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9-02-09许小清

关键词:月经气血内膜

许小清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中医医院,广西 北海 536100)

月经过多是妇产科中的常见病症之一,月经量以20~60 mL为适宜,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超过80 mL,或超过平时经量一倍以上而周期基本正常,连续两个周期或以上者,称为月经过多,可引起继发性贫血[1]。月经过多一般是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卵巢问题、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因素所致。西医采用非甾体消炎药物、性激素类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影响[2],但是长期用药会导致脏器功能受损,出现药物毒副反应[3],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针对对药物治疗无效、持久不愈、年长、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一般采用诊刮术或是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发症发生风险高,而中医药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且无副作用,患者的生育功能也不会受到影响。本文综述了中西医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1 月经过多的论述

中医认为月经是女性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称,是由冲任、天葵、胞宫、肾相互调节而产生的,气血与行经存在联系,脏腑是气血生化的之源,经络可与脏腑相连,并促进气血运行,天葵对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具有重要的作用[4-6]。肾气充盛,则有利于月经的产生。

2 中西医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

2.1.1 药物治疗

西医治疗月经过多的主要药物包括:①合成孕激素类:孕激素可对雌激素起到拮抗作用,有助于子宫内膜从增生期向分泌期转变,进而对月经进行调节,长期使用合成孕激素类可萎缩子宫内膜,促使月经量减少。伍晓容在《安宫黄体酮治疗药流不全的效果探讨》[7]一文中写道,采用安宫黄体酮对药流不全而出现月经过多情况的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排出体内残余物,还可有效减少月经量,促使经期恢复正常。②止血类药物:包括维生素K1剂、亚硫酸氢钠甲蔡醒(维生素K3)、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已酸等,每日静脉注射一种止血药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联合其他药物共同使用。③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能够对环氧化酶进行抑制,从而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将血栓素A2及前列腺素间的平衡打破,有助于凝血功能的改善,从而减少月经量。

2.1.2 手术治疗

在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月经过多无效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人想保留生育能力,因此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比例远远超出子宫切除术,临床常用的子宫内膜切除术包括电切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激光去子宫内膜术、热球法子宫内膜剥离术、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射频消融技术去除子宫内膜等,通过使子宫内膜凝固坏死而起到改善月经量的作用。

2.1.3 其他治疗

通过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也可较好地治疗月经过多。

2.2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月经过多的辨证论治可从经色、经质、脉证进行观察,对虚、实、寒、热进行辨别[8]。临床将月经过多分成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血热型。中医药在治疗月经过多时应注意辨证施治,并以益肾补气、止血活血、凉血疏肝、健脾补阳为主要治疗原则。

2.2.1 气血亏虚型

气血亏虚型具有行经量多、色泽淡红、舌淡苔薄、小腹空坠、体倦脉弱等特征,分析其证候在于:气血虚引起冲任不固,经血失制,因此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临床治疗应注意养血止血、补气固冲。临床常用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月经过多,周春玉,曾庆红[9]在研究中写道,八珍汤由白术、人参、当归、甘草、茯苓、白芍药、川芎各15 g,熟地黄30 g组成。在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乳房坠痛、腰酸、小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疼痛评分明显降低。

2.2.2 肝肾阴虚型

肝肾阴虚型以经血淋漓不尽且色淡质稀、腰痛、四肢寒冷、舌淡苔薄白、脉沉弱为主要症状,这是由于肝肾失养、肾阳及肾阴不足等所致,因此临床治疗应注重补肝温肾、滋阴补阳、固冲养血,临床采用温肾助阳固冲方为肝肾阴虚型月经过多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方中包括制附子3 g、肉桂3g、五味子10 g、龟甲胶10 g、鹿角胶10 g、艾叶炭10 g、黑杜仲15 g、淫羊藿15 g、沙菀子15 g、仙茅15 g以及菟丝子15 g。

