶由内至外信号呈现层次感,外层瘤壁表现为环形强化,新月形附壁血栓呈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内部血流强化呈高信号。结论:颅内动脉瘤早期检查中,MR诊断较为准确,且属于无创性影像学技术,可作为该病症诊断首选方法。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属于临床的高危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动脉瘤未破裂时,并无较为明显病症表现,一般表现为神经压迫或发作性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尽早发现颅内动脉瘤,予以正确、有效治疗干预,对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1]。目前,临床中颅内动脉瘤诊断方法较多,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其诊断金标准,但该方法具有一定创伤性。本研究对本院接诊44例颅内动脉瘤应用MR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8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44例颅内动脉瘤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4.8~65岁,平均(47.5±6.5)岁。其中10例因头晕、间歇性头痛就诊,11例因双眼视力障碍就诊,23例因呕吐、突发性头痛就诊。入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经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采用PHILIPSACH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测,以患者头颅表面线圈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扫描,扫描矩阵224×256、扫描间隔0~3mm、扫描层厚5~8mm,T1W1:SE序列、T2W1:FSE序列。对44例患者MR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将炸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静脉注入,后进行增强扫描。将获取图像信息送至PACS工作站后处理。

检查图像由神经介入科医师、放射科医师一同阅片,评价成像质量,多角度观察颅内血管情况,观察动脉瘤大小、形态、解剖细节、方向、位置等。

2.结果

本研究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MR检查均为单发,发现44处动脉瘤,瘤体呈现类圆形或圆形,大小约0.6cm× 0.5cm×0.5cm~2.1cm×2.3cm×2.4cm,境界尚清,位于鞍上池附近;肿瘤信号混杂,T1W1、T2W1表现为低、等、高信号,其中38例可见不同程度的附壁血栓,另6例MR检查未见明显血栓;其中17例MR检查显示病灶周围合并出血,呈现为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高信号。MR增强扫描显示,病灶由内至外信号呈现层次感,外层瘤壁表现为环形强化,新月形附壁血栓呈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内部血流强化呈高信号。病灶对相邻结构明显挤压,表现不同程度占位效应。本组44例颅内动脉瘤具体MR型号特点、部位等,详见表1。

表1. 颅内脑动脉瘤MR信号特点、部位

3.讨论

目前,临床中一直以DSA作为该疾病诊断金标准,可准确探明病灶载瘤血管关系、瘤体起源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但DSA不仅具有创伤性,且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M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MR成像基础是核子自旋运动,其具有检查精确、无辐射、安全、无创伤,被广大医患所青睐,是医学影像学的一场革命[3,4]。

根据本研究结果分析,MR检查颅内动脉呈类圆形、圆形,并由肿瘤中心至周边,信号复杂且具有一定层次感,包括:瘤壁外滋养血管、瘤壁、附壁血栓、流动血液。由于存在流空效应,肿瘤病灶中心血流表现为低信号,因慢流血因素,这种效应较为罕见,T2W1表现低、等、高信号,T1W1表现等、高信号[5]。

MR通过增强扫描检查,颅内动脉瘤病灶表现为瘤壁呈环形强化、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的附壁血栓、中央血流与血管同步表现为部分明显强化。若病灶内部血栓未形成,因流空效应影响T2W1、T1W1表现为低信号,通过常规MR平扫即可确诊;部分患者即便血栓未形成,因慢流血、瘤腔内涡流影响,T1W1可呈现高信号,而周围带因慢流血、涡流影响,可见T1W1、T2W1新月形低信号区,对此笔者认为慢流血、涡流周边血流特征与层流存在相似程度,表现出流空效应。由于病灶存在附壁血栓,使得病灶信号复杂化,同时其造成的部分容积效应,也是造成临床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目前,病理学家一堆病灶环形强化机制研究证实,病灶滋养血管大多由大脑动脉环衍生形成,由于其直径过小,目前检查技术难以发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

颅内动脉瘤不表现为实质性生长特点,属于非真性肿瘤疾病,且病灶内部存在流动血液,一般不具有分叶状表现,呈现一定张力,边界清晰,无浸润性生长特点;临床中通过MR检查,病灶瘤体信号混杂,常规平扫附壁血栓表现为异常的新月形信号、且信号可表现出一定层次感;增强扫描信号呈环状强化。且该病灶分布主要沿血管走向,多位于脑沟内、脑池内,对病灶强增强扫描,具有与血管同步强化特点,长合并相位编码流动伪影是其特异性表现,T2W1信号显示佳。鉴于以上特点,可准确对颅内动脉瘤应用MR鉴别,与其他疾病区分。

综上,对颅内动脉瘤应用MR检查价值显著,且方法无创伤性、安全性良好,患者接受度高。

猜你喜欢

层次感圆形血栓
低调下的奢华
妙手生画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圆形变身喵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