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2019-02-09

关键词:排气肌瘤开腹

唐 烨

(德庆县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600)

目前,在子宫肌瘤治疗方面,多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治疗易造成生殖系统损伤[1],因此,手术方式选择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经宫颈细胞学及B超检查均确诊为子宫肌瘤,排除子宫恶性病变、卵巢囊肿、子宫肥大、心脏病及肝肾疾病。9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年龄29~48岁,平均年龄(38.5±4.1)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10.5±2.4)个月,肌瘤直径2.2~8.1 cm,平均直径(5.1±1.4)cm,其中29例为单发肌瘤,16例为多发肌瘤;观察组(45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8.5±4.3)岁,病程3~16个月,平均病程(9.5±2.2)个月,肌瘤直径2.0~8.0 cm,平均直径(5.3±1.2)cm,其中27例为单发肌瘤,18例为多发肌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而无明显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术前采取B超对子宫肌瘤大小、数量、位置进行检查,手术需在经期结束后3~7天进行。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术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进行硬膜外麻醉,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并放置铺巾,取下腹正中进行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为8cm;对腹部肌肉进行逐层分离后,进腹腔对肌瘤情况进行观察,根据肌瘤情况采取弧形、纵行、梭形切口,采取钝性分离方式将肌瘤包膜表面分离;血管丰富的基底部位,先进行钳夹再对肌瘤进行切除,切除结束后将残端缝扎,对盆腔进行清理后逐层关腹缝合。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前患者需将膀胱排空,采取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麻醉,取膀截石位,进行导尿管留置,在脐下1 cm左右处切口,切口长度为10 mm;将气腹针从切口处置入,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其压力为14 mmHg,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腹腔情况进行查看;在腹部两侧处分别做穿刺孔,穿刺孔大小为15 mm、10 mm,从穿刺孔将操作器械置入,在20ml氯化钠注射液中放入0.9%垂体后叶素12 u稀释后,将其注入患者子宫肌瘤宫体,增强子宫收缩能力,减少出血量;找到瘤体位置为用爪钳向外牵拉,将肌瘤包膜钝性分离,并给与电凝止血;瘤体取出后,瘤体周围组织粘连和包膜进行清理,缝合剥离创面,采取0.9%氯化钠溶液对腹腔进行冲洗,检查创面无出血情况后关腹。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与抗感染、子宫收缩治疗,并通过硅胶负压球对盆腔出血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45例)术中出血量(78.75±9.16)mL、手术时间(83.59±20.35)min、肛门排气时间(17.67±3.14)h、住院天数(10.21±1.17)天;观察组(45例)术中出血量(47.33±10.25)mL、手术时间(78.17±25.28)min、肛门排气时间(12.19±3.51)h、住院天数(7.29±1.08)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发现,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比传统开腹子宫肌瘤手术更少,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3]。

猜你喜欢

排气肌瘤开腹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