2.2.3 血热型

血热型以月经量多、色鲜红质黏稠、心烦多梦、舌红苔黄、脉滑等为主要征象,这是由于热伤冲任、邪热内炽以及津液耗损等因素所致,可以清热止血、固冲凉血为主要治疗原则。安士菊,夏阳[10]于《清热固经汤治疗血热型月经过多35例临床观察》一文中采用清热固经汤进行治疗,方中包括藕节、栀子、地榆炭、棕榈炭、阿胶、黄芩各10 g,龟板15 g,重楼和败酱草各20 g,苦地丁、生地黄、生龙骨、地骨皮、蒲公英和生牡蛎各30 g,炙甘草6 g,35例血热型月经过多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血热型还可采用保阴煎进行加减治疗,方中包括甘草6 g,黄芩、续断和黄柏各9 g,白芍10 g,熟地黄和地榆各12 g,生地黄和槐花各15 g,加用麦冬、玄参以及天花粉治疗口干者。方中黄芩及黄柏具有清热下火之功效,续断、槐花以及地榆可敛阴养血,甘草可中和药性,进而起到清热凉血、固肾止血的作用。

另外月经过多还有其他辨证分型情况。广西名中医罗志娟教授的《排卵性月经失调(月经过多)中医诊疗方案》在我院推广与应用,将月经过多分气虚型,血热型,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治疗上罗志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用自拟的桂罗氏参补汤及调经1号方、2号方、3号方分月经期(或崩漏出血期)、非经期(或崩漏血止期)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月经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3 验方治疗

通过对多年来门诊200例月经过多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气血亏虚型100例,采用八珍汤58例,使用安冲汤加减治疗42例;肝肾阴虚型68例,使用二至丸加味治疗40例,使用温肾固冲方治疗28例;32例血热型,采用清热固经汤治疗18例,使用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减14例。刘佳玉[11]自拟益气宁血汤为月经过多患者进行治疗,方剂由炙甘草、香附、升麻、丹皮、艾炭、补骨脂、茜草各10 g,白术、杜仲炭和党参各15 g,生黄芪30 g及乌贼骨40 g组成,经治疗后,治疗组36例月经过多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且症状总积分更低。

2.4 中成药治疗

在治疗月经过多方面,中成药具有携带方便、服用便捷的特点,针对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但无法口服中药汤剂的患者而言,中成药十分适用,加上近年来中成药的疗效越来越确切,应用于月经过多治疗中存在较大的便利。于秋红,肖云心嫣[12]在《中成药治疗月经过多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治疗》一文中根据临床治疗经验自拟处方,方中包括当归、炙甘草、炙首乌、阿胶各10 g,远志12 g,杜仲、党参、枸杞子、茜草、山药、大蓟各15 g,仙鹤草、黄精、白芍、麦冬各20 g,黄芪和生地各25 g,白术及枣仁各30 g,经治疗后,56例月经过多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说明该方剂具有养阴补血、益气止血的作用。曹冬梅,杜国辉,张伟[13]采用复方益母草口服液治疗血瘀型月经过多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且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复发率较低。宁维娟[14]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月经过多,3个治疗周期后,患者的月经过多、贫血、腰腹胀痛、痛经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会荣,张宏[15]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用中药止血灵胶囊为特发性月经过多患者治疗,其治疗治愈和显效概率之和为90.8%,治疗后的血红蛋白量明显增高,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月经过多治疗中的效果理想。

3 小结与展望

女性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加上情志不调、节食过度、睡眠治疗差、经产期受寒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另外女性多次人工流产也会引起该症状。月经过多的治疗应根据女性各个时期生理特点的差异性进行随症加减治疗,如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女性,出现月经过多时,注重补肾;中年女性则注重补血;老年女性由于处于绝经期,应注意健脾。同时在进行中西医治疗期间,还应注重中医“治未病”理论,可辅以精神心理治疗、饮食调理和运动保健干预,叮嘱患者在经期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阻止病情持续发展,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对中西医治疗的药效、药理的探究,达到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月经气血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