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探讨
2019-02-09马嫄嫄
师 凯,马嫄嫄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上通常采取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法,不仅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几率,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管瘤的形成,有效避免了反复穿刺加重患者的疼痛反应,极大程度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1]。但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隧道以及穿刺点感染以及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十分普遍,临床上需要以此为基础加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导致其出现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具体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和方案,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22-86岁,平均(56.74±15.12)岁;透析最短时间1年,最长时间15年;扣眼穿刺最长时间18个月,最短时间6个月。穿刺方法为:使用JMS 16G锐针,对于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穿刺,重复穿刺6~8次的患者,则需要重复穿刺8~10次,于形成皮下固定隧道作为扣眼,并在隧道形成后,将锐针改为钝针进行穿刺。透析前,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瘘管的评估,并观察患者瘘管是否存在硬结以及皮疹的情况。对于已经形成血管瘤的患者而言,则需要避开血管瘤,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1.2 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1.2.1 隧道以及穿刺点感染
患者表现出穿刺点周围红肿、渗液等,其中一名患者穿刺点出现黄白色分泌物,并且伴发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临床认为,发生隧道以及穿刺点感染的原因包括:①由于患者个人不注重个人卫生,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不到位,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扣眼位置潮湿后并未及时处理干燥,如:出汗、洗澡等。穿刺部位皮肤瘙痒,导致患者经常抓挠,增加穿刺点感染的发生;②患者结痂皮下将会伴发大量的细菌,穿刺的过程中容易带入细菌,进而引发感染;③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消毒范围并不全面,或者消毒液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祛除血痂后并未再次消毒等原因,增加感染的发生;④祛除血痂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导致患者周围皮肤受到损伤,降低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细菌感染。
1.2.2 穿刺点渗血
引发穿刺点出血的原因如下:①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较差,扣眼形成早期以及穿刺角度等差别的影响,导致祛除结痂并未彻底,进而导致隧道增大;②由于并未使用适当的祛除结痂的工具,会增加皮肤损伤的发生几率;③扣眼穿刺初期,受动脉端血管压力较高的原因影响,穿刺完成后血液渗出;④由于患者过于消瘦,加之内瘘血管较为浅显,增加穿刺点出血的发生。临床上需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首先,于穿刺前30min,使用无菌棉球覆盖结痂,使其软化,且使用无菌眼科的无齿镊进行去除;其次,对于较为消瘦的患者,则需要在建立隧道时,使用锐针进行穿刺,减小进针的角度,延长皮下隧道长度,减少渗血发生。
1.3 临床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导致其出现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具体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和方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数据,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 结 果
所有接受研究的78例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的次数在70到428次之间,在此期间发生内瘘并发症的例数为42例,其中:18例为隧道闭合或者狭窄,13例为隧道以及穿刺点感染,6例为穿刺点湿疹,其余5例为穿刺点渗血。
3 讨 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其最重要的生命支持,临床上对于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具体分为扣眼法、区域法以及绳梯法三种类型。研究显示,区域穿刺法的应用,易增加血管瘤以及内瘘狭窄的形成;绳梯法的的应用,虽然能够有效预防血管瘤以及内瘘狭窄的形成,但与扣眼法相比,其在操作过程中对于患者内瘘血管的长度要求较高[3]。因此,通过详细分析导致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效果值得临床肯定。
结语
总之,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