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2019-02-09曾雪娜孙云鹤
曾雪娜,刘 玲,孙云鹤
(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1]发病时常伴有强烈的胸骨后疼痛,休息以及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发病急、起病快,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在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常导致心肌梗死复发,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患者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常常会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甚至有些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2]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也要相当的重视。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取得了极佳的临床疗效,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3~72岁,平均(57.45±3.56)岁。研究组患者54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4~73岁,平均(57.52±3.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以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给予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在1~3天时,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饮食、翻身,定时帮助患者活动一下四肢,每天进行两次,一次20min。同时要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环境,积极的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负面心情,保持情绪的平和。在4~5天时,可活动上半身,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可在床上进食及洗漱。同时要向患者普及心脏康复护理知识及流程。在6~7天时,患者可自行坐起,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每天可做2~3次,每次10min。患者可看书刊,亲属可进行短暂的探视。在8~10天时,患者可在病房内来回走动,同时向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在11~12天时,病房内活动量增加,可往室外散步。同时告知患者诱发心肌梗死的因素以及急救方法。在13~14天时,患者可增加在室外活动时间,可自行上下楼梯。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坚持服用药物,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调整好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42.16±7.93)分、(39.65±8.23)分;SDS评分分别为(49.12±8.33)分、(42.27±8.46)分。研究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42.37±7.89)分、(31.12±7.44)分;SDS评分分别为(49.36±7.69)分、(36.01±6.13)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54例患者中,出现5例心律失常,2例心绞痛,2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54例患者中,出现1例心律失常,1例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5.56%。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心脏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措施,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一种康复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运动训练、按时服药、控制危险因素、饮食指导、定期体检、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等方面。[3]有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能增加冠状侧支血管,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减少冠状动脉堵塞及变狭窄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4]
结合上述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梗的复发率,延长患者寿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