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超早期良肢位摆放对患者关节挛缩的影响
2019-02-09李艳芳
李艳芳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广东 东莞 523220)
关节挛缩是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对患者肢体的恢复和预后都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是目前临床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相关研究显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超早期良肢位摆放护理对于患者关节挛缩情况有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就对此进行探讨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1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传统组。研究组患者64例,男患者30例,女患者34例,年龄(38-88)岁,平均年龄(64.53±8.58)岁;传统组患者64例,男患者38例,女患者26例,年龄(39-89)岁,平均年龄(65.44±7.69)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组
传统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和康复训练。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传统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良肢位摆放,详细内容如下。
(1)仰卧位
患者采取仰卧位时,在患者的头部下方放置枕头,枕头高度不宜过高,应另外在患者的患侧放置一个高于患者躯体的枕头,协助患者将其上肢放置于枕头上,避免患者的肩胛出现后辙;患者臀部和大腿外侧同样需要放置垫枕,以防止患者的出现患侧盆骨后所等情况;足底则不应放置任何物品,因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过度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2)健侧卧位
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即患者的健侧在上,而患侧在下时,同样要在患者的头下放置高度适中的枕头,同时于患者的上肢下放置一个枕头,保证患者的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为伸展状态,并且将患者的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另一方面患者患侧的盆骨要以旋前、髋关节要以自然半屈的形式置于枕头上;而健侧下肢则易轻度伸髋、稍微屈膝的方式平放在床上。
(3)患侧卧位
患者采取患侧卧位,即患者的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此时就需要在患者头部下方放置于患者肩部相同高度的枕头,同时保证患者的躯干为稍微前屈并向后旋转,用软枕对患者进行支持;患者患侧上肢保持前伸,肘关节部位尽量伸直,手掌向上、收治张开,腕关节背伸;患侧下肢膝关节则保持略微弯曲的状态,髋关节保持伸直;健侧上肢可放于患者躯体上或者放于枕头上,下肢则稍弯曲放置于患侧腿部前方。
1.3 观察指标
治疗两个月后Bbarthel指数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显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同时记录患者关节挛缩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传统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比较
使用B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研究组患者得分为(74.85±11.3)分,传统组患者得分为(32.25±4.56)分,将两组患者的得分进行比较,t=27.968,p=0.000,研究组患者的得分较之传统组要更高,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要好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与传统组患者关节挛缩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64例,出现关节挛缩患者13例,占比20.31%,传统组患者64例,出现关节挛缩患者34例,占比53.13%,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x2=23.178,P=0.000,研究组患者的关节挛缩发生率要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出现关节挛缩是由于患者的核上神经元受到损伤所致,该情况将会对患者的康复训练等安排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的后期治疗和预后,因此如何缓解和预防临床中脑卒中患者关节挛缩的情况成为了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2]。
良肢位时临床中为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体位,相关研究和实践显示,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良肢位能够在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同时,抑制患者的痉挛情况。良肢位中肢体的摆放方式也是尽量以刺激患者的肢体、促进患者康复为主要目的,同时能够避免患者出现血瘀、畸形等情况。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使用超早期良肢位摆放后,其运动功能情况较之传统组要更好,且研究组患者的关节挛缩发生率也要更低,显示采取超早期良肢位摆放确实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患者出现关节挛缩情况。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取超早期良肢摆放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并降低患者关节挛缩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