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与观察

2019-02-09朱芳慧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徒手

朱芳慧

(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新疆 塔城 833099)

头位难产指的是胎儿头部先行露出,导致生产困难,这种分娩问题占据分娩总数的11%至16%。头位难产的形成因素包括宫缩无力、骨盆特殊、胎儿反常、产程迟缓等,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因此,使用何种方式帮助头位难产产妇顺利生产,成为产科亟需解决的问题[1]。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2019年1月这期间收治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针对头位难产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不同方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 取 我 院 在2 0 1 7 年5 月~2 0 1 9 年1 月 期 间 收 治 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分成两个组别,每组各为3 0 例。其中参照组年龄为2 2 ~4 6 岁,平均年龄为(30.75±2.98)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7.96±1.33);枕后位14例,枕横位11例,高直位5例;初产妇22例,经产妇8例。实验组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0.98±3.09)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86±1.32);枕后位16例,枕横位12例,高直位2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7例。比照后发现,两个组别的产妇在年龄、孕周、胎位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自然旋转分娩,实验组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方式:术前将患者的外阴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对其进行常规检查,研究胎儿抬头的位置和方向,掌握胎儿在产妇腹中所处的实际部位和产妇骨盆大小,在产妇宫缩的间歇时间内对异位胎儿进行徒手旋转。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准确轻缓的进入阴道进行缓慢旋转,同时左手在产妇腹壁相关位置进行推送动作,配合对胎肩的按压操作,直到确保胎头位置旋转正确后,缓慢的收回手指。在徒手旋转过程中,如果胎儿产生脐带脱垂或窘迫等不良现象,立刻实行剖宫产分娩方式[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头位难产产妇在分娩方式上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分为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这三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7.0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显现,并利用卡方实行验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经过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比可知,实验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73%(22/30)、剖宫产率16.6%(5/30)、阴道助产率10%(3/3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3.3%(7/30),40%(12/30),36.7%(11/3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最早研究头位难产的时间是1978年,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头位难产率在分娩中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十以上,占总难产数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确认头位难产的前提条件有很多,包括胎位状况、宫缩时长和胎儿重量等[3];头位难产的胎头位置有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胎头状态为呈不同方位的仰伸状态,如脸部、额头、头顶等先露等;且造成头位难产的因素有很多种,包括产妇的病史、身材、骨骼、骨盆、宫颈和子宫发育、身体健康状况等[4]。胎头不正不但会阻碍产程发展,还能致使产妇产生继发性宫缩乏力,一旦发生这种状况,就要通过手术来帮助生产,同时也会增加产后并发症以及胎儿死亡的机率。通过徒手旋转胎头术可以转难产为顺产,操作简单、方便、失败率低,可以减少剖宫产和胎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对患者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时,需密切观察胎儿的基础情况,防止发生胎儿窘迫的状况,并抓住最佳的时机进行操作,且在旋转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动作的轻缓,尤其要对高直位和巨大儿实行严谨操作,避免发生产道损坏现象,一旦转位困难,马上转为剖宫产进行分娩,本研究通过对两组产妇施以不同处理方式,可知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在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方面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参照组,足以证明徒手旋转胎头术的优越性。

综上,头位难产患者使用徒手旋转胎头术的治疗效果确切,不但可以及时转变头位难产状况,还可以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对于胎儿窘迫率和胎儿窒息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广泛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徒手
徒手攀岩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胎头俯屈过度阴道分娩的方法探讨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